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产力升级换代与中国现代化进路

2021-03-16 06:16郑志国
江汉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

摘要: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是采集狩猎生产力,第二代是农業手工业生产力,第三代是机械电气化生产力,第四代是生态智能化生产力。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生产力先后在古代和近代发生了两次升级换代,自20世纪后期以来开始发生第三次升级换代。中华大地在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近代中国在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滞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完成了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历史任务,为推进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要大力推进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在发展第四代生产力中走在世界前列,到本世纪后期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四代生产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产力升级换代;生态智能化;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1)02-0005-07

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存在性质、功能和发展水平差异,根据这种差异,从世界范围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进行分代并研究其升级换代问题,有助于认识生产力发展中的渐变和突变,也有助于探讨中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关问题。

一、生产力分代

分代最初是对生物物种而言,如果把某个物种最早出现的活体称为第一代,那么由这一代繁育的下一代称为第二代,由第二代繁育的下一代称为第三代,依此类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产品的生产技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重大创新,产品功能随之发生全面提升。对某种系列或类别的产品及其生产技术来说,因重大创新而用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旧技术旧产品的过程被称为升级换代。例如,人类有史以来先后发明了四代照明技术,即火光照明、白炽灯照明、荧光灯照明和半导体二级发光管(LED)照明技术,各代技术的发光原理有很大差异,照明效果则是逐代大幅递进。人类社会生产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巨大差异,由此构成对生产力分代的客观依据。

事实上,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是采集狩猎生产力,第二代是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第三代是机械电气化生产力,第四代是生态智能化生产力。古代和近代生产力先后发生了两次升级换代,自20世纪后期以来开始发生第三次升级换代,将从机械电气化生产力升级为生态智能化生产力。中华大地在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延绵数千年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中国在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滞后,一度陷入积贫积弱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不仅完成了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而且为推进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生产力分代的依据或标准

一般来说,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古到今,人类对自然形成了四种能力:一是利用自然,包括直接利用自然的物产(如采集可以食用的果实)和利用自然的作用(如利用风力驱动舟船);二是改造自然,包括打制和磨制石器、拦水筑坝、修桥铺路、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等;三是认识自然,主要是认识自然规律并用于指导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四是保护自然,主要是保护地球生物圈使之适宜人类生存,修复已经遭到的破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防止某些毁灭性自然灾害。这四种能力可以说是生产力的四种功能,它们是随人类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当人类最初从灵长类动物进化出来时,基本上是直接利用自然来维持生存;后来在逐步递增的广度和深度上改造自然,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开始认识自然,但是直到近代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才在生产力中形成相对独立的认识自然的物质力量;当今世界一些国家日益重视保护自然,在生产力中开始形成保护自然的能力。本文从世界范围对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进行分代,主要依据是人类在不同时代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保护能力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技术和生产管理等,不同时代的劳动者素质、技术水平、生产资料类型和品质等多方面都有差异,可以作为生产力分代的具体依据。

(二)人类社会四代生产力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标准,可以把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形成和未来即将形成的生产力分为以下四代:

第一代是采集狩猎生产力:单纯利用自然,主要依靠人力从事采集和狩猎等生产劳动,提供数量非常有限的食物等产品,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第一代生产力的劳动资料主要是棍棒、石器和弓箭,人力为主要动力;劳动者没有文化。

第二代是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改造和利用自然,依靠人力、畜力和部分化学能来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小生产方式提供食品、衣服、住房和一般用品,对人类生存的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同人类需要相比仍然不足。第二代生产力的劳动资料主要是手工制造的金属工具和木材工具,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少数人有一定文化,多数劳动者仍为文盲。

第三代是机械电气化生产力: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全面改造和利用自然,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及部分核能来发展机器大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以社会化生产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提供各种社会产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能力全面增强,但是对生态环境的破环也日益加剧。第三代生产力的劳动资料包括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和电动机,20世纪以来发明的部分先进技术也属于第三代;当这代生产力处于发达阶段时,劳动者普遍受过良好教育。

第四代是生态智能化生产力:在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特别是智力、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和部分核能,以循环利用综合利用资源和清洁生产方式提供各种社会产品,人类需要在自我节制前提下得到全面而充分满足。劳动者受到完善教育,趋于全面发展。第四代生产力技术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发明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未来将会出现的更多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诸如计算机、激光、核能、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就其发明和应用时间来说具有跨代属性,既可以列入第三代,也可以列为第四代。判断这些技术是属于第三代还是属于第四代,主要看其应用的智能化和清洁化水平。当各种技术结合起来应用时达到清洁状态,不产生污染,并且实现高度智能化,就属于第四代技术,否则可以视为第三代技术。智能化和清洁化是第四代生产力的两个显著特征,因为第四代生产力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具体特征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上述四代生产力划分在时间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在空间上是世界范围;划分依据是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差异,特别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差异。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生产力整体上属于第三代,在某些方面开始向第四代升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主要属于第二代,少量属于第三代;在南美洲、非洲和太平洋一些小岛上残存几十个原始部落,生产力水平依然属于第一代。

生产力的升级换代是指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生产力从前一代转变为后一代的过程,它既与产业革命紧密相连,又有别于产业革命。德国在“工业4.0”规划中把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为“工业1.0”,把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为“工业2.0”,把以核能和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称为“工业3.0”,未来一个时期将完成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称为“工业4.0”。① 这种划分对认识第二三两次生产力升级换代有参考意义,但是不能把生产力升级换代混同于工业革命和其他产业革命。同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生产力升级换代范围更广泛,内容更复杂。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论建了多少引人注目的生产力设施,也不论用常见的指标核算经济总量增长了多少倍,只要没有形成新的生产力功能,都不能说是生产力升级换代。判断某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是否升级换代的基本标准,就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在原有功能显著增强的基础上是否形成了新功能。

二、世界第一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

大约在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东亚、西亚、南亚、北非和南欧一些地区普遍发生了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近代率先启动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世界上多数国家在这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滞后。显然,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升级换代极不平衡。

(一)世界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

原始人依靠采集、狩猎和捕鱼生活了数百万年,主要是从自然界寻找、收集和捕捉食物,而不是通过改造自然把食物生产出来。当时的生产力基本上是对自然的初级利用,改造能力非常有限,除了打制石器和制作其他简单工具之外,实际上还不具备通过改造和利用自然来创造性地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对人类生活的保障水平极低。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特别是满足食物的需要,逐步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从而革命性地发展了农业。这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开垦土地,挑选植物,从耕耘播种到灌溉护理,都把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在固定的土地上耕作,人类由过去经常性迁移改为在农田附近定居,由此引起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历史进程持续了数千年,直到铁器广泛使用后才基本完成。生产铁器需要采掘铁矿并进行高温冶炼和锤锻,由此带动了采掘、冶金和金属工具制造业的发展。铁制农具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粮食出现了较多剩余。这为更多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和运输业创造了必要条件,农业和手工业内部分工开始细化。造船业的发展使长距离水运特别是河海运输业发展起来,大大推动了商品交换。过去偶然的物物交换发展到经常性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货币则从过去的实物逐步固定为贵金属和纸币。农业和包括采掘冶炼业、纺织业、农具制造业、造船业在内的手工业的发展,是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主要成果和标志,由此实现了从单纯利用自然到通过深度改造自然来利用自然的跃升,使生产力成为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综合能力,在人类社会建立起由农业和手工业构成的产业体系。

在亚洲、南欧和北非一些地方发生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同时,中美洲一些地方也开始发展种植业,但是进程比较缓慢。当亚洲、欧洲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又到封建社会的演进和更替时,美洲和非洲局部地区也出现了奴隶制王国或城邦,但是大部分地区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彻底完成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当欧洲殖民者深入非洲腹地、登上美洲大陆时,在那里遇到的是部落社会。目前世界各地除几十个残存的原始部落外,大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生产力升级换代。这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引起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形成了私有制和国家,推动人类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进入有阶级的奴隶社会。

(二)世界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

17世纪后期,英国率先启动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第三代生产力的功能等级高于第二代,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而且在生产力中形成了认识自然的物质力量。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阐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是人类认识自然所取得的划时代重大成果,为近代工业革命中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发明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果不考虑取得这一重大科学成果的时间,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起点可以推迟到18世纪。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意大利和俄国一些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提出了原子、分子等概念并进行实验研究,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些科學建立起来,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初步揭示了生命运动规律,这些认识成果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内部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

各种新型工作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应用是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前期的显著标志。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1769年,钟表匠阿尔克莱特制成了水力纺纱机,他于1771年在曼彻斯特建立纺纱厂,这是近代英国第一个工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发明新的、更强大和更方便使用的动力,这种需要由瓦特通过改进原有的蒸汽机、使之做功由直线运动变成旋转运动而得以满足。1784年,英国建立第一个蒸汽纺纱厂。不久,蒸汽机推广应用到织布业、冶铁业,由此又促进了冶铁和采煤工业的发展。这些资源和产品的运输要求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于是铁路和由蒸汽机驱动的火车、轮船相继发明。② 1760—1860年,英国固定资本形成、总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7.92倍、9.19倍、5.26倍,这反映了英国近代工业革命的速度。③

如果说英国是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先行者和前期赢家,那么美国则后来居上,成为后期赢家。美国独立建国伊始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烟草和大米等作物,这属于第二代生产力;当时赶上了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浪潮,实施了各种鼓励发明创新和推进工业化的法律法令。与英国不同,美国地域辽阔,交通运输至关重要。1800—1860年,美国实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所谓交通运输革命,建立了由铁路、水路和公路联合构成的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④ 同时建设了一些规模巨大的炼铁厂,钢铁业、机械制造业、造车业等重工业迅速发展。1919年,在美国制造业动力中,电力占55%,到1929年上升到82%,工业和家庭生活基本实现电气化。⑤ 到二战前,美国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的第三代生产力。

第二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历史进程持续了数百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第一,从科学发展看,19世纪对物质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均获得巨大发展,特别是物理学对物质内部结构及其裂变和聚变反应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对遗传基因的认识取得重大突破;直到20世纪中期,在生产力内部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自然的能力。第二,从产业结构看,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只完成了一部分生产力功能升级:蒸汽机主要在工业和交通运输的机车、轮船中得到应用,公路运输受到限制;飞机原理已经提出,但是尚未研制成功,空运有待开辟;农业技术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二代技术水平,不足以实现生产力整体的功能升级。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内燃机和电动机广泛使用,特别是电气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整体水平,飞机的发明使交通运输从水陆跃升到空中,农业机械化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大大超越了第二代农业技术。直到此时,生产力整体功能才实现升级换代。第三,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发明的各种生产技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顾提高生产能力,没有考虑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问题。从燃煤驱动的蒸汽机到燃油驱动的内燃机,再到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要燃料的火电站,无不产生大量排放,加之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直到20世纪中后期,人们才普遍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重后果,开始在生产力中培养保护自然的能力。三四两代生产力的主要代差之一在于是否有保护自然的功能,20世纪中期之前的生产力没有这种功能,此后一些国家才开始在生产力中培养这种功能。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生产力代差

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最初建立在第二代生产力基础上,因第三代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巩固。这些国家不仅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国发展第三代生产力,反而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去侵略、掠夺和奴役别国,谋求世界霸權,造成不同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这不是生产力的过错,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据英国学者麦迪森估算,中国在1600—1820年期间经济总量为世界之最,因人口众多,按人均GDP划分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收入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北美洲的4.73%、拉丁美洲的17.19%、非洲的51.53%,属于世界上最大的贫困国家。⑥ 近代旧中国同西方列强相比存在二三代生产力代差,一度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中英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都是列强侵华战争,中方均遭惨败。从生产力层次来看,这是西方列强的第三代生产力打败了旧中国的第二代生产力。

虽然目前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二三代生产力代差,但是如果后者能够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就可能形成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相反,如果后者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可能在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进一步落伍,由原来的二三代生产力差距扩大为二四代差距。

三、世界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与生产关系变革趋势

从20世纪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启动了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一些国家开始发展第四代生产力,生产关系呈现一些新的变革趋势,由此造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生产智能化: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一种必然趋势

智能化是第四代生产力区别于以往各代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第三代生产力中,机器的广泛使用从体力上不同程度地代替了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还没有从智力上大范围代替人。在第四代生产力中,电脑和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将在许多领域从智力上部分代替人。在智能化生产中,传统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劳动者不再直接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这些工作都交给了自动控制设备。一些危险性较大、环境对人体有害的工作逐步由无人机来承担,一些可重复的生产程序和动作也逐步交给了机器人,人类正在从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更具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活动。未来智能化生产将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能够收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按不同人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并按时把产品送给消费者。

第四代生产力将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相结合构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在农业生产中,部分农作物将实现室内智能化种植,室外田间作业则由机器人代替,各种绿色产品质量更符合人类需要;在工业和交通运输生产中,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将广泛使用,全面实现生产自动化。未来生产活动的自动化水平主要不是受技术条件限制,而是取决于人们是否愿意让它自动化以及达到多高水平的自动化,当人们直接从事某种生产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时,自动化反而会受到限制。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是发展智能化生产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很快。多年来,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和再工业化,智能化生产受到高度重视。202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新冠疫情,各国经济都受到影响,但是生产智能化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二)生产清洁化: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另一种必然趋势

生产清洁化是第四代生产力区别于以往各代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要求从一次性、单一性利用资源向循环利用、综合利用资源转变,从主要依靠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向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从“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对立向二者统一转变。

实现生产清洁化不仅要求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而且必须从生产力内部培养保护自然的物质力量。经过长期探索,人们已经找到了能够实现经济与环保共赢的发展模式,即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不断发展,而且能够大大减少乃至消除各种排放物,从而消除污染源。可以说,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保共赢的基本途径。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看,人类社会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展第四代生产力的技术条件,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发展第四代生产力,在局部取得了一定进展。

保护自然是对地球生态环境整体而言的,具体包括修复已经造成的破坏,减少乃至消除新的破坏。考虑到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还远远没有到位,所以,当务之急是严格保护尚未受到破坏或污染比较轻微的那部分自然环境。

(三)世界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中生产关系的变革趋势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带有封建成分的生产关系,其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覆盖范围来看在世界上处于主体地位。各国生产力相互渗透和交织,促使生产关系也相互渗透和交织,多种生产关系通过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等途径交织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要求建立有利于正确认识自然、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新型生产关系。现代生产关系结构和涵盖范围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在生产中保护自然所形成的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关系的内容。一些国家像建立生产资料所有制那样建立了生态环境资源所有制,以期明确保护自然的权责关系。生态环境属于公共资源,不仅在国家范围内应当实行全民共享,建立生态资源的全民所有制,而且应当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各国协商并签订条约,在世界范围内对公海、南极洲、外层空间等资源建立全人类所有制,以利于全人类共享这些资源,特别是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

世界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第四代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将逐步从物质资料生产中解放出来,转入科教文卫体等行业,从事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未来人们在一般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地位可能会下降,在科教文卫体等活动中结成的关系可能成为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当第四代生产力充分发展之后,产品将极大丰富,以致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自奴隶社会以来在产品有限条件下建立的私有制和以此为基础划分的阶级将归于消失,人类将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

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性质差异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依据,它与生产力有内在联系。原始社会生产力属于第一代,奴隶社会生产力属于第二代,封建社会生产力也属于第二代,但是发展水平高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后期开始发展第三代生产力,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现在看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属于第三代,后期开始发展第四代生产力,应当逐步向社会主义演进。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起初也是基于第三代生产力,但是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建立在第四代生产力基础上。除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存在生产力代差之外,其他社会形态均存在生产力代差。

四、中国现代化:力争在发展第四代生产力中走在世界前列

在世界范围已经启动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背景下,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单靠发展第三代生产力是不够的,必须力争在发展第四代生产力中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说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建成了完整的第三代生产力,那么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应当不断提高第三代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四代生产力,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在发展第四代生产力中走在世界前列,到本世纪后期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完整的第四代生产力。

(一)中国推进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目前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粗钢、汽车、机床和造船完工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9.2%、25%、38%和41%,水泥、发电设备、手机、计算机、彩电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⑦ 2009年,中国人均GDP按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计算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⑧ 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依然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目前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農村许多地区的生产依然停留在第二代生产力水平,工业不同行业的先进程度差距也不小。全国生产智能化和清洁化总体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离第四代生产力的要求更是有很大差距。

中国推进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存在一些有利条件,至少有三个方面比较明显:一是在多年前中央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人们的创新积极性和环保自觉性逐步提高;二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在老一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带领下,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将为中国发展第四代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国家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可能在一些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为发展第四代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持。

(二)未来中国发展第四代生产力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中国推进第三次生产力升级换代将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未来一个时期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将提升第三代生产力水平,促进第四代生产力发展。

第一,以人民需要为发展导向。不论从生产者和消费者角度看,各代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和导向都是有差异的。第一代生产力完全属于自然经济,是自发地按照原始部落成员的需要来发展;第二代生产力除了小商品生产之外,总体上也属于自然经济,一般小生产活动是以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为导向;第三代生产力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行,一般生产活动以市场为导向,这种导向经常会偏离人民需要。⑨ 中国发展第四代生产力应当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各种生产活动以人民需要为导向,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市场导向与人民需要导向的关系,在企业层面可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层面则应强调以人民需要为导向,根据人民需要变化来校正市场导向的偏差。二是经济需要与生态需要的关系,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全面满足人民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三是国内需要与国际需要的关系,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以往国内一些地方和行业片面强调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实际上把生产目的定位于满足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需要。许多所谓外向型企业不掌握生产关键技术,长期从事中低端加工制造,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和破坏,在国际交换中把增加值的大头让渡给国外厂商,由后者加价销售获利,自己只能维持低工资和低盈利水平,甚至处于亏损边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退税等措施保护才得以生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调整和优化开放结构,取消名义上补贴国内生产者而实质上补贴国外消费者的政策,淘汰那些主要为别国服务甚至无偿供养别国消费者的低端加工企业。

第二,加快生产智能化和清洁化进程。组织力量开展生产智能化和清洁化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基础研究和量子通讯、高端芯片、核聚变、石墨烯、超导材料等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第四代生产力是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平衡协调发展构成的,目前中国从资源开采到加工制造的动脉产业相对较强,从资源回收到再利用的静脉产业明显较弱,除了生态资源、可再生能源和一部分金属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之外,其他资源以一次性利用为主。为实现有限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快发展静脉产业,补齐这块短板,实现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的平衡协调发展。加快从化石能源到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升级,对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实行生态化改造,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和结构,让城市尽可能融入生态系统,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

第三,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第四代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开放型经济体制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可谓“五大支柱”。“五大支柱”反映了中国现阶段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符合第四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增加科技创新和开放方面的内容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有重大现实意义。对第四代生产力来说,科技人员及其創新成果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他们在科技活动中结成的关系是现代和未来生产关系必不可少的内容,特别是核心技术的产权关系重要性已经超过一般物质资料的产权关系。国际上通行的一些知识产权制度是在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偏向维护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随着中国科技地位的提升和知识产权话语权的增强,有的发达国家可能会“退群”,或者要求重新洗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培养和完善这方面的新型生产关系。第四代生产力具有高度开放性,要求生产关系的开放性与之相适应,应当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增加开放内容并通过具体制度加以细化。

第四,加强发展第四代生产力的国际合作。第一代生产力是以氏族、部落为单位来组织运行,第二代生产力是以家庭或家族分产业来组织生产,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组织人力开挖运河、兴修水利、远洋运输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整个社会经济总体上缺乏宏观管理。第三代生产力形成了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次,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广泛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开辟市场,但是不同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多种障碍和壁垒,经济全球化充满矛盾和纠纷。第四代生产力在发展初期依然分为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层次,但是要求加强国际合作,最终将形成全球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不同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而设置的障碍将逐步被清除。

全球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目前被近200个国家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有的地方已经碎片化,现在还不可能改变这种分割状态,唯一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包括深度参与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保护臭氧层和生物多样性等国际行动;二是推动引导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在解决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三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四是对一些西方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损人利己、损外利内行为给予必要的揭露和批评,促进国际公平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①[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7—10页。

② 周一良、吴于厪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7—119页。

③[英]M·M·波斯坦、D·C·科尔曼、彼得·马塞厄斯:《剑桥欧洲经济史》第7卷(上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④[美]加里·M·沃尔顿、休·罗考夫:《美国经济史》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3页。

⑤[美]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566页。

⑥[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⑦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50蓝皮书(2016)》,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6版,第17页。

⑧ 参见《国际统计年鉴》(2006—2018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指标。

⑨ 郑志国:《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产力》,《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作者简介:郑志国,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广东广州,510053。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
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基于bbw平台中外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实践与研究
习近平合作共赢思想探究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