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在下南洋的浪潮中,闽南人走了多远,他们的神灵就走了多远。
清朝年间,从闽南海港出发的那支离开故土的船队,没有具体航行目标,在南海上漫无目的地向南漂流。大海茫茫,他们唯一的信仰和依靠就是船上供奉的纪府王爷。当船队来到马六甲,他们开始落地生根,传承着故土的风俗,繁衍生息。
跨越几个世纪后的2020年12月17日,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继2014年6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之后,第二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遗成功。
一举申遗成功,送王船为全世界所知。然而,又有谁知道,当年斩波劈浪,筚路蓝缕的下南洋之旅,承载和记录了几多血汗,多少故事。
历史记忆 共同遗产
在闽南沿海地区,“送王船”是一件无人不知的民间盛事。不过,对于首次从送王船申遗成功新闻中知晓这一民俗的人来说,还稍显陌生。从学术的角度阐释,人们可以对“送王船”有个初步的认识:“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王船祭”“贡王”等,是王爷(闽南人对地方保护神的称呼)信仰中一种消灾祈安的祭典醮会,寓意祈求海上平安和渔发利市,是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是富有原创性、神秘性、冒险性、开拓性、兼容性的“海洋狂欢节”。
“送王船”并非每年都举办,而是一般每三四年举办一次,由闽南沿海地区的宫庙或宗祠于东北季风起时举办。仪式开始时,人们聚集在海边欢迎“王爷”来到宫庙,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闽南人对海难遇难者的称呼)。也因此,当地俗称“送王船”为“做好事”,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尊重生命的理念。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石奕龙自20世纪90年代就研究送王船,参与申遗文本编制。在他看来,“王”,可以视为“一个代表玉皇大帝出巡的大臣”,为地方驱邪赐福。送王船延续几百年,唤起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
非遗专家们认为,送王船作为集体行动,有助于减缓海难等突发事故给民众带来的心理震荡,具有重建社区联系和提供精神慰藉的作用。送王船所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自15世纪至17世纪形成以来,“送王船”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兴起,逐步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而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总是用各种方式留住乡土记忆,刻下自己的烙印。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城,早在1854年就有送王船活动的记载,以后每隔5~8年都会举办送王船活动。1991年,清华宫(祀朱王爷)、华德宫(祀温王爷)、勇全殿(祀池王爷)、清侯宫(祀李王爷)、玉华宫(祀白王爷,后迁入勇全殿)联合举办送王船活动,每年元宵节都会联合举办王爷游境活动。此外,砂拉越凤山寺、柔佛州峇株巴石文丁渔村崇岩宫等地也有比较大型的送王船活动。在马六甲海峡对面的印尼峇眼亚比市至今也保存一年一度的烧王船活动,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项目之一。
推动申遗的人和故事
回顾5年申遗历程,马来西亚侨生公会会长颜泳和说,从马中两国相关组织萌发联合申遗的念头起,就得到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向当时马来西亚政府负责相关事务的部长汇报后,立刻得到了全力支持。”像颜泳和一样,那些不遗余力推动送王船习俗的人们坚信,作为中马两国都在传承的民间习俗,“申遗”不但有助于送王船传承,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友好的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大家也越来越认识到民心相通的重要性。送王船的申遗成功,无疑进一步促进了中马两国的“民心相通”。
“我对送王船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发扬很有信心。”颜泳和说,“送王船文化由华人带来马来西亚,带来马六甲,但其已不仅仅是华人文化一部分,每年的送王船仪式也得到各友族民众热烈参与。”
一路参与联合申遗工作,颜泳和感慨颇多,收获颇多。他表示,虽然联合“申遗”涉及马中两国合作,但全程十分顺畅,“大家亲密无间,合作特别愉快。”这固然是因为中马两国官方大力支持,民间组织积极配合,也得益于共同的交流语言,他笑称:“我们甚至都可以用闽南话交流,一开口就特别亲切,交流沟通自然顺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王爷,共同的王船。”送王船申遗成功后,颜泳和接受了诸多媒体的采访。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认识这一传统民俗,我们也积极培养和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项世界非遗的传承中来。
此次两国有多家宫庙和社团携手申遗。其中,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保存了马来西亚送王船完整资料。近年来,勇全殿十余次赴中国交流,参加厦漳等地的送王船仪式,并和漳州进发宫结为兄弟宫庙。
送王船民俗在马来西亚已有数百年历史,成为闽籍华人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马六甲州对中国事务特使颜天禄担当勇全殿名誉顾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如今的送王船已不仅仅满载海外华人乡愁,也是国际民间交流纽带,成为马中两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Tips
中马两国共同推动“送王船”申遗大事记
2011年,“闽台送王船”项目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马来西亚将送王船(“王舡大游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厦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民间文化联系素来紧密,多次开展闽南文化交流,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2015年7月起,廈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公会共同倡议推动送王船联合申遗,并广泛开展社区和宫庙间的民间交流。
2019年1月9日,在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的共同倡议下,成立“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制定《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
2019年7月,送王船项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周期审核清单。
2020年12月17日,送王船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0年12月22日,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暨闽南海洋历史文化论坛系列活动在厦门举行。
更多内涵和旅游资源有待挖掘
2020年11月16日,马六甲勇全殿进行了“国安号”送王船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的王船“国安号”首推马来文名称,命名为“KR Negara Aman”,成为历史上第一艘拥有马来文名称的王船。
“KR Negara Aman”中的“KR”为Kapal Raja(王船)的缩写,船身挂着马来文和中文的船号招牌,王船其他部分字眼皆保持单一中文。在YouTube上我们可以观看到这次马六甲送王船的过程。
从2017年开始,“国安号”就已经开始着手建造,造王船只是送王船大典的一部分,正式仪式从请火开始,接着竖蒿灯、造船、三坛五营开坛、出巡游境,再以送王船画下句点。
马六甲王船的名字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据资料记载,1919年王船号为“联安号”、1933年为“民安号”、2001年“甲安号”、2012年“全安号”,2020年“国安号”。“1919年至今的船號首个字结合起来就是‘联、民、甲、全、国,象征着马六甲州子民凝聚心之力量,为国家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颜泳和说道。
送王船从一开始就寄托了人们消灾祈安的美好愿景。送王船的拥戴者们相信,2020年的“国安号”王船仪式之后,无论是马来西亚政治、经济或者疫情方面都会迎来好的转机。
在中国,随着送王船的成功申遗,人们对这一世界级民俗的研究和传承也越加重视。就在2020年12月22日,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宣传活动暨闽南海洋历史文化论坛在厦门同安举行。这场活动不仅对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经验进行了总结,对申遗后闽南海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探讨更是重中之重。
从2014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到2020年中马联合申报“送王船”申遗成功,仿佛打开了一扇不同国家共同保护相同文化遗产的新大门。而人类与海洋,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谐相处的故事,一直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