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九红
电子电工是一门偏重动手实践的理科学科,知识面比较宽,实践性也比较强。根据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课堂往往更注重个体性而忽略了主体性,老师比较偏向于知识理论强、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而忽视了较差的同学,从而导致班级里同学们两极分化严重。一个班级的荣誉是靠全部个体努力得来的结果,而不是其中的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老师在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推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稳固基础知识,彰显主体性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电子产品覆盖的新时代电工电子技术可以算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大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一不突显出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影响。
以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课时为例,首先我们老师要完善教学计划,先将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起来,打好知识基础。在第一节电路的组成中学生可以学会自己组装以及拆卸电路,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老师可以将电路的组成有“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这些要素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展示给学生看是如何将这四个要素组合成一个闭合电路的。与此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结合PPT向学生一一介绍每一个要素的作用。比如,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有干电池,蓄电池等。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像灯泡,电视等。导线是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可以用来导电的。开关是用来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者断开的。接下来,层层递进将进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和电路状态说给同学们听,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对于刚刚接触电路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可能会出现实验不成功的现象。第一种可能是连接的电路变成了开路,也就是说电路断开了中间没有电流通过;还有一种就是短路,电源两端的导线会直接相连,短路的时候电流会很大,有可能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在实验中要注意避免。
如果在将四个要素依次连接好后,用电器有反应了那就是成功了,此时的电路状态为通路。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基本掌握了电路的知识,也给以后的电工电子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只有在知识基础上我们才能去探索更多电工电子技术,才能将主体性融入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去。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一不可,注重把握知识的主体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问来引导他们去思考更深层面的问题,比如“电荷是怎么样形成电流的?”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都得出差不多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电荷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
二、激發学习动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主体性贯彻落实好教育方针。
比如,在串联谐振电路这一课时,是学生在普通电路上的拓展延伸,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就很好地体现出主体性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对串联谐振电路的定义“在RLC串联电路中,当路端电压和电流相同时,电路呈电阻性,电路的这种状态叫串联谐振”可能不太理解,我们老师可以拿来实验器材操作展示给学生看。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设备,理论实践相互结合
电工电子教学是一个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作为老师,我觉得这一门课程应该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不是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或者过于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用处。就目前而言,有些院校的设备设施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学生追求实践的愿望。因此,学校可以完善相关设备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课时为例,要求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因此,需要老师给学生用设备做演示实验,让导体AB在磁场中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如果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再让导体AB静止或者做上下运动,学生观察到此时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通过实验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加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总而言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动手能力差,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主体性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我们老师在上电工电子教学这一门课程时要将主体性教育融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注重各个知识点的整合,把握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电工电子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轩,王智东,张紫凡,陈志峰.基于“三性”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9):138-140.
[2]孙淑艳,黄晓明,赵东.创新教学设计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的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