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021-03-17 15:31李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新媒体

李丽

摘 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是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抵制错误思潮渗透的需要。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尚处于简单结合阶段,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应从宏观的层面、整体的视野、全局的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新时代;新媒体;爱国主义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6.027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6-014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早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运用“新媒体……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1];此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再次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2]。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置于极端重要位置,明确提出要“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3]。可见,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新媒体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在这种背景下,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关键在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势所必然

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既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发展,又有利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據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全球最大网民群体逐步形成。《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等传播平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4],这就为新时代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时代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几乎“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深受互联网影响。尤其是当以“两微一端、一抖一手”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全面渗透至人类社会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聚合成一股力量,深刻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认知习惯和行为规范。“青年永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和未来。”[5]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想走进青少年的内心,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将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深入新媒体,运用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抵制错误思潮渗透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6]当前,在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场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总是试图将具体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局部事件演变成全局性事件,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十分严峻。

尤其是以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在新媒体空间无孔不入、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如历史虚无主义以虚无历史、否定历史、割裂历史为目地,散布诋毁英雄的谣言和矮化英雄精神的观点,严重混淆了视听、颠倒了黑白,极大地伤害了人们的爱国感情;民粹主义以解构权威话语为主要议题设置,以情感宣泄和道德绑架为主要动员力量,混淆与爱国主义的区别,严重影响了人们爱国价值观的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道而驰,阻碍了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爱国心态的形成。因此,无论是从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的角度,还是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网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角度,均迫切需要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迭代升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将新媒体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工具”和“环境”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中呈现出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日益紧密的趋势,但也呈现出突出问题。

1.第一阶段:新媒体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扮演了“载体”角色,凸显其技术工具属性,却没有从实质上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而言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更新换代能力。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就是新媒体;而对于互联网而言,移动互联网和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两微一端、一抖一手”就是新媒体;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AI、VR等代表着一批新样态、新功能的新媒体。在这个阶段,新媒体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扮演“介体”“载体”的角色。所谓“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载体是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新媒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传媒载体”中的“新传媒载体”和“现代载体”,具有开放性、快捷性、虚拟性等特征,具有交互功能和覆盖渗透功能,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改变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统方式。因此,把新媒体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其媒介和承载功能,使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新媒体“上平台”,通过新技术手段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力度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个阶段,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搬迁”到新媒体上,表面上是创新了表现形式,但实质上只是对传统模式的网络平移。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新媒体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客观性没有被准确认知。爱国主义教育对新媒体特色和优势的认识不到位,探索不全面;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的突出优势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的经验还不丰富,导致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本身也难以产生实质上的蜕变。二是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生搬硬套、话语转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与新媒体的自由性、去中心性、娱乐性反差较大,如果不能将爱国主义话语中的政治话语、宣传话语、官方话语转换为大众话语、通俗话语、网络流行语,就会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在这个阶段,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尚未从理念、内容、手段、机制以及组织方式上吸纳和借鉴新媒体传播优势。

2.第二阶段:新媒体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扮演“环体”角色,凸显其社会文化功能属性,却没有从根本上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引领性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再仅指具体的媒介形态,而且更加强调网络化的媒介环境、泛在的信息场域与多态的存在方式。新媒体新技术的系统性和客观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属性更加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不仅仅是工具、媒介、载体,而且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构成要素的存在环境。在这个阶段,新媒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环体”角色。所谓“环体”即教育活动全过程所处的环境。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是指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及其运行过程的外部因素的总和。新媒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一部分,是社会环境发展的新形态,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在这个阶段,因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开放性、交互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和导向作用发挥不足。具体表现:一是资源整合不足。爱国主义教育更多地整合了新媒体的信息技术资源,但新媒体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价值引领和文化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彰显不足。二是价值引领不到位。爱国主义教育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过度使用容易导致对技术形式的推崇,甚至超越了对教育内涵本质的坚守,导致本应引领新媒体健康发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成为新媒体新技术的追随者。

以上两个阶段都将新媒体与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来看待,新媒体新技术尚未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也未将新媒体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内化为自身优势。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从宏观的层面、整体的视野、全局的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更需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形成育人合力。

1.从宏观的层面、整体的视野、全局的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尚处于将爱国主义教育與新媒体看作是两个截然不同学科领域的阶段,对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认识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只能解决已经现实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对于潜在问题和未来需求缺乏有效观照。因此,应从更高的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系统思考。

第一,正确认识新媒体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树立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维和融合思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一是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纲要》为抓手,结合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及发展需求,做好整体规划。二是应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理论,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联系是一个普遍性极大的范畴,它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普遍联系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体现。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各具体内容所处的地位、诸内容的关系以及各阶段的差异弄清楚,在此基础上方能实现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是两个独立系统交叉部分的融合。在这种融合发展理念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不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作为一个交叉相融、和谐共生的整体出现,能够实现深度融合、优势集聚和资源共享。

第二,坚持守正创新,找准新媒体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切入点。将二者统筹兼顾起来,充分考虑二者对彼此的发展诉求,找到发展效益的最佳平衡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一是应处理好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既要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二是应正确处理好“工具”与“价值”、“感性”与“理性”、“灌输”与“渗透”的关系,将新媒体的自由性、交互性、共享性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有机结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三是应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不能变,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能变,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能变。但在爱国主义教育在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方式、话语方式应该与时俱进。

2.增强新媒体平台上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形成育人合力

主客体关系问题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的基本问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打破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以教师为主导,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固有范式;有利于丰富教育者与受教育关系的形态。

第一,提升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事关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事关运用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事关互联网内容建设和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营造。然而,当前因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存在缺失,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积极深入新媒体的主动性、合理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应加大力度培养适应网络社会和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具体而言:一是增强教育主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和积极主动性,让分散在网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力量尽快进军新媒体、深入新媒体,占领新兴传播阵地。二是提高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如提高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能力;基于推荐算法进行内容分发的能力;制作推介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导向,适合新媒体特点的音频、短视频、微电影等网络文化产品的能力;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营造沉浸式虚拟环境的能力。三是提高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如提高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媒体上爱国热点话题的能力;提高其澄清历史虚无主义歪曲解读,对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的能力;提高其跟踪研究爱国主义思潮、话语和动向,分析爱国舆情走向,把握主导,壮大网上正能量的能力。

第二,增强教育客体的信息辨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引导其主动发声,维护国家形象。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新媒体视域下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范畴被无限拓展。每一个运用新媒体的人都是潜在的教育主体,同时也是潜在的教育客体。因此,新媒体内容生产主体日趋多元化。用户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进行内容创作,参与内容生产成为常态。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生产者与用户的界限日渐趋向模糊和重叠。具体而言:一是结合新媒体“用户生产内容”的个性化特点,坚持“破立并举、以立为主”的原则,引导教育对象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浊扬清,加强行为自律。二是应引导教育对象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声,主动亮剑,明辨是非。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主动与有损国家利益或国家行为的现象做斗争。三是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影响力版图。

综上所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面对二者从简单“结合”到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宏观的层面、整体的视野、全局的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树立融合思维,未来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让爱国主义精神充盈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光明日报,2015-12-31(1).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9(1).

[3][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5] 冯刚.青年永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和未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7-10.

[6]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5.

[责任编辑:杨小扬]

3284501908233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新媒体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