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见习记者
“银燕讲习所”揭牌仪式
2月17 日,由南京市秦淮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制作的红色教育系列微视频《银燕微党课》第一期正式上线。“这是‘银燕讲习所’升级拓展版。我们再次创新手段,以品牌传播党的声音,让党的光辉走近群众、照亮信仰。”秦淮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张东海说。
南京市秦淮区老年大学内,“银燕讲习所”牌子十分醒目。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宣传科科长王剑峰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该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思考、谋划如何开展大学习,把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播到基层。“多次研讨后,决定成立一支吸引力、号召力强的宣讲队,打通理论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王剑峰说。
2019 年6 月,“银燕讲习所”挂牌成立。“‘银燕’来源于刘禹锡的代表作《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突出的是秦淮特色,追求的是服务群众。”王剑峰介绍,“‘银燕’寓意离退休老同志像春燕一样充满活力,在群众间宣讲党的理论、传播党的声音、传递春的温暖。”
首批6 名具有党建理论及工作经验的老干部加入讲习所之前,已经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开展大学习,需要无数个讲台来宣讲,‘银燕讲习所’是无数个讲台中的一个。”张东海说,“银燕讲习所”始终坚持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和主线,“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成为党员群众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大课堂’,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大本营’,传播党的声音、团结引领群众的‘主阵地’。”
在首批宣讲员引领下,更多的优秀老干部、老党员加入“银燕讲习所”。他们既是党的新思想新理论的“读者”,又是把“理论话语”转为“大众语言”的“译者”,用内容接地气、形式多样化、服务零距离的宣讲,推动党的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银燕讲习所”宣讲员已扩大到20 名,宣讲内容涵盖思想理论、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
2020 年12 月16 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江桦带领省委老干部局督查组专项督查秦淮区老干部工作时指出,“银燕讲习所”特色党建品牌等创新性做法很具代表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强化党建引领,注重‘三结合’,是做优‘银燕讲习所’党建特色品牌的具体措施。”秦淮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孙玉兰说,“三结合”是指固定与流动相结合、“送课”与“点课”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离退休干部有资源、有能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彻、讲明白。只要是群众想听的,我们会精心准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零距离宣讲。”“银燕讲习所”立足区老年大学为固定讲习课堂,经常流动到社区民生工作站、道德讲堂、党建工作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真正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记得入脑、学得上心。
“‘菜单式课程’是对讲习所宣讲员可授课的领域和内容进行分类后形成课程‘服务清单’,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清单‘点课’。”孙玉兰介绍,所有课程所对应的讲习所宣讲员按需“送课”上门。“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青少年学生、老年大学学员和社区群众都是‘银燕讲习所’的授课对象。”
2020 年,“银燕讲习所”安排理论篇、党建篇、党性篇、思政篇、能力篇等五大类48 节课程,先后固定与流动宣讲60 场,参与党员群众近万人次。
“自定内容、自定形式、自定时间、自定地点,送课上门”的“四自一送”宣讲模式,由讲习所成员伏健章创立。今年64 岁的他,曾在部队工作33 年,转业后担任秦淮区委副巡视员,先后兼任教育工委书记、政策研究室主任、党校校长。2017 年12 月退休后,他被区委组织部返聘,在南京新街口商圈CBD 党委建立“伏健章党建工作室”,从事党建、理论宣讲工作。“银燕讲习所”成立后,他成为首批宣讲员。
“在机关单位讲课时,理论深度会增加,重点在把党的精神贯彻到位;在社区街道讲课,群众的生活和故事就会成为‘一往无前的接续奋斗’。这些内容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实际。”伏健章说,“这其实是做‘译者’的过程。对象不同,需求不同,讲课的侧重点不同,党的创新理论‘翻译’出的语言形式自然也不同。”
为让“理论话语”更好地转为“大众语言”,伏健章采用分众化传播的讲课形式: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采取问题导向、实践取向的策论型讲式;对普通群众采取活泼生动、生活叙事的故事型讲式。疫情期间,伏健章在线上推送40 多篇文章。
“可以线下听课,也可以线上看‘微党课’,这就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宣讲员讲深讲透,听众入脑入心。”孙玉兰说。
2020 年“七一”前,讲习所宣讲员朱德其、徐中潞、张颖、丁长森、杜光达等走出家门,深入社区,以鲜活的形式为基层群众送党课。宣讲员、秦淮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韦立平牵头组织区老干部书画协会、六朝春书画院、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共同举办“守望相助,同心抗疫”主题系列云端书画展4 期,展示了老同志积极抗疫、助力“双胜利”的担当。
“他们的奉献精神、敬业态度对我思想冲击很大,让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秦淮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宣传科二级主任科员储雪介绍,“银燕讲习所”宣讲员建了“宣讲微信群”,在群里相互交流授课经验、技巧,探讨如何将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2019 年12 月12 日,伏健章到浦口区江浦街道人民桥社区宣讲。考虑到听众是社区老党员,他在宣讲主题“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源泉”后面加了副题“和老党员谈初心”,为此,他连续几天备课到凌晨3 点。宣讲时,他从讲故事入手,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静海寺南京条约、雨花台革命先烈等,引导老党员珍爱党员称号。一个多小时的宣讲,赢得现场老党员的热烈掌声。老党员罗学文感慨地说:“这些故事电视上看过,报纸上读过,但从专家口中讲出来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让我深思,不仅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也进一步强化了党性意识。”
“走近百姓身边,才能走进百姓心里。”宣讲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刘必豪深有感触地说,“要把故事讲得有意思,就要真正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理论有了温度,群众才能有兴趣。”
“每当我们问孩子,你们爱不爱父母,他们大多作肯定回答;但是问他们赏识不赏识父母,他们的回答则有些犹豫。爱不等于赏识。受学生喜欢是好事,但只有让学生赏识你,你才能教育他。”刘必豪的课程“让你的学生赏识你”是被“点”得最多的课。
“我课中的例子都来源于生活,有的是我的亲身经历,有的是群众反馈的小故事。”刘必豪说,真实的故事往往具有感染力,更能引发听课人的思考,“要结合授课对象面临的实情来谈。如果群众能从这节课上学到有用的知识,我的理论宣讲就成功了。”
课后,总有很多听众围在刘必豪身边,说一些听课感悟和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会给一些指导意见,再让他们分组讨论。有些解决方案具有现实性,也确实帮助到了提问的人。”刘必豪说,多年来,他随身带着本子记录身边的故事,“这些故事从群众中来,非常容易被群众接受。”
“忆初心、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我宣讲的重点。”今年87 岁的“银燕讲习所”宣讲员、离休干部杜光达说。他参加过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军事行动,1982年转业至区人民检察院担任副检察长。1994 年离休后,他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入机关、社区、学校讲党课。
“银燕讲习所”宣讲员“送课”到基层
每次宣讲,杜光达从革命经历、勿忘国耻、入党为公、机关作风和学习态度五个方面,生动地讲述他参加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战斗故事,讲述勿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国耻的深刻经历,讲述他参加革命、入党的为民初心,讲述对年轻党员坚守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服务的殷切叮嘱。
2019 年10 月29 日,他到秦淮区人民检察院宣讲。宣讲结束,全体党员举办重读入党志愿书活动,并开展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听完杜老的党课,再重读入党志愿书,“思想受震撼,灵魂受洗礼,作风受锤炼”。
虽然腿脚不太好,86 岁的潘金城依旧坚持推着轮椅上的老伴一起听党课。“我和老伴都是党员,早听说‘银燕讲习所’的宣讲员讲课很有意思,他们来社区讲课,我们一定要听。”2020 年6 月,“银燕讲习所”宣讲员、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朱德其到洪武路街道棉鞋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送课“疫情大考告诉了我们什么”。“宣讲有没有效果,台下群众的目光就是答案。”朱德其说。
“‘银燕讲习所’送课到社区,很多党员群众早早等在这里。”棉鞋营社区党委书记申宁彪兴奋地说,“朱德其老师用详实的数字解读了中国抗疫的优秀答卷,讲出了社区党员群众的心里话。”
“老当益壮党性强,精神矍铄奔波忙;理论修养水平高,精彩宣讲众人赞。”这是社区群众写给“银燕讲习所”的打油诗。“宣讲员抓热点、接地气,年轻党员要一生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年轻党员孙睿对“银燕讲习所”宣讲的评价。“重温党史国史,牢记党的使命初心。”这是标营社区银龄党支部书记许克堂听了党课后的庄严承诺……
“银燕讲习所”成员带着声音走基层、带着温暖入社区,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讲思想、围绕惠民富民讲政策、围绕创业发展讲思路。“用好一人、引领一群、带动一片。我们收集了一张张需求清单,又发放了一张张服务清单,讲习所成员‘讲’得入情,基层群众‘学’得入心。“‘讲’和‘学’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凝聚民心、促进民和、团结引领群众的桥梁也架起来了。”张东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