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21-03-16 06:18年超杰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并发症

年超杰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8月——2020.8月收治的98例呼吸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49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衰竭;重症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并发症;

前言:

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较为常见,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饱受折磨,很容易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对呼吸衰竭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和科学护理护理干预,可彻底治愈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因此實施早期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1]。此次研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9.8月——2020.8月收治的98例呼吸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49例。观察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2例,年龄45——85岁,平均(65.27±2.36)岁,病程3——18个月;观察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4例,年龄46——84岁,平均(64.98±3.12)岁,病程2——19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呼吸衰弱诊断标准确诊为呼吸衰弱患者;2、无精神智力障碍认知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加者;2、心脏病或家族遗传病史者。本研究已告知所有患者知悉并签署同意书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监测记录患者日常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包括:1、呼吸道干预:呼吸道患者存有咳痰障碍,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翻身和扣背,指导患者咳痰技巧,使患者痰液能够正常咳出;若患者存在呼吸困难,不能排出痰液,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药物来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在进行用氧干预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2、体位干预:为患者寻找舒适体位,做好湿化气道的工作,如果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则在通气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注意观察通气时的压力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氧气流速;3、告知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每天要多喝水,对皮肤进行清洁,保持周围环境的干净,尤其是病床床上用品的清洁。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精神变化,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判断指标

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呼吸频率、不良反应等。

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对比,计数采用(n/%)表示,X²检验;组间比较进行t检测,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2.1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照组出现了8例并发症,其中3例是深静脉血栓、1例压疮、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8/49)。观察组中出现了1例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4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²=12.2405,p=0.000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换气功能障碍或肺通气异常,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2]。主要是由呼吸道、肺组织病变、肺血管、传导系统呼吸肌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为:主要有呼吸困难、急促、急促、水肿等,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饱受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造成心肺损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对呼吸衰竭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和科学护理护理干预,可彻底治愈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因此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十分必要。该病目前的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机械通气治疗,使用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体内紊乱气体,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并发症。而在治疗中,采用提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有一定预防效果,通过早期的护理干预,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可是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4]。在早期护理中,由于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通过心理干预,为患者减压,可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排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清洁、畅通。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16.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证明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呼吸衰竭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敏.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302.

[2]徐环环.早期护理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4):171-172.

[3]高波.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11.

[4]张珂.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24):200-201.

3461500589252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并发症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