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灸经图》古穴治疗贝尔麻痹探讨

2021-03-16 02:50徐炅徐亚莉杨承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筋阳明面瘫

徐炅,徐亚莉,杨承霞

敦煌《灸经图》古穴治疗贝尔麻痹探讨

徐炅,徐亚莉,杨承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贝尔麻痹(Bell’s palsy,BP)是常见的周围性面瘫,与古之“口㖞”相近。敦煌《灸经图》传承久远,特色鲜明,所载古穴未注明经络(经筋)循行,仅图示穴位,阐释主治和方法,简单实用。本文从BP、面瘫与手足三阳经筋、面瘫取穴、敦煌古穴、艾灸作用机理等方面探讨敦煌《灸经图》古穴治疗BP理论特色,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思路,发扬敦煌医学。

敦煌医学;灸经图;贝尔麻痹;经筋;理论探讨

贝尔麻痹(Bell’s palsy,BP)是常见的周围性面瘫,临床多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㖞斜为主症,伴皱眉蹙额困难、鼻唇沟变浅、上下眼睑闭合不全,吃饭夹食、刷牙漏水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指出,本病发病急骤,多见于冬夏季,任何年龄段可见[1]。敦煌《灸经图》提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灸法适应症,且方法简洁明了,能够大范围、深层次地拓展使用,其中面疾灸疗法及其疗效检测方法颇具特色。兹就《灸经图》古穴治疗BP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拓宽思路,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贝尔麻痹相关解剖

面神经起源于面神经核中的桥脑内,颅神经Ⅶ的运动纤维在通过内耳道进入颞骨之前由中间神经的运动纤维连接。颞下面神经的最窄部分,即迷路部分,从内耳道延伸到膝状神经节,其中具有位于来自舌头前三分之二的味觉的特殊内脏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迷路部分其中的神经中枢加入面神经,分出岩大神经。神经的鼓膜段从膝状神经节向后延伸至第二膝,面神经在此向下转,过渡到垂直或乳突段。骨折开裂最常见于鼓室段,紧邻椭圆形窗口的区域。镫骨肌神经和鼓索从垂直段出来。神经通过类乳突孔离开颞骨,产生神经的颞下部分,从其深层表面支配面部表情的所有肌肉,除由浅表神经支配的口角提肌、颊肌和颏肌方面。有助于识别面神经主干的外科标志是鼓膜乳突缝合线、耳屏(tragal)指针、二腹肌后腹部和茎突茎突舌骨肌。鼓膜乳突缝合线位于类乳突孔的侧面约6~8 mm处。神经位于tragal指针下方和内侧,其深度可近似于二腹肌的后腹部,位于茎突的侧面。然后面神经进入腮腺,(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主干由此分支到pes anserinus的上下分裂,神经进一步分为5个主要分支——颞、颧、颊、边缘下颌和颈支。颞支位于颧弓水平的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内,它通常由几个分支而非一个孤立神经组成,其中大部分近似在颧弓前部和螺旋根之间的中间点处。边缘下颌支通常位于沿着下颌骨体的颈阔肌和SMAS层深处,或位于其下缘1~2 cm范围内。

2 面瘫与手足三阳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与骨骼系统、脏腑器官等组成人体有机活性态的整体结构,其内藏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等多部分,起着通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系缀形体,应天序、护脏腑,联属关节及肌肉运动的作用。经筋为病常见转筋、筋痛、痹证等。《类经•十二经筋结支别》有“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联缀百骸,维络周身……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膝关,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灵枢•经筋》载“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即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等)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景岳全书•非风》“口眼斜有寒热之辨……然而血气无亏,则虽热未必缓,虽寒未必急,亦总由血气之衰可知也”,这些论述阐述了面瘫虽有内外因之分,但根本在于风邪侵袭面颊部经筋,故面瘫属经筋病。

根据《灵枢•经筋》,手足三阳经筋循行路线及维络肌肉和神经见表1。

表1 手足三阳经筋循行路线及维络肌肉与神经

3 面瘫取穴

临床上,面瘫多为局部病变,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治疗原则乃使气血充足,运行通畅,则病邪自去。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针刺腧穴可调节阴阳平衡,补虚泻实,舒筋通络。从生理功能、病理反应、解剖部位,经筋与经脉联系密不可分,可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进行远端取穴,选用四肢部腧穴进行针刺,激发经气,改善面部血运,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4 敦煌《灸经图》与面疾治疗

敦煌《灸经图》载:“哇鼻皱眼,当灸发际,灸耳上关,灸口吻,灸颊车髓孔,灸手阳明,灸五处,效。三壮后,日复三壮。后日舒手以粉著掌上吹之,粉去上善。不去至更灸三壮,以粉为验。”文中“粉”,张侬[3]解释为“总以易吹动无毒者佳”。具体操作:患者手掌心放置适量面粉,嘱患者贴近掌心用力吹气,以粉末的残留量多少判断疗效,通过临床对比,敦煌古穴针刺组与敦煌古穴灸法组面粉残留量均有明显减少。可见,敦煌《灸经图》古穴配合艾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4]。

发际,古穴名,位于前发际中点处。《太平圣惠方》:“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炷如小麦大。”可见其接近督脉,多治疗精神类及头面五官科疾病。解剖部位:在左右额肌交界处,布有额动脉、额静脉及额神经分支。

耳上关,又名上关,足少阳胆经穴,位于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方取穴,《针灸甲乙经》:“在耳前上廉起骨端,开口有孔。”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口眼斜、面痛、惊痫等。解剖部位:在颞肌中,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口吻,奇穴,《备急千金要方》:“若狂走欲斫刺人,或欲自杀,骂詈不息,称鬼神者,灸两口吻头赤白肉际各一壮,又灸两肘屈中五壮,又灸背胛中间三壮,三日报灸三。”可见,口吻定位应在口角旁开,与地仓相近。解剖部位: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神经末支。

颊车髓孔,《灸经图》载:“宛宛中动脉是也。”标引于曲颊部,与足阳明胃经穴颊车相近。所谓“动脉”,可作咬肌动静脉解释。解剖部位:咬肌中,有咬肌动静脉,布有三叉神经第三分支的咬肌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耳大神经。

手阳明,《素问•缪刺论篇》:“齿龋,刺手阳明。”《千金翼方》:“灸猥遐风半身不遂法……次手阳明,大指奇(歧)后……面上游风如虫行溪溪然……次手阳明,次足阳明,各灸二百壮。”张侬[5]提出,隋唐针灸医籍中存留较多古穴名,其中刺某经脉(如手阳明、足阳明、手少阳等),是指具体某个穴位,如《太平圣惠方》“手阳明二穴,在手少(大)指虎口曲文头”,主治手阳明经是主所生病诸症,如口眼斜、牙关不利等。解剖部位:位于第一骨间背侧肌附近,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5 小结

敦煌《灸经图》相关治疗面疾的记载,选穴合理,简便精要,见效迅捷。通过灸疗可起到温经散寒、畅通气血作用,与经筋排刺相配用珠联璧合。临床运用敦煌古穴和特色灸法治疗疾病,可提高传统艾灸适应范围,亦可为疑难杂症提供治疗思路。敦煌《灸经图》传承千年,是中医学的古典流派,其“重灸思想”影响深远,在发展中兼容并蓄,归纳收录古代敦煌地区及周边西域地区文化及艺术特色,简便实用,值得临床借鉴。

[1] 杨万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承德,2015:308-314.

[2] 李志道.腧穴局部作用的规律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Z1):67-69.

[3] 张侬.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阁[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201.

[4] 徐兴华,殷世鹏,张侬.《灸经图》敦煌古穴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691-5693.

[5] 张侬.古《灸经图》之手阳明穴足阳明穴[J].中国针灸,1996,16(7):46-48.

Discussion on Treatment of Bell’s Palsy with Ancient Acupoints inin Dunhuang

XU Jiong, XU Yali, YANG Chengxia

Bell’s palsy (BP) is a comm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ancient “”.in Dunhuang has been passed on for a long time and has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ancient acupoints contained in it do not indicate the meridian sequence, only the acupoints are illustrated; the indications and methodsare explained, which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acupoints inin Dunhuang for treating BP from aspects of BP, facial paralysis and Hand-foot Sanyang Meridian, facial paralysis acupoints, Dunhuang ancient acupoints and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which provided idea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moted Dunhuang medicine.

Dunhuang medicine;; Bell’s palsy; meridians; theoretical discussion

R277.751.2

A

1005-530 4(2021)02-0112-03

10.19879/j.cnki.1005-5304.201907473

徐亚莉,E-mail:xyl0931@126.com

(收稿日期:2019-07-30)

(修回日期:2020-05-31;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经筋阳明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