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斌
(普格县人民医院,四川 普格,615300)
在现实生活当中,冠心病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内科疾病。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会导致人们的管腔狭窄或者堵塞,进而造成心肌缺血与缺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的话,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按照欧洲心脏病学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每5 名在门诊就医的稳定型冠心病人中就有一人存在房颤情况,而且并发心力衰竭、冠心病史长与年龄高的病人更容易出现房颤。由此可见,房颤合并冠心病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那么同时出现这两种情况怎么治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
房颤属于十分常见的持续性心率失常,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者阻塞引发的心脏病,这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会互相影响。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会使人们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造成收缩与舒张等心脏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左心房所承受的压力提升或者前后负荷增大,使左心房产生纤维化或者肥大现象,引发房性心律失常。同时,房性心律紊乱与频繁失常是导致房颤发生的主要原因,房颤现象则会使心肌舒张受到影响,并灌注冠状动脉。除此之外,房颤经常会引发静脉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的话,就有可能使冠状动脉被堵塞,进而导致冠心病乃至心肌梗塞。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完成冠心病的有效控制,会导致房颤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同样如果不能完成房颤的有效控制,则会造成冠心病病变程度进一步加重。
不管是冠心病亦或者是房颤本质上都属于血栓类疾病,区别为冠心病属于动脉血栓,房颤更类似静脉血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冠心病要想完成血栓的有效控制,应该选择强化抗栓药物。假如病人所患疾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需要应用双重抗血小板疗法。假如病人所患疾病为急性冠脉综合性心肌梗死且处于急性期的话,可能需要用到低分子肝素展开抗凝治疗。对于房颤病人,假如其存在心率过快情况的话,临床领域经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药物来达到减缓心率的目标。如果病人存在心脏扩大的情况且左室射血分数低的话,可以选择应用洋地黄降低病人心室率,从而切实避免心动过速性心理衰竭与心肌病发生。除此之外,如果病人存在窦性心律不齐或者心率失常的话,常用药物主要有索他洛尔、决奈达隆、胺碘酮或者心律平,这些都能够有效避免房颤出现。如果病人存在阵发性房颤或者心房较小的话,可以选择展开射频治疗,而且效果优秀的话,只需要短时间服药就可以了,并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假如窦律没有转换的话,房颤病人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血栓性疾病发生。
抗凝治疗是房颤合并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假如病人房颤时间在48 小时以上的话,医生应该展开CHA2DS2-VASc 评分。如果评分结果在2 分及以上的话,就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假如评分为1 分且病人不存在缺血或者出血表现的话,也建议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例如,病人存在房颤合并冠心病情况的话,应该尽量服用依度沙班、利伐沙班等抑制Ⅹa 因子的药物。在房颤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展开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卒中或者肺栓塞等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生率,而且采用含有凝血因子的抑制剂可以同时起到抗凝、抗静脉血栓以及抗动脉血栓效果,发挥出一举多得的作用。同时,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以后的一年内,展开单纯的抗凝治疗既能够发挥出抗血小板效果,也能够产生预防房颤的效果,避免脑卒中或者重要器官栓塞。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中,冠心病与房颤已经逐渐成为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且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冠心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会有很大几率引发房颤。如果房颤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则会有极大几率导致冠心病加重,而两者并发且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的话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升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治疗的重视,选择更为合适的药物展开治疗,以此来有效完成病人窦性心律的有效控制,保证病人心率处于正常状态。另外,针对情况特殊的病人,医生应该认识到抗凝治疗的重要作用,选择更为合理的抗凝药物,这样才可以帮助病人更好的完成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