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辉
摘 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并迅速扩散,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国际物流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疫情期间国际物流的挑战进行分析,从各个方面深入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物流;挑战;应对策略
分类号:U49
从2020年1月开始,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始料未及的负面冲击,通过各个渠道给国际物流的运作带来严重影响。
一、疫情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
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由于国际分工不同,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处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国际物流使商品发生时空距离,将商品从生产国转移到消费国,实现货物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不断细化,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成为国际产业供应链的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直接影响,担负着生产、消费物资流动重任的国际物流变得由为重要。国际物流需要顺畅运作以支撑国际贸易顺利开展,从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现经济活动的正常化,保障国计民生。
二、疫情下国际物流的挑战
1.国际航空运输能力急剧下降,空运成本暴涨
国际航空运输的运载工具主要由载客飞机和全货机组成。根据中国民航临空经济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使用国际航线客机腹舱运输的运输量占国际航空总运输量的48.6%,使用全货机运输的运输量占比51.4%。
受全球疫情恶化影响,从2020年2月开始,世界主要经济体实行禁航禁运防控措施,航空公司被迫取消大量国际航班,客机腹舱运输能力大幅下降,对国际航空运输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企业面临货物运不出去的问题,国际空运成本也随之暴涨,3月份各主要国际航线出口空运价格普遍上涨1-3倍,给出口企业造成很大财务负担。
2.国际海运受到严重冲击
海运是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输量的70%以上使用海运运输。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国际貿易规模短期内萎缩严重,订单数量锐减,海运运输量急剧下降。反映到国际海运市场上,各船公司的运载能力总和远高于海运运输量总和,船公司纷纷取消班轮航次,从市场上撤出运力,以降低运营成本。
3.口岸枢纽陷入混乱或低效运转
口岸枢纽在国际物流中转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疫情爆发使口岸各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出于口岸从业人员的防疫需要,一些口岸被迫关闭,一些口岸在短暂关闭后重新恢复生产。宁波舟山港在3月底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物流体系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洛杉矶长滩港是美国西海岸主要海运港口之一。2021年1月底,在班轮准班率创历史新低、港口拥堵严重的情形下,长滩港大量暴发新冠疫情,1800名工人因为新冠无法上班,港口面临停摆危机
4.全球产业供应链被迫调整加剧国际物流不平衡
在疫情发生前,由于部分经济体生产成本出现变化,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供应链进入新一轮调整中。例如,美日呼吁本国制造商将供应链撤出中国,回归国内或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实现供应链多样化,部分产能正在从中国向东南亚、拉丁美洲国家转移。
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国防疫压力巨大,聚集性行为受到限制甚至禁止,生产被迫停滞,物流受阻。只有小部分国家由于疫情控制较好,基本可以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全球产业供应链迅速向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转移,短期内中止甚至扭转了新一轮产业链调整。例如,浙江慈溪的小家电产业在2020年下半年订单量剧增,生产企业加班加点,出货量大幅增加。
这种产业链的被迫调整在疫情背景下被放大,加剧了国际物流的不平衡。一些国家生产停滞,出口货量大幅降低,远低于进口货量,另外一些国家,比如中国,疫情控制较好,产能恢复较快,出口货量急剧增加,进口货量相对下降。出口海运、空运、铁路舱位紧张,运费暴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到欧美海运价格普遍上涨2-3倍,舱位供应远低于市场需求,浙江义乌甚至出现舱位摇号的情况。
集装箱作为海运和铁路运输的重要运输容器。受疫情期间国际物流货量不平衡影响,集装箱在全球各港口的流转也出现异常,欧美港口大量集装箱堆积,而中国港口集装箱紧缺。
三、应对措施和发展策略
1.积极开展国际协调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国际物流涉及多个国家,在运输路线上的各国应努力保持关键物流环节和口岸枢纽基本服务的稳定和连续性。口岸枢纽是各物流环节的连接点,各国要做好口岸从业人员防疫工作,同时也需要设法尽量降低防疫对国际物流的干扰。特别是国际铁路和公路运输,涉及国家较多,一旦各国防疫政策过于严格,将严重影响物流效率。各国如能加强协调,共享过境车辆和人员的防疫信息,统一防疫要求和管制措施,有助于保障国际货物运输的流畅运作。
国际性物流行业协会应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发布和风险评估,指引物流企业在做好新冠疫情防范的同时努力提供物流服务,协助物流企业度过难关。
2.努力保证疫情期间的国际物流运力
疫情爆发后,各航线运输量的变化及各国防疫管制措施,迅速打破国际物流原有运力配置的平衡。在短期内需要重新配置资源,以满足货物运输要求。仅仅依靠市场发挥作用,在时间上无法满足要求。各国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引导或者协调物流企业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针对国际航空运力紧缺,我国民航局鼓励客户航空公司“客改货”,将部分客机改造成货机,短期内提高航空运力,不但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给航空公司带来一定收入,缓解成本压力。在海运方面,我国政府也应主动协调,引导船公司调整班轮频率,投入更多商船到中美、中欧等繁忙航线中。
3.进一步推进国际物流模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
海运和空运是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我国近年来力推的中欧班列成为疫情寒冬中一道亮丽的色彩。许多原来一直走海运的客户转而寻求国际铁路运输的解决方案,中欧班列的大部分班次开始出现爆仓。政策补贴红利下,中欧班列已成为海运和空运之外的又一个选择。
2020年贸易数据显示,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贸易伙伴。我国与许多东盟、南亚、中亚国家有国际公路相连,公路可以承担更多的国际运输货量。另一方面,我国河流资源丰富,内陆集装箱运输可以和国际铁路、国际公路运输相互衔接,多式联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加快货物通关速度,维持宽松政策
疫情下的国际物流效率偏低,这时候货物通关效率显得至关重要。在通关一体化背景下,口岸海关简化各项监管措施,加快货物通关速度,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国际物流服务商的报关公司和进出口企业通力合作,做到以AEO管理为核心,贸易合规为底线,顺利高效完成货物通关手续。
5.鼓励物流“智慧化”发展
物流行业是基础性行业。国际货物流通各环节中应努力推广智能设备的应用,通过引入大数据、无人技术、自动化等为核心的智能设备来减少对物流从业人员的依赖,实现物流仓储、分拣、派送等环节自动化。
四、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是一次严峻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宝贵的淬炼和提升机遇。世界各国应积极开展协调合作,共克时艰。政府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优化国际物流运行管理,提升物流管控和运输效率,重新配置物流资源,努力确保国际物流的畅通,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陈小梅 王海灵 疫情下我国国际物流运营模式优化研究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8月
[2]张幸 甘蕊 雷明 杨邮 疫情对世界经济和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中国商论 2020年12月
[3]刘莲花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影响研究 供应链管理 2020年第9期
[4]陈方健 从新冠肺炎疫情看物流未来发展 物流技术2020年第39卷第9期
279550118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