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亮,赵斯君,王敏,黄敏,李赟,彭湘粤
(湖南省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7)
慢性鼻-鼻窦炎主要表现为持续至少12周的鼻腔与鼻窦黏膜炎症,该疾病也是日常生活中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它由多种致病因素以及遗传、解剖因素共同引起,免疫机制复杂。笔者对长沙地区10~17岁中小学生进行慢性鼻-鼻窦炎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调查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2月,调查对象为长沙地区10~17岁学生。
1.2.1 问卷调查 使用根据我国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及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2]自行设计的“慢性鼻-鼻窦炎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学校、年级、生活环境)、慢性鼻-鼻窦炎相关内容,以及疾病是否对生活、学习造成困扰,且包含了视觉模拟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等。所有内容均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调查表信度:从内部结构一致性和跨时间稳定性两个方面检验:①内部结构一致性:计算克朗巴赫系数α>0.8;②跨时间稳定性:通过同一调查者对病例组前30例患儿48 h内的重复调查,计算2次结果的项内相关系数ICC>0.8。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公式 (取95%置信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得出最小样本量约为1 000,而本调查将样本增加至5 000例以上。抽取长沙市地区共28所小学及8所中学。至学校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所有被调查学生进行统一专科体查,最后进行诊断。调查实施过程中,所有被调查学生均可正确选择各问卷项目。由于鼻内镜设备使用条件限制,因此本课题主要采用前鼻镜来进行检查。对于体查异常,或者体查呈现阴性但有明显症状的被调查者,建议其到医院行进一步相关检查并规范治疗。
1.2.3 诊断标准 参照我国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2012,昆明)[2]。诊断时依据主要症状和体征,以2种或2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但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必具其一,并结合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Pearsonχ2检验,以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共发放问卷5 791份,回收有效问卷5 556份,有效率95.9%,经筛查及问诊、专科体查,诊断10~17岁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者280例,其整体患病率为5%(280/5 556)。其中男性占5.4%(170/3 122),女性占4.5%(110/2 434)。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P=0.118)。
10~12岁患者114例(占4.5%),13~14岁患者110例(占5.1%),15~17岁患者56例(占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57,P=0.108)。
调查的5 556例中,4 846例居住城市,240例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占5.0%);404例居住于郊区,22例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占5.4%)。306例居住农村,18例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占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0,P=0.715)。
5 556名学生均填写疾病对学习生活有无困扰,患病学生中,有困扰者占73.6%(206/280)。与非慢性鼻-鼻窦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22.713,P<0.01)。对不同性别、年龄、环境等因素造成困扰的情况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不同因素对学习及生活困扰的分布状况 (例)
被调查者均需完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表,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与非慢性鼻-鼻窦炎患儿进行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24.195,P<0.01)。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者(评分>5分)38例,占13.6%(38/280)。根据评分结果,患病学生中,轻度困扰者143例,占51.1%(143/280),中度困扰者62例,占22.1%(62/280),重度困扰者10例,占3.6%(10/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23.781,P<0.01)。
2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均要求在医生指导下填写完成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选择不同条目造成的困扰。其中每个项目累积总分最高的前5项依次为:需要擤鼻涕、注意力不集中、流脓鼻涕、鼻涕倒流(咽喉)及睡醒后觉得累。
2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需要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中,进一步选择认为对生活影响最严重的几个问题(最多5项)。根据结果,依次为:需要擤鼻涕(47.9%)、注意力不集中(38.6%)、沮丧、焦躁、易怒(25.0%)、难以入睡(24.3%)以及流脓鼻涕(22.1%)。
本研究主要针对长沙市的中小学生(10~17岁)进行调查,也是长沙市地区针对慢性鼻-鼻窦炎的首次调查。数据显示,患病学生共280例(5.0%),其中13~14岁患病率为5.1%,相比国内学者的调查结果6.73%[3]稍低。而15岁以上的儿童中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为6.3%,也低于国内学者[4]2013年在郑州对高中生患病率的调查结果7.27%。10~12岁年龄段情况,因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缺乏或调查时间较久,故未进行对比。这些结果的差异可能是因不同地域环境因素导致。此外,根据调查结果,中学生患病的百分比更高,而由于长沙地区过去没有该疾病的调查报告,其增长趋势目前尚不明确。
我国学者[5]在2015年对7个城市的10 636名国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指出我国慢性鼻-鼻窦炎自报患病率为8%,高于本课题研究数据(5%);而另一项15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年龄标准化后的患病率为2.2%[6],比本课题数据低。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为课题所研究的对象基于不同的年龄组,本课题调查对象主要为10~17岁学生,而其他两项研究主要调查对象为成年人。同时,调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中使用的是问卷调查与专科检查结合。另外两者,一者为单独问卷,一者为随机电话调查。此外,在进行调查填写时,尽管在调查表中有询问近2周时间内是否感冒这一选项,但被调查者在以12周作为区分急慢性鼻-鼻窦炎时间标志时,仍可能难以区别复发性急性鼻-鼻窦炎与慢性鼻-鼻窦炎[7],从而使得患病率的结果受到影响。
本研究发现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城市、郊区及农村中患病率分别为5.0%、5.4%和5.9%,统计分析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并没有影响。而另一项中国18个主要城市的调查结果提出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表现出一定的地理差异[8](范围0.5%~6.7%),这可能是由于本课题研究范围在同一城市,地域跨度不大,也可能因郊区及农村地区样本量较小而导致。此外,被调查者对于生活环境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混淆,对于城市及城郊等地区无法很好的区分,也可能是差异不明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统计得出慢性鼻-鼻窦炎在男性的患病率(5.4%)比女性(4.5%)稍高,这与韩国一项研究结果相一致[9],但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相反[6,10-11]。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东西方国家中,男女生活方式不同,以及慢性鼻-鼻窦炎相关症状感觉存在差异。对此,需要有关该疾病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不同年龄段患病率的分析中,发现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更大区域或者年龄范围中的调查中,Kim等[9]发现慢性鼻-鼻窦炎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在欧洲的一项调查中则显示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随年龄下降。加拿大的一项调查显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并在60岁后趋于平稳[11]。这可能是由于我们课题研究的10~17岁年龄中样本均为儿童,生活模式及习惯相近,以及鼻腔解剖发育尚未完全所导致。
慢性鼻-鼻窦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的主观调查结果。对于中国儿童,该人群最受社会及家庭关注的便是学习与教育情况。我国普遍存在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而慢性鼻-鼻窦炎又有可能与这些负担共同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或对他们造成困扰。本研究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慢性鼻-鼻窦炎对其学习及生活是否造成困扰,并对慢性鼻-鼻窦炎是否影响生活质量作出评价。VAS评分法已用于很多疾病的主观评价,包括疾病的感觉或心情的描述及测量[12-13],它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患者对疾病严重程度的总体判断[14]。而SNOT-20量表也已在我国广泛应用于评估慢性鼻-鼻窦炎生活质量[15]。因此本研究的调查表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质量影响的问题。根据结果,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中有73.6%主观上认为疾病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困扰。主观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则提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者占患病学生的13.6%。SNOT-20量表提示患病学生认为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依次为需要擤鼻涕、注意力不集中、沮丧、焦躁、易怒、难以入睡以及流脓鼻涕,该结果也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似[14]。而从累积得分来看,最高前5项依次是需要擤鼻涕、注意力不集中、流脓鼻涕、鼻涕倒流(咽喉)及睡醒后觉得累。这些都反映出疾病对学生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且能影响学习、生理及心理等问题。因此,建议家长及儿童需加大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而这也提示了研究儿童鼻-鼻窦炎相关问题的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掌握了长沙地区10~17岁中小学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有关慢性鼻-鼻窦炎在长沙市中小学生中流行的数据。研究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对慢性鼻-鼻窦炎流行病学的理解,并为长沙地区慢性鼻-鼻窦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