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军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现下因部分农产品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状况,进一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人们针对绿色农产品实际需求愈发强烈,积极将植保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中,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着手打造新时期绿色生态农业,为人们提供更健康、安全的食品。本文就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
生态农业主要基于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不影响生态发展形成的农业模式,主要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措施升级创新传统农业,作为现代农业核心构成。为进一步促使生态农业获得良好的发展,需充分引入植物保护新技术,促使其始终贯穿于整个作物生长全生命周期,不仅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而且是农民增收、减少种植成本重要举措,实现生态农业健康、长足发展。
一、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价值
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其受外界多个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土质等,土壤中包含多种真菌、细菌等害虫,进一步加剧其生长过程中病害问题,影响其正常发育,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主要以喷施农药为主用于防治病虫害,其仅局限于“治标”而难以实现“治本”,人们长期食用喷施农药食物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且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其自身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农业高速发展下,人们积极研究植物保护新技术,系统性分析多类型农作物生长方式、周期、特征,结合农作物处于不同生长阶段选取合适的植物保护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如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实际栽培过程中,合理化选用旱地免耕栽培技术、水田连作免耕栽培技术等,可将农作物生产温湿度、pH值,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侵袭。农作物实际生长过程中,受多种病虫害侵袭,进一步干扰农作物生长、开花,同时为防治病虫害,人们会选用大量化学药剂,如此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农产品中残留部分药剂,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可防止害虫对农作物侵蚀,降低病虫害防治实际成本,保证农作物产量,促进生态农业良好推广。
二、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1、防虫网阻隔技术
现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防虫网阻隔技术作为现下高效的物理技术,其在降低害虫繁殖率方面优势凸显。此种方式属于物理方法,相较于化学方式,其最终成效相同,但对环境并无污染,实际生产过程中合理化选用防虫网,可以免害虫入驻生产种植区域内,获取良好的防治成效,不仅可大幅度减少害虫实际数量,而且可促使农作物生产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提高农作物生产产量及质量,与现下生态农业及绿色产业趋势相吻合。结合现下实践分析,生产中使用频次较高的防虫网为高密度聚乙烯,若为防治其形态体积较小的害虫,建议选用30目及以上防虫网,以此获取更佳的防虫害成效。
2、无病种苗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也通常用于农作物有效培育及其养护中,具体而言,选取农作物种植品种过程中,需保证农作物适应性,综合性分析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选取生长成效较佳的品种,以此保证农业生产质量。正式栽培种植之前,需全面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确保种子饱满提高种子出苗率。强调植物种子处理过程中湿温度控制,以免高温损伤植物,漫种过程中需确保其整体被浸泡,提高种子灭菌成效。
3、“三诱”技术
3.1光诱
光诱杀虫技术属于一类物理防治方式,其核心工具为杀虫灯,基本应用原理为依托昆虫趋光性特征,促使杀虫颜色处于昆虫敏感光谱范围内,以此形成诱重光源。上述杀虫方式主要优势在于减少化学农药应用剂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可靠性及安全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杀虫灯可将杀死昆虫作为养殖场食虫动物高蛋白饲料,以此达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目标。频振式杀虫灯初期将光自身波长、波段等处于固定范围内,结合被消除害虫特征及生活习性,设定自行分段诱杀模式,近距离依托光,远距离利用波诱杀害虫,灯外侧布设频振高压电网,等下存在固定袋子用来装备触杀害虫。
3.2色诱
色诱技术用于生态农业中,是基于害虫普遍性存在趋黄性特征,通过使用黄板完成害虫集中化诱杀。种植蔬菜等作物过程中,其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便为黄曲条跳甲,此类害虫初期放置以农药为主,严重污染土壤,促使周围生态环境失衡,影响人类健康。合理化应用色诱技术可进一步诱杀害虫,可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经济性优良。该方式核心优势在于,整体适用范围较广,常见害虫均可通过黄板进行诱杀,且最终成效凸显;可使用周期较长,粘性较大,作为农药最理想的替代品;成本经济优良,可进行大面积使用。黄板使用过程中其方式十分关键,可以15m为基本单位挂一张,高度处于高于农作物10cm为宜。譬如,苹果园种植过程中,在其正式开花之前,可结合实际部位控制方向,合理化选取规格较佳的黄板便可获取较佳的杀虫成效,通常可放置2月以上。
3.3性诱
性诱技术主要面向目标为需交配的成年昆虫,对其释放信息素影响其交配过程,减少虫卵实际数量,获取良好的诱杀成效。性引诱技术作为现下最先进生物防治技术,该技术对益虫无害、害虫不会形成抗药性,减少农作物种植期间农药实际应用剂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重要举措。性诱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关键点在于合理化选取性诱剂,从而干扰害虫正常交配,达成最终防治目标。性诱级防治虫优势在于,选择性高,每一种昆虫需进行单一配方和浓度,具备较高的专一性,而对其他昆虫种则没有引诱作用;无抗药性问题,多个高挥性气味;经济,雄虫对雌性信息素反应较为敏感,需使用微量便可获取成效,其有效期较长;环境完全无害,无法直接接触,又不会杀害自然天敌,不会影响自然界生态平衡。科学研究实践表明,处于甘蓝、甘蔗等农作物实际种植过程中,小菜蛾易泛滥,投放1个引诱剂芯可杀虫850只,害虫防治成效较佳;粮食种植区域内,投放性诱剂,可获取良好的防治成效。传统害虫防治过程中需投入较大资金,最终成效并不理想,性诱技术兴起及推广实践,进一步改善上述瓶颈,经济性优良,操作较为便捷,針对益虫干扰性较弱,与现下生态农业保护环境、生产绿色食品理念相吻合[1]。
4、數据库技术
生态农业种植过程中,数据库技术使用核心呈现于植物信息存储、筛选等多个方面,依照农作物实际生产种植数据,构建完善的数据库,相关人员依附数据库平台,高效搜索相关农作物生长特性及生长周期,对植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及时发现现下农作物生产存在不足,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保证农作物处于良好生长状态,实现产量及质量双重提升目标。
三、提高植物保护新技术用于生态农业能效措施
1、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实际种植过程中并未合理化应用农药,其实际残渣内有害物质会持续性渗透于地下,从而影响地下水质质量。同时,若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一定程度干扰农作物良好生长,为避免此种现象产生,实际应用植物保护技术过程中,为获取良好的成效,需综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常规状况下农业种植过程中,为从源头解决病虫害问题,可联合应用多种防治举措,为确保当地农作物优良生长,可将此类防治措施综合应用,进一步减少农药剂量的使用,减少农药中有毒成分残留于农产品中,以及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干扰[2]。
2、创建科学且精准病虫害检测系统
生态农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病虫害出现时间、危害程度等均干扰农作物正常生长,影响农作物产量及质量,为实现该目标需构建完善的病虫害检测系统。借助此类检测系统,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更具精准性,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可选取多种先进方式展开杀虫,同时估测后续农作物生产病虫害实际状况,为其防治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3]。
3、生态农业推广中加强宣传,重视技术培训
强化绿色建设生产及其推广生态农业中,应确保农户思想观念先进性,明晰农作物植保技术实际价值,积极推广宣传该技术。同时,为保证植物保护技术全面贯彻,应加大该技术培训工作,促使农户掌握现下最新技术知识,生产活动中合理化选用各类病虫害防治技术。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中选用各类新型植物保护设备,促使其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推广人员应交际带领农户开展实践,强化理论知识培训,注重其与实际生产结合,直观向农户呈现机械设备使用方式,保证农户充分明晰植保新技术优势,从思想层面掌握植保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实际应用率,达成农作物优质和高产。
结束语
植物保护新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建设重要构成,其可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具体实践过程中,应积极结合农作物实际特征,合理化选取植物保护技术,减少害虫对农作物损害。为发挥植物保护新技术成效,需从多层次采取措施,提高该技术利用率,促进生态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张辉.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J].消费导刊,2019(42):176.
[2]陈世林,邓小垦,周华,等.新时代公共植保与绿色植保的创新思考[J].湖北植保,2019(3):4-5.
[3]张璇,叶健.基于三者互作解析的虫媒植物病害前沿防控技术研发策略[J].中国科学基金,2020,34(4):9.
225750170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