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但是,在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高中学生自身社会阅历的局限性以及缺乏作品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储备,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时,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作品中一些重要概念往往把握得不准确。以先秦诸子散文的《论语》学习为例,许多学生对孔子所提出的“仁”这一核心概念的领会似是而非,或流于肤浅不深刻、或囿于狭隘不全面。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索将群文阅读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中,并开展相关教学策略研究。以期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更宽阔的视野下,通过自主探究和思维碰撞,更加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中一些抽象而难懂的概念,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立体丰富的体系认知。同时基于此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期望能给予现阶段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些许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在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中位列第八,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立该任务群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一般而言,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和文化常识,在文本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能够独立研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但是,同时往往又对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和历史局限性等深层问题理解不够透彻。
2.目标分析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一书共被提及109次,不同场合孔子对“仁”的解释亦有所不相同,这一现象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要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具体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中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精髓,并以客观公正的立场评价其文化价值和历史局限,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要通过群文阅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策略,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良好习惯,建构自己的阅读能力体系。
二、群文的构建与设计
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1]。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中蕴含的信息进行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从而形成对所设议题整体性的理解结构。群文阅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探究问题加深理解,对于弥补单篇阅读的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挥了积极作用。
1.议题拟定
议题设置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基础,群文阅读的议题设置应具系统性、开放性、链接性与可议论性[2]。为防止群文阅读集体建构环节的讨论流于散漫,确保学生的交流有条不紊地展开,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设置采用了分层解构的方式,在核心议题下设多个子议题,并将子议题分解为具体而形象的三级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群文阅读目标,议题拟定情况如表1所示。
2.组织文本
文本组织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提供阅读资源时既要确保选文的丰富性、多元性,更应注重文本之间的关联性[3]。本次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笔者选取了《论语·颜渊第十二》《史记·孔子世家》《孟子· 离娄上》《墨子·非儒》、梁漱溟先生《东西方文化及哲学》中“孔子所谓仁是什么?”一篇以及鲁迅先生《且介亭文集》中“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篇,共6篇素材。文本内容从文史两方面取材,结合正反两种态度,包含古今学者观点,基本兼顾文本组织的结构性和多元性要求。
三、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教学目标
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领会《论语》中孔子其“仁”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通过集体构建达成对“仁”的体系化认知,鼓励学生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评价孔子其“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局限。
2.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开展,共计约2课时。其中导读加自读共计约1课时,研讨交流加成果展示共计约1课时,可视情调整。
3.教学过程
(1)以活动导入议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为加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學生的体验和感受,课堂随机挑选五名学生分别饰演孔子、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对《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问“仁”的对话情境复现,从而引起学生注意:
为什么孔子对不同学生关于“仁”的回答不同?
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将直接引入本次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议题:
孔子想表达的“仁”其本质到底是什么?
(2)以自读探究内容——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角,要留给他们的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要允许学生针对不同文本自主选择跳读、通读或精读等阅读方式,独立探究文本观点,从多层次、多角度构建对议题的体系化认知。
为提高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快速的从各个文本中辨析与提取议题相关的观点,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表2是笔者针对所选取文本设计的阅读问题清单。通过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透过问题答案了解作品所承载的观点,可以启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引导学生加深对议题的认知。但是,相对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更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因此,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观点,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要着眼于通过阅读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3)以交流整合观点——训练学生的思辨力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应积极地交流互动分享观点,实现对议题的集体构建达成共识。而“先分组讨论,后集体整合”是我们在群文阅读教学实际中验证可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讨论小组,划分讨论小组时应注意根据议题复杂程度确定小组人数,一般情况下以6到8人为宜。在此次群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班中的学生大概划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
然后教师引导小组成员针对议题各自发表观点,此时教师应注意倾听,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借助观点激辩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交流达成组内共识。教师应掌握讨论时长,以保证交流的充分性和课堂的有序性。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各小组的集体共识形成汇报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文字观点材料,也可以共同绘制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最后教师通过课堂展示环节将小范围的共识放在整个课堂内进一步讨论,促成观点和认知的再次整合,这也是师生之间达成全体共识的过程。
但是,我们始终要注意在群文阅读的互动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不能照本宣科,不可设定标准答案,师生要通过课堂平等的交流达成共识、共享智慧。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课堂驾驭能力。
(4)以应用巩固成果——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产生正向激励,可以通过成果学习应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一般而言,学习成果应用无外乎两种,即应试应用和现实应用,本次群文阅读教学实践针对两种情境分别创立应用场景如下: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选自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2)课后观影《孔子》,寫一篇评论性文章分析为何孔子的政治主张不被当时诸侯各国的统治者所接受。
(5)以问题结束教学——促使学生的再思考
笔者认为开展群文阅读,其最终目的不在于对文本形成结论性观点,而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在阅读中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拓展教学成果,在此次教学活动我们以一个思考题结束课堂,旨在促使学生再思考。
既然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集大成的道德修养,为何在《论语·述而》中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四、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1.教学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现阶段群文阅读教学评价手段缺乏,但若采用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则忽视了群文阅读本身的特殊性,背离了初衷。
因此,群文阅读的教学评价不能再单纯以学生获得知识多少为标准,而是应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更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深层收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量化打分,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用心阅读、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有自己的见解。
通过此次群文阅读教学,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群文阅读对提升学生阅读技巧、思维水平、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孔子其“仁”的精神内涵,形成了结构化的体系认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学反思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笔者也发现了三个值得反思的问题。首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只是形式,阅读才是内核,不能为了“群文”而“群文”,不能将“群文阅读”变成简单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置议题、选取文本、严密地组织课堂阅读和研讨交流,及时做好教学评价,才能保证群文阅读收到实效。
其次,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应立足实际,结合学情量力而行。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讲课方法宜视具体文篇、学生情况,分别定出,不能一律。” 群文阅读教学切忌脱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盲目展开。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群文阅读教学工作。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还充分认识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群文阅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尤其是要能够客观多元地组文“建群”,以及灵活恰当运用文本解读议题。这种本领恐慌警示我们要主动顺应环境变化,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工作中加强持续学习,加强对教学新理念新事物的研究,跟上改革发展的步伐。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名家之言浩如烟海,而本文中一些观点仅为笔者的一些粗浅之见,由于学识所限对经典的理解难免管中窥豹。我们进行“以群文阅读为钥,探究孔子其‘仁”的教学研究其目的是为探索群文阅读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应用的可行性。虽该教学案例在许多方面仍不够完善,但旨在引起广大教师同行共同探索的兴趣,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2]姚姝兰,叶黎明.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创设结构化议题[J].语文建设,2019(10):24.
[3]万亚峰.以“登高”意象为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J].语文建设,2019(11):45.
周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