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园”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1-03-17 16:46郑雪锋王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建构劳动教育

郑雪锋 王燕

[摘要]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重要途径。“大田园”中劳动教育课程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类劳动实践资源,构建完善立体的劳动实践空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多元化发展,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

[关键词]“大田园”;劳动教育;课程建构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美丽乡村背景下‘田园儒风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和2020年度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大田园中的乡村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H202011)。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笔者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学校以“办一所有现代儒风的田园小学”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勤劳质朴的明德少年,“还教育以田园,还田园为教育”,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重要的育人目标,“大田园”是在此目标下创设的劳动教育课程。

一、“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建构的意义

(一)构建学校劳动实践体系,落实劳动育人要求

《意见》指出,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为劳动育人指明了战略导向、认知导向、情感导向和实践导向。当前,学校应努力贯彻《意见》的精神,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劳动实践体系,落实劳动育人的要求。劳动教育课程是在响应新时代劳动教育号召的基础上探索的校本化劳动特色课程,它不仅要培育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态度,还发挥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多重作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二)补位劳动教育缺失,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学会劳动、乐于劳动,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建构“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教育环境,一个更好的劳动教育场域,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快乐、理解生活、感受幸福、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为他们提供更有价值、更有挑战性、更生活化的劳动教育场景,引导他们“学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大田园”中劳动教育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

(一)“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

1.绘制一个课程球形图。“‘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建构”课题项目自申报以来,积极组建项目团队,课题核心组主要负责管理实施研究的过程,以各班级为分支,全员教师参与。

2.搭建五大主题课程体系。课程分为五大主题,即场馆中的劳动体验课程、学校岗位体验课程、日常家务课程、年级主题课程、国家课程中的劳动融合课程。

3.制定六大原则。即劳动教育课程化原则、劳动教育项目化原则、劳动技能结构化原则、劳动内容教育化原则、实践操作规范化原则和成果评价可视化原则。

4.形成五个方案。即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劳动经历;不同的劳动体验相同的五感互联;无限的劳动课程与有限的时空和解;从新鲜的课程花边到儿童生活的常态;从简单浅薄的经历走向对“峰值体验”的追求。

5.提炼五大实施建议。即自理自立、尊重鼓励、树立家风、支持指导、融于生活。

6.完善六个实施路径。课程实施采用“六个一”的形式进行,即每周一节生活技能课、每周一次家务打卡、每月一次劳动考核、每学期一次劳动周、每学期一次主题节、每学年一次社会参与性活动。

(二)开发“大田园”劳动课程实践空间

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定的劳动载体,即适合学生劳动的场所和承载劳动课程的空间。“大田园”劳动课程实践空间的开发主要包括建设校园空间、设立家庭体验岗、开发校外实践基地三个方面,可实现校园、家庭、社会有效联系。

1.建设校园空间。针对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学生参与劳动机会不均、劳动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学校建设劳动课程的学校空间,为学生提供劳动课程学习、展示的校内设施、资源和平台。

2.设立家庭体验岗。家校共育,才可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家庭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本项目充分利用家庭空间,把学生的卧室、书房,甚至家中厨房、客厅变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学生从收拾衣物、整理书本、协助家人清洁打扫做起,在日常劳动中逐渐养成劳动习惯,习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3.开发校外实践基地。街道新农业示范基地众多,学校依托街道和政府的支持,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并聘请相关工作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

(三)“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1.参与学校和社会公益劳动。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服务意识,我们设立校园体验岗和班级体验岗,分工到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岗位,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挑战、合作与担责。

2.学习日常生活劳动。分年级制作出各年级家务劳动清单,推行21天劳动挑战计划,让每个年段的学生在三周内至少学会2~3项劳动技能,学校会选取其中的一项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展示。

3.体验生产劳动。学校将生产劳动分为种植和饲养两大方面,制作了针对不同年级的生产劳动清单,如三年级,主要让学生体验培育种子和饲养小动物;五年级学生可体验“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等完整的种植过程。

4.设置主题课程和自主探究项目。结合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劳动主题课程及学生自主探究项目。以一年级为例,我们设计了“米宝变形记”的主题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又提供了“我与蔬菜交朋友”“养蜗牛”等自主探究项目,从而学生可以从劳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培养其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

5.开发国家课程中的劳动融合板块。劳动课程只有渗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才能放大它的价值,要找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国家课程融合的生长点,确保专门性的劳动课程及非专门性的劳动课程注入劳动教育的内涵,将内隐性的教育要素逐步外显化,让无意识的教育变得有意识,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6.培养“扫除道”教师团队。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以劳育德”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从校园保洁、办公室保洁、厕所保洁开始,与学生一起劳动。基于此,学校开始了教师“扫除道”的实践探索,将校园卫生保洁分配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明確教师包干岗位,每天进行清洁打扫。

(四)“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与展示

学校每月线上发布劳动项目指南,每项任务下有相关的子任务,学生可自主选择。依托钉钉平台,学生可上传在家劳动的照片、视频和心得。每周认真完成生活技能课学习并进行生活技能打卡者可集“劳动娃”贴纸,集满4张可参评每月一次的班级“劳动小达人”;每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劳动成果分享会;一学期中完成所有项目学习和考核将获得学校“劳动之星”评选资格;“劳动之星”可在全校范围内利用升旗仪式或班会、晨会进行“劳动心得交流”巡讲。

“大田园”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致力于在劳动教育及其他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性教育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塑造劳动品质、培养劳动观念,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成就精彩童年。

猜你喜欢
课程建构劳动教育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与课程建构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前置性学习:学生参与数学课程建构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