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2021-03-16 05:01陈晓雪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土壤修复现状对策

陈晓雪

摘要:一般来说,土壤污染始终是我国予以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当前土壤污染防治情况来看,国内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后的管理体系构建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以及健全完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及时缓解这一现象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现状,对当前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对全面加强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效果的对策手段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土壤;土壤修复;合理化利用;现状;对策

分类号:X53

前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工业企业搬迁以及改造所产生的污染场地数量明显增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予以重点解决的棘手问题。其中,为及时缓解土壤污染问题,国家政府部门针对土壤修复工作以及修复后的合理化利用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并相继颁布一系列与土壤污染管控及修复相关的法律法规[1]。如201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提供了决策方向。目前,为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以及生态安全,要求各主体单位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加速推动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程以及合理化利用效率。结合当前工作反馈情况来看,通过科学利用土壤修复技术以及相关利用方案,大体上可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并恢复场地使用功能。

一、国内污染土壤修复后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国内污染土壤修复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地方污染土壤消纳困难

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方面已经全面进入攻坚时期,土壤修复工程数量急剧增多。然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多数地市在工业地块土壤修复的去向问题方面存在不确定问题。虽然多数是选择利用消纳场进行处置,但是在土壤修复工程数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消纳厂数量以及容量存在限制问题。换句话说,大批修复后的土壤消纳困难[2]。

2、土壤形态再利用方式比较单一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重点针对改变土壤形态及功能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了积极倡导,如倡导将土壤以固体废弃物烧制方式形成建筑材料,进行安全应用。但是从多处修复工程案例中来看,在修复处理技术的使用方面,主要以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为主。这种技术在材料选取方面主要以城市固体废弃物为主,而并非土壤。

3、农用地土壤再利用严重受限

农用地土壤利用管理比较复杂,且在质量要求方面比较严格,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管理不当问题。一般来说,土壤肥力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污染土壤修复方式的影响而存在土壤肥力降低等现象问题。结合当前土壤修复方式来看,像土壤淋洗以及化学氧化等方式均会对土壤肥力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土壤碱化。不难看出,修复后土壤的农用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较大限制[3]。

二、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对策及方法分析

1 、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框架体系,把握合理化利用条件

结合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现状来看,多数城市地区在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方面存在滞后性问题。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先进处置经验与利用经验,按照分层次管理模式要求,对土壤治理以及修复利用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在相关工作框架的构建方面,需要从土壤质量调查、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合理化利用及工程管控三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在具体流程方面可以参照图1。

除此之外,在合理化利用条件的确立方面,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法进行报备管理。最好可以主动按照上述框架流程以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对当前土壤利用方式是否存在风险问题进行合理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修复后土壤的合理化利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分析反馈结果,选择科学合理的再利用对策,以保障污染土壤修复后可以得到合理化利用[4]。

2、 合理化利用对策以及工程管控措施

(1) 农用地表层土

对于满足风险筛选阶段评估要求的修复后土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这部分土壤进行合理化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合理化应用农用地的过程中,如果风险筛选结果表为不可接受,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建议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合理化利用。一般来说,农用地表层土主要涉及林业或者农作物种植等工作,因此,在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方面要比建设用地相对高一些。建议在原则上不考虑农用地表层土更换问题。

但是对于部分地区开垦农用地的初期而言,可能会考虑到外来土壤的使用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可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土壤进行针对性修复处理。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生物修复技术所修复的土壤对于土壤肥力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少,可以满足农用地表层土合理化利用目标。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满足基本农业需求,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土壤改良剂对外来土壤进行针对性处理[5]。

(2)建筑用地填土

一般来说,如果修复后的土壤需要用于建筑用地回填用土当中,该土壤环境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标准要求,以保证建筑用地填土质量安全。同时,为避免与人体进行直接接触,对于这部分修复土壤必须切断其暴露途径,并且需要根据土壤迁入地实际环境进行针对性管理。在管理方面上,建議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管理:

一是在回填区域选择方面应该根据用地类型进行合理确定。如果用地类型属于幼儿园以及其他与儿童相关的用地范畴,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土壤修复后的质量问题,且在回填处理方面应该优先以连续硬化地面的建筑物下方作为回填重要场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儿童直接接触裸露土壤,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回填深度应该满足一定要求,如不应该回填至地下水承压水层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回填深度达到潜水层位置及以上,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将防渗衬层等设计工作考虑其中,避免残留污染物对地下水体迁移构成危害影响。

三是回填区域附近最好不要设置私用的饮水井,以防止残留污染物通过地下水途径进入到人体当中。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该对土壤迁入地的地下水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与集中管理,以避免造成危害性影响。

(3)道路设施用土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道路设施可以视为第二类建设用地,在工程管控方面应该注重以下要点问题:

在填方处理方面,应该禁止穿越水源保护区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环境区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残留污染物对上述环境区域的土壤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二次污染。

如果修复处理后的土壤涉及有机物或者其他污染物时,在填方处理时,应该对穿越该区域的供水管线进行保护管理。举例而言,工作人员可利用防腐蚀防渗漏套管加强对供水管线的保护力度[6]。

(4)绿地用土

在绿地与广场用地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修复后土壤的质量表现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工程管控。对于第一类用地而言,土壤回填层顶与地面距离的控制方面应该至少保证1m左右的距离,以保障可以切断残留污染物暴露途径。

对于第二类用地而言,虽然从客观角度上来讲,第二类用地与人体产生直接接触的风险较低,一般不需要做特别的工程管理措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部分回填处理过程中,回填绿地上方禁止种植可食用作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污染物以植物呼吸或者食用途径对人体构成危害。

结论:总而言之,我国土壤修复工作以及后续合理化利用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今后的修复管理过程中,相关主体单位应该立足于土壤修复现状,合理应用土壤修复技术及相关方案措施,确保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与此同时,在修复后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对污染土壤修复后的管理框架以及途径进行优化分析,以保障可以统筹监管土壤的最终去向。除此之外,对于土壤修复工程方法以及土壤再利用对策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加强环境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强度,确保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得以全面开展,进而为人们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新亮,刘梦茹,杨亚东,杨素洁,张冰,王浩,刘秀玉,唐刚.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OL]. 化工矿物与加工:1-10.

[2]陈卓,吴礼丽,夏晓武. 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杂草资源的利用[J]. 环境与发展,2019,31(01):38+40.

[3]陈彤.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选择与策略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5):105-106.

[4]孙万刚.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 世界有色金屬,2019(19):226-227.

[5]李燕.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及修复效果评定方法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9):33-34.

[6]郭畔. 沈北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D].沈阳大学,2019.

2185501705346

猜你喜欢
土壤修复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运用生物技术台州市路桥区修复污染土壤原理及成效
耕地修复的挑战与市场化路径选择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