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

2021-03-16 13:01薛海波郑素芳钱盈裕
老区建设 2021年4期

薛海波 郑素芳 钱盈裕

[提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均需要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支撑。通过对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基本特征和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进行探讨和梳理,针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建议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并在行业指导、社会协同和企业支持的共同参与下,以协同、全面、多元化原则为基础,从培养目标、专业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世界经济发展,在内部推动和外部需求拉动下,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涉农领域投资不断延伸,投资合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将是一大趋势, 也是实现我国农业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运用国内外资源共同发展高效农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人才是企业发展和经营成败的一项关键因素,从事跨国农业投资与经营,不仅需要能掌握农业类科技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能开展涉农类项目投资、市场规划、产品贸易、发展策略规划、经营管理等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农经类人才。涉农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想与现代农业发展、跨国涉农经营需要、社会用人单位人才标准,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也体现了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正在由传统的专业知识传授模式,向注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性完善发展等方面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因此,我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如何适应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培养社会和就业市场所需的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通常是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事物复合在一起,往往会生产出具有不同意义的新的复合体,所以复合也是一种变化。复合型人才,则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也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与素质复合等方面。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来看,复合型人才具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三方面的素质较好,智商、情商综合指数也相对较高;其次,具备宽阔的知识面、较高知识交融度,多学科知识能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第三,专业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社会适应能力强,善于联想和迁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在各类跨国性涉农经营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农业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相关工作,或者在各级涉农类机构、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管理工作。该类人才通常要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属于一专多能型的人才,并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图1),现将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其一,掌握农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了解作物种植、产品加工、管理学、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以农科类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融合经营管理知识技能。

其二,掌握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了解农业经济、农业金融、农业行政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具有一定组织、策划、管理、协调等能力,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善于分析和把握商机,具有创业意识和市场初步判断能力。

图1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其三,有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能较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知识运用于涉农类企业管理,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其四,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及农经类相关专业的外文资料,对涉及农产品跨国贸易、农业投资、自然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国际规则、惯例、政策等有一定了解。

其五,有社会集体荣誉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有社会服务意识,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较好,面对困难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二、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通常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员经过培训和教育后,方能成为符合各种社会职业要求的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合理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自20世界90年代以来,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理论也一直较多,按界定的范围程度,可划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不同观点。

所谓狭义的界定观点,是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么样培养人”两者进行简单的综合,主要侧重于“怎么样培养”,也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这种界定将人才培养的模式局限于教学模式这个范围之内。陈祖福(1997),在《迎接时代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一文中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可理解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杨杏芳(1998)则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围绕既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等。1998年,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中指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基本培养方式的总括,它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也是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的集中体现。

广义的界定观点则认为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规划与组建,也包含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各种要素的组合与管理。俞信(1997)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人才培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将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李志义(2007)则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了人才培养活动所涉及的所有方面与整个过程,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结构、过程及各个方面相互关系的模式化,将人才培养模式细化为不同种要素的组合体。李培凤(2004)则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方式、运行机制及培养途径等不同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将人才培养模式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环节要素缺一不可,并互相依靠和相互补充。总体来看,持广义界定观点的学者,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将人才培养模式看作是系统、整体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含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不同的环节。

人才培养模式是与教育活动紧密联系的,为了实现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育活动中势必也要选择适宜的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在高等院校环境下,由特定的人员来组织实施。从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来看,该类人才要能掌握农学、人文社科类、外语类、经济类、管理类等多种学科专业知识,能拥有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强的能力,并且要注重知识复合、素质复合和能力复合。这也说明了该类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并非是某一个院系简单地设置一个专业即可完成。那么,究竟何种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笔者更倾向于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观点,即: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在行业指导、社会协同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如图2所示),充分发挥农林类高校的教育主体作用,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所涉及的校内外资源和力量方可完成。

三、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体现社会与个体需求

培养目标,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先导,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培养对策,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人才培养对策涉及较多因素和内容。在本研究中,确定其中的六项内容为核心因素,即:专业设置结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构建、教学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培养目标为“核心”,专业复合、课程优化、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均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如下图3所示),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实施和优化完善有反馈和影响作用。

图2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构架

图3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因素关系

基于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结合社会发展、涉农行业市场需要、学生就业与发展等因素,对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进行了归类,共涉及五个部分,即:知识、能力、素质、研究技能和服务社会意识(参见表1)。其中,通过对学生研究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学生们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为今后从事研究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通过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就业做准备。

(二)专业设置体现跨学科特色

学科专业是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农业类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过程中,体现多学科、宽口径、复合型的特色。

表1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成及主要内容

其一,强调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与整合(如图4所示),立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整合农学、植物学、食品科学等农科类专业,建立农业科学类的知识学习平台;整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外语类专业、法律法规等专业,提供经济与人文社科类知识学习资源库。其二,围绕国际型农业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要求,结合不同院系的教育资源,实行双专业制、双学位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可以实施后本科的继续教育(包括进修、培训)阶段,以便学生学习和掌握多个不同专业知识。其三,根据社会和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涉农类用人单位对国际型经管类人才要求标准,柔性设置若干相关的专业方向模块,例如,国际型涉农国际贸易管理、国际型涉农生产管理、国际型涉农食品管理、国际型涉农经营管理等。学生可在完成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自主、灵活地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模块。

图4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知识整合

(三)课程设置注重厚基础与宽口径

按照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要求学生们能掌握多个学科专业的知识,才能符合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按照这一原则要求,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体现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的特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划分为“四个层面”,即:公共基础类层面课程、专业基础类层面课程、专业类层面课程、实践教育层面课程(参见表2)。

公共基础类层面课程,是按照人才培养的共性发展需求和本科阶段教育的基础知识要求,实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涵盖人文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工具类课程、一般类课程等。专业基础类层面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经管类、农科类、国际贸易和外语类等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与专业有关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后续专业层面课程知识的学习打基础。专业类层面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类课程,根据国际型涉农经管类复合型人才要求,结合学生未来就业或升学的不同兴趣志向,开设专业类必修课程和方向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则融合了以上三个层面课程的大多数环节,但又形成了独立的课程体系,主要涵盖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不同的环节。

表2 “四层面”课程类别与内容设置

(四)教学方法体现多样化特点

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指导方针下,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实时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1.合理选择适宜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和特色,像课堂讲授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等有利于传授知识;像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有利于形成专业技能与技巧,而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参见表3)。农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我国农业高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素质、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培养内容和要求,尽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2.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

高校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过于注重课堂讲授的现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一定影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会制约着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的总体效果。多元化教学和学习方式已成为教育的主题,教师可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向“多元化”课堂教学转变,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方面途径获取知识,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丰富教学环境,增加日常教学中的趣味性;采用情景教学,借助虚拟仿真模式,丰富课堂活动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交际、组织、协调、实践等能力;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表3 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及常用教学方法

3.注重因材施教与个性差异化教学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它对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专业基础、兴趣爱好、学习动机、认知习惯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便发挥学生的个人长处。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个体素质也会受认知规律的影响,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差异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灵活选择与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质量评价体现多元化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通常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等自上而下的对学生总结性的学习评价,评价方式多是以学习成绩和分数为主,以甄别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与选拔优秀学生为导向。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在广泛参与办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又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教育工作,仅仅以学习成绩和分数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评价工作。有必要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扩大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及范围,以便更好地发挥对教学活动的诊断与评判作用。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一般能更全面地评价和反馈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评价的主体涵盖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学管理者、教师、社会及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学生等(参见表4),所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条件、教学管理、教育产出、科研成果等,并提出反馈和优化意见。

(六)教学管理讲究实效性与服务化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一种环境教育力量,目标在于创设一种良好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有较大的影响,也能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环境。因此,高校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同时举办各类与涉农类企业经济与管理有关的专业特色活动,有利于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也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高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反映,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不断加强和优化图书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而为国际型涉农经管类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此外,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新型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有必要以校园网为基础优化微博、微信、MOOC等信息化管理和网络系统。这对于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表4 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以及拓宽学生的实习渠道和基地,农业高校有必要加强与国内外涉农类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国内大多数农业高校与涉农类跨国经营企业、“走出去”的涉农类企业通常联系较少。建议农业高校加强与那些涉农类跨国经营企业的联系,并积极开展科研、人才培养、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以便拓展学生的海外实习和工作基地。此外,高校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们赴海外企业和组织机构参加工作实习,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海外工作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跨国涉农类企业的工作。

(七)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多元化

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涉及农学、外语、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不同学科专业,需要多元化知识背景的授业教师。因此,高校需要打造“双师型”或“多元化”知识背景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其一,充分发挥专业领域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建设一支专业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案例实战分析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鼓励教师们加强与涉农类跨国经营企业的联系,贴近农业国际市场的实际,帮助解决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存在问题,以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其二,针对国内农业高校的农科类专业、经管类知识背景的教师,进一步优化出国交流与深造政策,比如“博士国际化工程”,选派并支持他们“走出去”,多参加国际教育交流或长短期学习,来提高教师们的“国际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其三,扩大师资队伍招聘的范围,所聘用的教师可以来自于不同国家的涉农经管类专业教师和研究学者,可以是来自行业领域的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也可以是来自涉农类企业的创业家、经营管理者、技术类专家、国际贸易实务人士等。

四、结语

本文基于复合型人才的涵义,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对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即:具备农学、农经、管理学、国际贸易、外语等相关专业的宽广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理论层面,基于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讨了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在行业指导、社会协同与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充分发挥农林高校的教育主体作用,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国际农经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建议:培养目标体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需求,专业设置体现跨学科和专业复合特色,课程设置注重厚基础、宽口径,教学方法注重多样化、体现因材施教特点,教学评价讲究全面性、体现多元化特点,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实效性与服务意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多元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