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提升内涵,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1-03-17 04:08杨琳
天津教育·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优质办学现代化

杨琳

河西区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弘扬“立德树人、崇智求真、传承创新”的河西教育精神,引导学校实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不断完善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着力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10月,河西区已全面完成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做到“优化资源配置与学校信息化、学生素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六项建设标准全覆盖。经区级专家组评估验收,45所学校申报的136个项次评价结果均为优良等第。

二、凝聚合力

河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会建设之首,将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列入河西区20项民心工程,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政府职能责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河西区教育局把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看作是提升全区整体办学水平的有利契机和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研制《河西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2016—2020年)督导评估规划》,明确2016年至2020年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出台《河西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方案》及《河西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评估验收实施办法》;坚持“以评促建、重在过程,以评促改、重在发展,注重内涵、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好迎检和创建、硬件和软件、强项和弱项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教育品位。

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包括学生素质发展等六项建设标准,各校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申报项目,一方面“扬长”,巩固优势;另一方面“挖潜”,借势发展。学校将自主选择的建设项目,按照评估细则逐一分解,逐条自查,确保不漏项、不空项,进一步在“准、深、实”上下功夫,规范过程性资料的管理,做到标准建设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2016年9月,马场道小学作为天津市第一所试评校,承办全市现场推动会,学校清新典雅的环境、丰富的文化、精彩纷呈的活动、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给与会领导和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场道小学为基础教育普通学校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作了很好的诠释。

三、完善机制

责任分解机制。按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将工作按区、局、校三级进行分解,并责任到人,明晰职责,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明确学校是达标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校长是达标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局相关科室、部门与学校是责任共同体。通过达标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社区等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凝心聚力,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局领导班子责任校包保机制。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包保2—3所申报校,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困难,指导各校在课堂教学和大课间活动等方面抓到点、干到位,确保达标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预评估机制。按照工作职责,六项建设标准分别由督导室、体美劳教育科、中教科、小教科、人事科、基建与后勤管理科、教育信息化与对外交流科等7个科室牵头负责,根据每个建设标准的内容,再将目标责任逐一分解到相关科室和部门。每年3月,责任科室和部门组成工作团队,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随堂听课等方式,逐项逐校开展预评估,对照评估细则,以专业的视角,不仅指出问题,而且给予解决的路径和对策,切实增强服务学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类培训机制。自2016年开始,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初期、中期等不同阶段,根据申报学校的特点,按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邀请研制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多位专家,开展通识培训;二是邀请参加市评估检查的专家,进行模拟检查的实操培训;三是在推进过程中,相关责任科室与学校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现场培训。这些分层、分类培训,对学校抓住达标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效指导与帮助。

四、品质提升

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深化。我们积极统筹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推进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促进整体提升,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创新“总校统筹管理,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办学管理模式,由教育局任命办学集团总校长,统筹负责集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扎实办好新华中学、实验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等3个办学集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延伸集团化办学学段,将优质教育资源注入新八大里、全运村等地域,新建配套小学,着力打造上海道小学、中心小学、台湾路小学、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和水晶小学等5个小学办学集团。教育集团内部做到公民相济、中小衔接。集团内各学校在名校带领下实现高端起步、高位发展。同时,继续探索集团内小升初直升机制和九年一贯制式的学校运行模式,率先探索非营利性民办事业单位办学机制,实现区域内每一个片区都拥有优质中学、优质小学以及优质民办学校,有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迈进。

课程建设体系进一步优化。我们以创新实验室建设带动校本课程建设,深入推进“中学课程建设体系实施方案”“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为基础,引领学校结合实际制订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不断提升全区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领导力和执行力,逐步形成与“首善教育生态体系”相适应的学校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各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育人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配备了仪器、图书设备,丰富了课程资源,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梯队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抓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着力点,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河西区教育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7—2021年)》,以“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以“七层级金字塔结构”为抓手,实施教育系统“千人计划”等具体举措,促进教师队伍高水平发展。各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在加强师德修养上做了大量有实效的工作,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为教师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立河西区思政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推进“思政领航,聚力育人”项目,不断加强学段和学科融合,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教育格局。全面推进“德育365”育人模式,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举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月和学子节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实效。深化劳动教育和实践育人,指导学校开好劳动技术课程,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积极推动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等,切实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体育技能。各学校不断寻求着新思路、新方法,丰富各类资源,努力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今后,河西教育将进一步凝聚力量,扎实工作,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优质办学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