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虽然下着小雨,浓浓寒意却挡不住野生动植物工作者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的热潮。今年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呼吁社会各界保护野生动植物,爱护地球家园,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联合省林科院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省林科院自然教育学校、省林科院子弟学校共同举行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
据了解,江西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18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原20种增加到4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原68种增加到140种,与原名录相比,江西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增24种(含水生1种)。其中由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晋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青头潜鸭、蓝冠噪鹛、黑嘴鸥、勺嘴鹬和黄胸鹀6种;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晋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豺、金猫、白枕鹤、彩鹳、彩鹮、黑头白鹮、黑脸琵鹭、黄嘴白鹭、海南鳽、小青脚鹬、卷尾鹈鹕、秃鹫、乌雕、草原雕、长江江豚(水生)等18种。
在省林科院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前来参观、学习的50余名省林科院子弟学校学生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认识了野生动物,并了解了野生动植物救护知识。“这只凤头鹰是2月24日,溪霞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送来的,它当时比较体弱,不能正常飞行。”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说,经救护中心兽医检查发现,该鸟因肠道细菌感染,导致体质虚弱。通过采用药物救治、科学护理等救护措施,3天后,凤头鹰恢复健康,能够自由飞翔,适合野外放归。
“飞的好快呀!”循声而去,50余名学生看着回归大自然的凤头鹰不禁感慨。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50余名学生了解了有关于丹顶鹤、白鹤“爱爱”、东方白鹳、黑天鹅等野生动物的故事。
众所周知,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许多生产和生活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依据和培育新品种的种源,而且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救护,是通过科学救治伤病残弱、迷途受困的野生动物个体,使其康复并放归自然,从而有效保护珍惜濒危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述工作人员在详细讲解野生动物如何急救的同时,也一再强调要明确一下不需要救护的情况,“很多时候‘不需要救护’才是对它们最好的帮助。”上述工作人员分析说,首先,宅院、小区、校园、公园里出现的黄鼬(黄鼠狼)、刺猬、壁虎等动物,如果没有受伤是不需要强行抓起来被接走的,因为它们在市区是有正常分布的,有一些还是伴人种动物,也就是说它们就是喜欢生活在人的身边,取食一些人类生活附属产物等,它们不仅不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还会帮助改善人们的环境,比如黄鼠狼和壁虎,它们可以帮人类控制周围老鼠和蚊虫的数量。而且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小区或者校园,说明这里环境还不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其次,如果野生动物确实受伤,但是极其轻微,它仍然有比较强的行动能力,那么也不建议去抓住它,强行救治,野生动物其实有很强的自愈能力,擦破点儿皮,崴个脚什么的,它很快就会好了。但是如果非得给它抓过来“好好招待”又涂药又关禁闭的话,很可能就会造成动物紧张抗拒,专业术语叫做“应激反应”,严重的时候反而会造成死亡。如果不是人为伤害,很多小伤小病,大自然会治愈它。“如果需要救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自身卫生和安全防护工作。”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诚强调,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广大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对野生动物的爱护、关心,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种子,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省林科院将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公益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把崇尚自然绿色、关爱野生动植物作为自觉行动,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江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周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