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阐述生态思维背景下的户外角色游戏开展现状,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与方法,形成了教师有效指导,丰富活动内容,做好教学保障等观点。
关键词:角色游戏;问题;对策;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户外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通过引导幼儿扮演角色,对现实生活进行再现与展示,具有一定的主题性、模仿性、想象性等特征,在增强幼儿创造意识、学会沟通与协调、提升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助推功能与作用。
一、洞察——生态思维理念下的户外角色游戏
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致力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形势下,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户外角色游戏过程中,重游戏轻兴趣培养、重干预轻启发调动等问题,从而影响着幼儿教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转化,制约着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为此,着眼于培育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关注其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突出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以户外角色游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二、审视——户外角色游戏之现状
(一)教师干预频率较大
笔者对5个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期间,通过对2次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共收集到62名教师指导行为。经梳理统计,通常每次活动30分钟,在每项户外角色游戏活动中平均指导次数为31次,每分钟指导1.03次。另外,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缺乏社会及生活经验,动手实践能力较弱,教师指导次数较多;反之,对于大班来讲,由于幼儿积累了一些游戏经验,多以自主性游戏为主,教师指导相对较少。
(二)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围绕“您认为当前幼儿园户外角色游戏在活动内容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5个幼儿园62名教师进行了实地座谈,其中,9人反映“幼兒对角色选择冲突”,占14.52%;13人反映“主题相对单一”,占20.97%;25人反映“内容不够丰富”,占40.32%;15人反映“内容缺乏层次性”,占24.19%)。经综合分析,一些教师习惯以成人思维设计游戏内容,未能结合幼儿个体兴趣发展方向;游戏主题相对单一,内容缺乏层次性、递进性。
(三)教学保障不够充分
在与5个幼儿园306名幼儿访谈中,69人反映“游戏区缺乏正常开放”,占22.55%;78人反映“投放材料单一”,占25.49%;反映“长期选择同一区域”,占33.33%;57人反映“缺少合理的游戏时间”,占18.63%。为此,从当前幼儿园户外角色游戏区设置看,由于一些幼儿园场地资源有限,小班、中班、大班游戏活动冲突,加之游戏区投放的材料相对简单,没有针对幼儿生活实际情况,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三、突破——户外角色游戏之方向
(一)理念指导实践
1.适应改革,创新理念
教师要积极适应幼儿教育改革形势,改变以教为主、以自身参与代替幼儿活动等传统教学方法,树立以幼儿为本理念,帮助其确定游戏主题,与幼儿共同创设游戏环境,帮助其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并充分鼓励,激发幼儿参与游戏兴趣。
2.适时介入,引发思考
期间,要把握好干预时机,适时介入,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尤其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干预。比如,教师观察到“惠乐农家园”由于没有新意而无人问津,就建议“老板”想想办法,“老板”就想到设计“宣传标语”的方式,并请“服务员”进行“买一送一”的活动。本案例中,教师预设的观察内容可能出现没人玩的现象,只是想吸引别的孩子的注意,给予幼儿一个“点”,由于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较大,幼儿就能将此扩展成一个“面”。通过教师认真观察,有的放矢地指导,进一步增强游戏活动效果。
(二)调整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并对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课程的教育内容、目标、教育要求与指导要点做出了详细说明。具体至幼儿角色游戏,教师要将《纲要》相关要求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的内容。实践证明,到了大班幼儿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半成品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把它想成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对于游戏的进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三)丰富游戏环境
1.投放适宜材料
幼儿园及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角色游戏区。例如,在小班,由于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薄弱;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这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种类少且数量多的角色游戏玩具,尽量为小班幼儿提供数量多的一模一样的娃娃。
2.收集自然材料
事实上,户外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也是幼儿发展创造力、发展社会性的一种重要游戏形式,教师应当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可以鼓励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带幼儿走到户外,收集松果、落叶、树枝等,激发幼儿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并引导幼儿想象自然材料的多种玩法。在游戏中幼儿能用自然物进行替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表征能力。
实践证明,户外角色游戏是推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及要求,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设计游戏主题,实施有效的指导,变化游戏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做好充分保障,多措并举,发挥户外角色游戏内涵实质,实现全面育人。
参考文献
[1]缪萱.浅谈角色游戏中教师的适当介入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8):197.
[2]旺西.浅析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教育[J].才智,2019(20):108-109.
作 者:王丹蕾 出生日期:1994.10.06 性 别:女籍 贯:江苏苏州 学 历:本科 职 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幼儿园 2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