王美清
摘 要:高中化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互动探讨的过程中,能够收获不同的知识和经验,还能够从全新的视角探索化学学科的独特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互动探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对应的化学学科教学目标。本文从利用实验探究促进互动探讨、利用驱动性问题引发互动探讨、利用生活案例拓展互动探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互动探讨质量几个方面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该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通过互动探讨式教学更好地培养适应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教育教学;高中化学;互动探讨;教学方式
当前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更倾向于结构化的活动设计理念,因此互动探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往往收效甚微。很多高中化学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互动探讨环节的重要应用价值,很难启迪高中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探讨的教学环节之中,更能有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化学知识点的认知层次,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互动探讨式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
互动探讨式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从学生口中获取到对应教学内容的实时反馈信息,了解到学生层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1]。对于高中化学学科而言,活跃课堂气氛是非常关键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也能够将科学严谨的化学知识内容转换成更加生动直观的科学探究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和引导高中生构建和完善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架构。在互动探讨的过程中,需要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探讨过程进行创新解读和分析,快速构造更加直观形象的学科教学活动模式。随着学习的推进与深入,高中化学难度加大,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因此活跃课堂气氛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也可以在互动探讨和交流过程中获取到更多学生反映出来的有效和关键的信息。通过平等的信息沟通形式,从教师和学生的两个视角认知和理解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度,并对课堂氛围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通过互动探讨式的教学形式,能够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很多高中生在自主学习化学教材和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并不能有效得到精准的解决思路。此时需要充分借助互动探讨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质疑和提问,教师需要详细汇总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并及时给出一些反馈性意见[2]。在沟通和反馈相关问题和意见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次数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在线上或者线下课堂中进行信息反馈以及质疑提问的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也并不能快速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师生沟通和互动交流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渠道地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的思考,设计一些驱动性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疑难点,学生可能有什么回答,进行充分的备课,设计预案。合理科学运用互动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频率,还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问题解决效果。
(三)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
浅表化的记诵化学知识点难以形成化学核心素养,学生要结合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参与到课堂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解决遇到的化学难题,才能真正获得化学学科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互动探讨式教学方法,能够辅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互动探讨过程中,很多学生也能够快速形成化学学科思维,并对比较经典的化学应用题目进行充分复现,协助教师完成相关目标的教学进度[3]。但是在应用互动探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科学严谨的化学学科思维框架产生疑问,此时需要充分借助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不同形式,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训练,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层次。在教学中,需要将互动探讨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指标进行有效汇总和分析,为学生制订可行性较高的导学案。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互动探讨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实验探究促进互动探讨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学生更真切地利用知识去探究新知识,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充满期待。所以在高中化學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探究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探讨过程,还能够收获到不同的经验和信息。如:在研究氯气的性质的实验环节中,教老师只是拿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预测氯气的性质,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着手,得不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如果通过变一个小魔术,利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临时制备一瓶氯气,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把两朵小红花,其中一朵用水润湿,同时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通过有效的课堂,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了这样的动因,才能容易掌握有关的知识点。
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章节的实验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将氧化铜被氢气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直观展示,还可以在虚拟现实技术平台中模拟此实验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将比较常见的化合反应进行有效分类,考核学生是否能够从化合价变化过程中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操作或者模拟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探究环节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好奇化学元素在参与反应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此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项实验探究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并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完成相关结论的验证和分析过程。
(二)利用驱动性问题引发互动探讨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探讨,促进学习行为的深入化,提高学习成效。以鲁科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物质的量”为例,“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难点知识,这节课抽象概念多,学生很难理解。在课前教师设计一些合理的具有驱动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利用生活中常用的“水”设计三个驱动性的问题引入本节课内容:①小肖一口气喝36克水厉害,还是小姜一口气喝下6.02 × 1023个水分子更厉害?②小姜一口气喝下6.02 × 1023个水分子有多少克水?③小肖一口气喝36克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通过贯穿本节课知识点的三个小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探讨过程提高效率。结合生活中1打(12支)铅笔等实例,帮助学生构建化零散为整的思维,化学上把6.02 × 1023个庞大的微粒组成一个集合体,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物质的量有关的知识点,理解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和微粒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表格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难点是如何计算摩尔质量,引导学生总结:摩尔质量= ? g/mol,数值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利用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探讨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引课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计算的方法,建立“知微粒数求质量”“已知质量求微粒数”的思维模型。物质的量这节课的学习,能很好帮助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在“元素与物质分类”知识章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化学领域内的一些创新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探讨过程。例如:教师可以以超市物品分类为背景,让学生懂得分类的重要性,接着讨论化学物质可以怎么进行分类,给出具体的一些物质,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但是每个学生的物质分类标准是不同的,要给予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想所思,此时可以列举一些比较经典的物质分类方式,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探讨。当学生得出初步结论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引入各种验证分析和论证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充分思考和分析物质分类标准是否是准确有效的。
(三)利用生活案例拓展互动探讨
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会用化学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真实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合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一些生活案例,进一步拓展互动探讨的教学形态,还可以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和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课前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梯度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如鲁科版微项目“探秘膨松剂”,以人们生活中常见行为蒸馒头为例,让学生在家动手制作馒头并带到课堂,他们会发现馒头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发酸,有的可能发黄,有的不松软,可能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并制作出美味的馒头?通过与学生的多次互动,让学生懂得:常见的化学膨松剂有哪些,为什么可以做膨松剂,方程式怎么书写,只用碳酸氢钠做膨松剂有什么缺点,如何改善,等等。这个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化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在互动探讨过程中得到对应问题的解决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利用生活案例拓展互动探讨的形式,还能够应用在复习教学过程之中,其目标在于深化记忆和理解层次。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互动探讨质量
高中化学有许多知识点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有时候只是单独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互动探讨质量。在“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章节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微观角度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的电离过程很难理解,此时化学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不同类型化合物电离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直观呈现让学生对物质的电离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微观辨析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互动探讨质量,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科学内涵的互动与探讨空间以及氛围,让学生找到解决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结束语
互动探讨式教学,是师生“教与学”思维活动和认知水平的交流,教师展示出教学内容的相关话题,学生通过思考、预设、推理、验证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展现出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成果,或提出疑问,教师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引导、补充、修正、纠错、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一步步走近知识本真,这样的学习收获是融入血肉的。教师为互动探讨教学设置的环节和问题,要讲究层次,明确目标,有序递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250-251.
[2]汪兵兵,刘孜敏,王银,等.化学学科视域下课堂互动双编码模型的应用研究[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13):64-72.
[3]黄永强.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9):147.
238350170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