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3-17 10:27汪学斌
今日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龄冠脉心绞痛

汪学斌

(福州市第四医院,福建 福州,350000)

冠心病心绞痛在我国老年人群体中有很高的发病率,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该病症的发病率依然有不断走高的趋势。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患者冠脉狭窄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发生猝死[1]。特别是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因为其人体机能已经逐步弱化,所以该病症的威胁更大,一旦发病,进展非常峻急,而且反复发作会造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等,猝死概率进一步加大[2]。所以,当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必须得到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是常规治疗方法。近年来,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临床上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重要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真正有非常显著的效果[3]。为了针对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展开深入探讨,我院展开此次临床研究,现就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 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各32 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2 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最小者70 岁,最大者88 岁,平均年龄(78.3±3.5)岁;病程最短者2 年,最长者11 年,平均病程为(5.2±1.5)年,就患者的心绞痛类型来看,其中21 例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1 例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参考组32 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最小者70 岁,最大者87 岁,平均年龄(77.8±3.8)岁;病程最短者1 年,最长者12 年,平均病程为(5.0±1.7)年,就患者的心绞痛类型来看,其中20 例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2 例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高度可比性,全部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的协议,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冠脉造影(CAG)显示1 条及以上冠脉狭窄逸50%,心电图异常改变,具备心绞痛典型发作特点及体征,明确冠心病心绞痛诊断;②择期冠脉介人者符合适应症,ASA 麻醉分级Ⅰ-Ⅲ级,药物治疗者介人禁忌证或患者(家属)主观意愿要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依从性良好,可自主配合完成治疗;④患者的年龄均在70 岁以上。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②恶性肿瘤;③心梗Killip 分级Ⅲ-Ⅳ级;④既往心脏介人或手术治疗史;⑤急诊手术;⑥合并认知功能障;⑦中途失访。

1.3 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加强合并疾病控制,提高耐受,口服阿司匹林(批号J20130078)3-5d,100-300mg/次,1 次/d,口服氯吡格雷(批号J20130007),75mg/次,1 次/d,禁食禁水6h,常规碘过敏试验。术中,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桡动脉穿刺造影,结合心电图,根据病变血管实际情况予以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和(或)冠脉内支架术。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用药低分子肝素,预防感染,遵医长期用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参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单独、交替或联合应用硝酸酷类、β-阻断剂、抗血栓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扩张剂、抗氧化剂、纤溶药物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具体用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耐受严格遵照医嘱,疗程3 个月。期间,予以患者调脂治疗,嘱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忌烟酒。

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不足一年者,随访至当前)。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标准如下:。显效:同等活动强度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逸80%,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硝酸甘油用量减少逸75%。有效:同等活动强度下,典型胸痛发作次数减少50%c-79%c,持续时间缩短,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74%.无效:同等活动强度下,典型胸痛发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硝酸甘油用量未至上述标准。(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状况;(4)对比两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 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 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如下表1 中数据所示,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参考组患者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如下表2 中数据所示,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的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状况

如下表3 中数据所示,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7.9%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率衰竭、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状况

2.4 两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

在各32 例患者的参考组与研究组中,1 年内各有37 例(97.4%)研究组患者与31 例(81.6%)参考组患者存活,研究组患者的1 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有较高发病率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该病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提升。冠心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心绞痛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通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联;患者的血脂不断升高,导致冠状动脉内部出现斑块,进而使得冠脉堵塞,供血与供养能力不足,最终表现出包括心绞痛在内的各种症状。

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主要都是基于改善或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来实现的。常规疗法主要为患者提供药物实施治疗,其中如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能够起到解热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硝酸甘油(能够起到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作用)、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降低血脂、抑制血管斑块形成的作用)、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药物。但是就实际药物治疗的效果来看,一方面药物发挥效果相对较慢,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再加上一些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耐药性也存在问题,这也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逐渐成熟,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冠脉介入术,就是采用心导管技术对患者阻塞的冠脉管腔实施疏通。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冠脉介入术已经形成了很多中不同的分类方法,诸如冠脉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等,完善程度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临床上工人的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就冠脉介入术的实际应用状况来看,过程中只需要对患者的皮肤做出一个很小的切口,然后经动脉将带有扩张器的导管送至冠脉目标区域进行扩张或支架即可达到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5]。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患者可以保持清醒状态接受治疗,而且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反应;手术结束后患者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出院。整个手术方便快捷,且效果非常理想。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冠脉介入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从而大幅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时间。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这样的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无疑更加适用。

综上所述,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具有很好的远期预后效果,可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龄冠脉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