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宏 时金林
【摘 要】针对当前中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基于幸福教育理念,提出“幸福管教”育人主张,建立幸福管教操作系统,增强学生内心价值感和归属感,着眼于培育内心有力量的学生;通过自我赋能、关系赋能、家庭赋能、社会赋能等路径,实现为学生赋能,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关键词】幸福教育;幸福管教;成长动力;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92-0007-05
【作者简介】1.冯长宏,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扬州,225100)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2.时金林,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江苏扬州,225100)家教科科长,高级教师,长三角教育研究院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管教孩子。管教孩子是一门生活学问,更是一门科学艺术。管教孩子,不仅仅需要掌握具体的实操方法和必备的管教工具,更需要有价值建构与理念支撑。
一、动力不足:当前学生成长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学生的成长是文化知识、道德品行、身心素质、艺术审美等多维度的发展,是蓬勃生命力的自然呈现。学生的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成长,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又遇到新的问题,才是学生成长的美丽风景线。2016年以来,笔者所在区域启动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并对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不少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沉迷手机、网络现象比较普遍,经常被教师评价为“缺乏上进心,比较贪玩,不用功”;二是生活方面的问题,一些学生独立自主意识不强,生活自理能力薄弱,劳动观念淡薄,习惯了“等靠要”,存在被家长“过度关心、过度保护”的现象;三是品行方面的问题,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精致利己”,存在索取多、奉献少等现象;四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敏感脆弱,耐挫力和抗压力差,个别学生甚至有报复、偏执、抑郁等心理倾向。经了解,以上种种问题和现象,并非只出现在本区域,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完成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专题调研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青少年在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许多方面情况堪忧。所谓“问题学生”“沉默杀手”的普遍症候,正困扰着学生、家长和教师,也困扰着教育与社会。
这些问题从何而来?他们为什么失去成长动力?通过梳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家校社多因素融合叠加、个体与成长环境互动生成的结果。
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教育“内卷”现象严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竞争。学习疲于应付、生活缺乏动力成为一些学生共同的感受。
从家庭教育来看,在观念上,家长普遍认为,“学校负责教养、家庭负责供养”,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现象普遍,不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不理解“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真正含义;在心理上,家长普遍存在盲目攀比心理,喜欢从众、跟风,缺乏理性认知,把自己的认知、期待强加到孩子身上;在方法策略上,家长多采用指责型、溺爱型教养方式,漠视孩子权利,亲子冲突频发,导致叛逆儿童、问题行为层出不穷……综合来看,所有这些教育过度、教育异化、教育焦虑问题都可归因于对孩子权利的漠视和父母教育素质的缺失,导致孩子成长力量的削弱。
从学校教育来看,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立德树人任重道远。在认识上,德育工作存在政策文件上“德育为首”和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错位现象;在目标上,德育目标与德育主体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存在“漂浮”现象;在方式上,存在方法简单化,过多强调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还比较缺乏,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归根到底,现实中的德育缺乏人文关怀,过多地强调“标签”和“教条”,没有真正考虑学生内心需要,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是问题之根本所在。
由是观之,当前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方向不清、目标不明、方法不当、能力不强”等问题与困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主体性缺失、成长动力不足,这些都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成长环境不无关系。
二、幸福管教: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学生成长动力机制探析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是对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是破除认识迷雾的思想灯塔,是引领实践发展的行动指南。那么,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呢?
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的动力机制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亚里士多德说:“灵魂是生命体的起因和根源。”康德提出:“所谓意志,就是指一切有理性者所具有的起因力。”黑格尔认为:“那个使他们行动,给他们决定的存在的原动力,便是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 弗洛伊德建立了“性本能”的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影响深远,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以及家庭治疗模式,让我们透过个体内在系统和家庭系统来探求人的成长。塞利格曼发现习得性无助,提出通过建设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积极社会环境来获得幸福的力量。
综上,我们看到,成长动力首先来自人的属性。一是指向生理、安全需求的生物属性;二是以联结、爱、共同价值、信仰为特征的社会属性;三是人的精神属性,如有自主选择、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教育需要正向引导。成长动力其次来自社会的需求。包括人际的互动、家庭的传承、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影响等。前者是内生性动力,后者是外源性动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前者是决定性的,后者起着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影响。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主张,人格的形成与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并强调个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阿德勒指出,“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简单地说,价值感,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我很重要”“我对集体有用”“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归属感,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我有强大的支撑力”“我拥有温暖的集体”“我有给予支持的条件和力量”。一个拥有高度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学生,他会很阳光、自信,有力量、有方向动力、敢于挑战和面对困难。反之则会出现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權力、寻求报复、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些社会性情感与能力的培育,正是我们教育努力的方向。说到底,教育就是要培育道德自律、人格健全,内心丰厚有力量感的大写的人。
基于上述理论,以及我国家风家教传统文化、学校管理教育学生实践,在开展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幸福管教”育人主张。幸福管教是以培育内心有力量的儿童为目标,通过价值引领、人际互动、环境熏陶、制度建设等,提升学生的归属感(被爱、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和价值感(有意义、有价值、自由、值得),激发和唤醒学生成长动力,成为幸福生命主体的教育。幸福管教有三个特征:首先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需要从儿童出发,依据人本主义思想,确立平等的观念,看见学生的内在需求,形成尊重、理解、沟通的方法。其次强调积极正向的思维。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处理才是问题。积极正向的思维,能够让我们看到学生的优势长处,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形成推动改变的力量。最后强调整体系统的赋能。我们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其成长与内在动力系统、原生家庭系统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构成的外在环境系统密不可分,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家校社有效协同赋能,形成民主型管教风格,才能赋予学生更大的心理能量。
三、价值赋能:培育和形成学生成长动力的实现路径
基于幸福管教育人主张,我们需要正确破解当前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通过价值赋能,实现学生的幸福成长。
1.自我赋能。
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潜在的资源,都具备天然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赋能,不断提升效能感,获取成功体验,形成良性效应。在信念上,要坚信每个学生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如受关注、获得爱、被接纳、被认可、受尊重、实现自我等。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需求,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复盘和反思,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甚至自己做决定。在认知上,要建立成长型思维,既要看到问题带来的后果,也要能看到问题带来的契机;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和将来。比如学生爱和老师顶嘴,探索背后的成长资源是有主见、争取权利;做事磨蹭,其背后的资源则是学生很可能做事追求精致与完美。在行动上,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参与、多探索,秉持个性,发展潜能,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并及时强化与反馈,从而获得愉悦体验,形成良性效应。在导向机制上,要鼓励学生寻找自身闪光点和优点,积极探索自己的生命资源,善于将优点放大并实现转化形成自我激励。比如学生画画好,数学不好,可以引导学生将画画所表现出来的仔细观察、细心耐心、恒心毅力等品质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来。善于自我赋能的学生,会产生内在的控制感、力量感和自我价值感,获得精神自由和满足,具有蓬勃的生命能量。
2.关系赋能。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一切心理困扰均起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同学关系或伙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是其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親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已有研究表明,孩子身上出现的偏差行为、问题行为、心理健康问题等,80%以上与家庭存在亲子冲突有关。当孩子考试没考好、作业没完成时,家长第一反应往往就是生气、发火、训斥和打骂,这无疑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价值感,违背教育规律。
心理科学知识表明,人类大脑由三部分构成,可以简单理解为爬行脑、情绪脑、理性脑。爬行脑维持机体生存,是本能表现,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等,最原始;情绪脑,也是所谓的边缘皮层结构,主要负责调节和控制情绪;理性脑,主要负责思维能力,趋向理性和思考。从进化上来看,情绪脑进化时间足够长远,可以适应各类不良环境。大脑的边缘皮层有杏仁核,相当于情绪脑的“引擎机制”,当人受到伤害时就会表现出愤怒,被别人责骂,就会难过、伤心。在亲子或师生冲突中,父母或老师看似理性思考与行事,其实受到情绪的严重制约。好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表现不好,就发火,一发火就收不住,发了火后,往往又深深地内疚。因此,在师生或亲子关系冲突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控制好情绪,先处理好情绪,再解决问题。要尊重和信任孩子,承认孩子是成长中的孩子,包容他们身上的不完美,要允许孩子犯错。同学关系或伙伴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起着积极推动和影响作用。在朋辈关系引导中,教师、家长要积极创造机会,鼓励交往,要教给孩子沟通技巧和方法,教给他们学会客观表述事实、表达内心感受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与致谢,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性情感与技能。
3.家庭赋能。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庭是爱的港湾,更是给予孩子强大精神支撑,为其注入成长动力的重要能量场。要坚持榜样示范,大力倡导“唤醒家庭、唤醒父母比唤醒孩子更重要”的理念,引导家长养成“爱要大声说出来”“伸出臂膀抱孩子”“放下手机,亲子在一起”等习惯,通过父母成长推动孩子成长。要重视亲子陪伴,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共读”“体育运动”“家庭旅行”“劳动家务”“公益活动”等高质量亲子陪伴项目,不断提升日常生活的体验度、亲子关系的亲密度。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大力倡导家庭有小书房或阅读角、有好家规好家训、有家庭冷静角、有绿化小阳台、有暖心留言板等“五有”家庭物型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成长空间和环境。要传承优良家风,通过家风故事、家教案例征集、好家风好家训寻访、同写一封家书等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互动交流、学习提升、共同成长,不断改善家庭氛围,让家风、家训、家教的力量如绵绵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社会赋能。
当今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信息急剧增加,知识时代悄然而至,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已成为现实。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文化氛围、时尚潮流,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越来越复杂。新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如何坚持立德树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为学生成长赋能是个时新的话题。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当前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从政策层面加强了有力引导,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再比如近期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立法层面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柔软”起来,全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教育,向教育敞开“心扉”,各有关部门、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将拧成一股绳,各司其职,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与服务,不断建立健全“家庭实施、政府推进、学校指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让家庭、学校、社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构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推进机制。从社会文化层面看,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后喻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青少年获得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途径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一方面接受教师、家长的指导和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数字技术、流行文化等方面对教师、家长进行文化“反哺”,具有明显的“话语权”。这就需要转变师生、亲子的互动方式,大力倡导民主平等,加强对话和互动,营造和谐融洽氛围。从主流价值层面看,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榜样力量和英雄精神,全社会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传承优秀文化,抒发家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以积极正向能量推动学生精神成长,打好人生根基。
【参考文献】
[1]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李婷婷,贾林祥.心理赋能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启示[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18(11):98-101.
[3]李道松,徐彪.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助推立德树人[J].唯实,2019(3):78-80.
[4]徐勤玲.教孩子学会合作——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的家庭教育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8):53-54.
[5]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 [J].心理学动态,1996(1):46-51.
[6]董守生,曲振国.论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结构及其培养路径 [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36-40.
30745019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