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新
我1951年12月出生于洞庭湖畔,14岁前随祖父母生活在湖南老家益阳市。我对音乐的印象是从戏曲开始的。在我四五岁时,喜欢湖南地方戏的祖母就常带我去益阳市的大世界等戏院看花鼓戏,久而久之,我也能跟着哼唱一些唱段。后来,除了花鼓戏之外,湘剧也常在益阳演出,其中的竹笛音乐更吸引着我。小学时,我买了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能用竹笛吹奏出那个年代流行的许多歌曲。
时光匆匆,参加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坚持吹竹笛,直到2002年秋季开学我到教导处从事行政工作,才重拾兴趣爱好,并自学识简谱。
我从多种渠道找來一些介绍简谱知识的书进行认真学习。对我而言,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记忆力明显不如年轻时。为提高学习效率,我在实践中悟出一些有效方法:白天,结合不同版本的书针对某个知识点对照阅读,从不同角度加深理解;晚上,临睡前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第二天早上加强记忆,重点内容反复学习、勤加思考、及时练习。除围绕一个个知识点由浅入深学习外,我还会带着识谱中遇到的问题去学习,以达到有的放矢之效果。为攻破准确把握歌谱中“节奏”的难点,我给自己定下要求:常用的节拍至少每小节共几拍不能唱错,唱准后趁热打铁加强练习以达到熟练、习惯成自然的效果。通过以上自学过程,许多从前只会唱词的歌曲我基本上能唱谱并借助竹笛演奏出来了。
解决了节拍的问题,我又遇到了“音准”这只拦路虎。比如,对于音符3、4、5,在不同曲调的歌曲里音的高低有所不同。为解决音准问题,我想起一本音乐杂志上介绍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主席傅庚辰当年用竹笛、口琴配合创作出电影《地道战》中音乐作品的故事,于是,我决定借助口琴解决新歌学习中的音准问题。
说干就干,我又买来口琴,通过自学、向他人请教等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方法。令我欣慰的是2004年春天,儿子结婚后,多次带我外出旅游,使我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公园看到多位口琴高手的精彩演奏。我与他们进行交谈,深受启发,从中还发现用扩音设备把口琴吹奏之音放大有类似于手风琴演奏的效果,这些经历都对我学吹口琴大有帮助。
经过几个月的自学,我已经能用口琴吹奏《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借助口琴在新歌学唱中解决音准问题也变为现实。实践告诉我:有些歌曲用竹笛去表达词曲作家创作本意更好,有些则用口琴效果更佳。口琴不像竹笛有转调功能,为此,我想办法购置了各调中档口琴,共十二把。通过看书学习,我还知道了如何保养和修理口琴及竹笛。
2011年12月,我从学校退休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到图书馆、旧书摊、书店收集各种收有名歌名曲的图书,参照不同版本校对了300多首自己喜欢的经典中外老歌,然后重新抄写、整理成册。有时,为寻找一首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我不知要跑多少次图书馆、书店。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竹笛、口琴及歌谱,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2018年,孩子们给我买了部智能手机并教会我如何操作,从此,我欣赏、学习音乐就如虎添翼了,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更加方便、自如。
老来学音乐,越学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