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四五”延安烟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2021-03-15 09:35龚鹏飞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对策措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摘要:烟叶是烟草行业的重要基础。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才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赢得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叶发展的主要矛盾由“稳规模”转向“稳产业”。基于此,笔者立足延安烟区发展实际,分析当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和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对策措施;陕西省延安

烟叶是烟草产业链先导环节,是中式卷烟的基本原料,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烟田烟农作为烟叶生产基本要素,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延安烟叶发展规划和路径,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延安烟区实际,准确把握“稳”与“进”的发展要求,认真落实行业关于烟叶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烟叶生产经营全流程管理体系落地为抓手,紧盯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稳规模、优技术、提结构、抓纯度、强基础、严规范,持续提高烟叶供给质量水平和工商合作水平,扎实推动延安烟叶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供需协调平衡、供给优质高效、产业融合发展”的烟叶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笔者通过认真调研、充分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影响烟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不足,粗浅地提出了“十四五”延安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为各烟叶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延安烟区发展现状

1.1自然生态环境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无霜期170天、气温9.2℃、降水量500多毫米。土壤以黄绵土、黄壤土、沙壤土、黑垆土为主,土壤pH值6-7,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排水、通气性好,供肥能力较强,养分丰富协调,一般速效氮6-12mg/kg,速效磷9-20mg/kg,速效钾180mg/kg以上,有机质含量0.5-1.34%。

1.2烟叶种植现状

全市规划基本烟田3.5万亩,常年种植烤烟1.5万亩,收购烟叶4万担,上中等烟比例达到100%。主要分布在延安南部富县、宝塔区和黄龙3个县(区),户均种植面积20亩左右,亩产量300斤左右,亩产值3600元左右,户均收入达到7万元以上。种植品种以延安1号为主,大力推广以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集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三段五步式”烘烤和挂样分级、提质提纯5项先进适用技术;扎实开展土壤保育、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上部烟叶成熟一次性采烤等重点技术。

1.3烟叶队伍现状

目前,全市初级以上职业烟农647名,占烟农总数的85.2%。其中:高级职业烟农6名,占0.9%;中級职业烟农142名,占21.9%;初级职业烟农499名,占77.1%。全市现有烟叶从业人员50人, 30(含)-39岁12人,40(含)-49岁的32人,50岁(含)以上6人;职业技能:技师3人,高级分级工10人,中级分级工24人。

2.影响烟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延安烟区烟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省内外先进产区和兄弟单位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影响着烟叶高质量发展。一是基层烟站党建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烟站党建工作载体创新还不够,党建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措施落实还不够均衡。主要是种植区域间、面上烟田管理与示范点还有差距,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整体水平需要再进一步提高。三是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延安烟区受地形地貌及烟叶种植规模化程度影响,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需要在机械化应用、专业化服务方面寻求新突破。四是烟叶技术人才还较为短缺。基层烟叶技术员老龄化加快,后续力量不足,特别是高素质、高学历技术人才欠缺。

3.稳定烟农队伍的对策措施

3.1持续加大布局调整

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制定出台永久烟田建设与保护政策,制定永久烟田保护制度,力争纳入乡村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布局、田块、烟农、结构“四优化”,聚焦打造绿色生态优质特色烟叶,引导烟农将烟田向生态环境优、生产水平高、烟叶品质好的区域调整。

3.2持续抓好技术落实

树立“中棵”高油分烟叶生产理念,建立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继续传承好、推广好、落实好延安烟区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分层次全方位逐级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层层培训,增强广大技术员和烟农的思想认识,规范烟叶生产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落实到位率。同时,从烟农中培育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十佳”示范户,辐射带动其他烟农户,并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确保先进实用技术落到实处。

3.3持续深化工商协同合作

深化合作稳市场,以合作共研科技项目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工商合作,健全完善“三会一平台两调研”工商合作机制,拓宽合作深度和广度,主动邀请工业客户深度介入、参与指导烟叶生产经营全流程管理,及时掌握工业企业需求,努力提升延安烟叶工业可用性。加强协同稳基地,巩固提升南泥湾红云红河烟草集团烟叶原料基地单元建设水平,持续做好品种选育、技术创新、基地单元建设等各项工作,以进入工业配方为着力点,不断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

3.4持续促进烟农增收

突出计划资源、产前扶持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经营方式,抓好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建设,探索推进“烟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南泥湾、直罗两个烟农示范社引领作用,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烟叶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着力提升农机使用率、作业效率与作业水平,实现减工降本增效,促进增收稳烟农。

3.5持续夯实发展基础

创新培训方式和载体,切实加大烟叶队伍学习培训力度,采取“两请、两走”,分层次、分类别举办烟叶生产关键环节现场培训会、技能比武、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烟叶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烟叶技术员队伍。加大职业烟农培养力度,建立健全职业烟农准入和奖惩激励机制,强化职业烟农技能与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职业烟农素质,逐步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职业化烟农队伍,为推动延安烟叶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作者简介

龚鹏飞(1984—),男,陕西延长,在职研究生,农艺师,研究方向:烟草种植。

(延安市烟草公司 陕西 延安 716000)

猜你喜欢
对策措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