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随时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确,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抓住了知识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教学才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才能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深入数学的“灵魂深处”,领略数学的精髓。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一道例题引起了我的思考。这道例题呈现了异分母分数加法:+++。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让学生试着计算,然后提问他们能否将其转化成更简单的算式。接着在一个正方形内表示出这4个分数,最后直观地看出可以将算式转化成1-。通过将算式转化为图形,学生体会到转化策略的内在价值。看完例题,我开始思考:这节课仅仅让学生感受数形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吗?似乎还不够。具有这样特点的算式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吗?能否在“形”的帮助下,找到这一类算式的规律?
在这样的思考之下,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上课时,我为学生出示了四道算式:
+++ +++
+++ +++
我先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说说他们打算怎样做。绝大部分的孩子想到了通分。我接着提问:“你们能把第1个算式中的数字转化为图形吗?”随即出示了1个正方形。孩子们跃跃欲试,很快在正方形中将4个分数表示了出来。图刚画完,就有学生大声说:“可以转化成1-。”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转化后面的3个算式,画着画着就有学生发现,刚刚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我接着引导:“‘分子是1,分母依次乘以2这样的分数相加,有什么规律呢?”孩子们积极地思考着、交流着,最后得出规律:用第一个分数的两倍减去最后一个分数。
我趁热打铁追問道:“那减法呢?”随即将加号全部改成了减号:
--- ---
--- ---
我让学生四人一组,通过画图寻找规律。很快孩子们欢呼道:“结果等于最后一个分数!”孩子们那种高兴、激动的样子,让我又一次思考:数学课堂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转变观念,以教材中外显的知识为依托,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具体的目标进行教学。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抓住知识的本质,让课堂深入浅出。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