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油画的百年文脉

2021-03-15 21:09王嘉薇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写意文脉

王嘉薇

摘要:自唐代文人王维提出“写意”一词,写意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领域已有数百年历史,从初期的“中西合璧”到油画语言及样式的民族性探寻和本土化思考,直到现在已融入中国油画的发展中,并使这一艺术形态发展壮大。本文从写意油画的文脉角度出发,梳理时间线,诠释写意油画形式语言在中国百年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写意;油画;文脉;形式语言

油画真正传入中国并立足于中国且成为一个独立画种始于20世纪,这一时期“中西合璧”是本土化历史的表达,蔡元培的中国美术走“中西融合”道路的核心主张思想对近代美术发展有着很大的决定因素,在中国文化发展和发现语境中探讨中国艺术精神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价值诉求,即绘画不能完全摆脱中国文化语境,要有自我的形象定位。大批学者和中国艺术家在接受西方绘画技法后,都在思考油画语言的民族性思考和本土化转化,思考如何将西方油画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将两种绘画语言的表现方式在画面上结合,或者用中国画写意的手法在西方油画技法中表现,而是真正将两种文化内涵和底蕴相结合,是完全掌握两种绘画语言的精髓后将其结合。

中国社会近百年来跌宕起伏,写意油画的发展也随之一波三折,中国写意油画在兴衰变迁、坎坷艰辛中一步步发展,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发展并不顺当。写意油画家们一直坚守自我,坚韧前行,才使得今天的写意油画被提出,被发展壮大,如今,写意油画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中国油画史重重的手写上一笔,实属来之不易。本文对“写意油画”在中国近百年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节点进行梳理研究。

一、写意油画初期的“中西合璧”

20世纪初大批学子赴海外求学,留学西方,掌握西方写实西洋画的技法,以改造当时“腐朽沉沦”的中国本土绘画,学习新的技术。二十世纪初叶正值西方现代艺术如火如荼的涌现,印象派后的野兽派、立体派等席卷了整个欧洲美术市场,国内的大批留学生受到新的视觉和灵感的刺激,在此过程中开拓视野,接受和移植西洋文化的艺术过程中,也是在反思本土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和探索发扬这些传统的过程,寻找富有东方文化表现力的语言元素。

留学学子回到本土,东方文化心理结构跃然纸上,自然而然具有中国的文化面貌。在当时分为“写实”、“写意”两大支流。以徐悲鸿为首的写实派的“中西合璧”侧重于西方写实性语言与传统文化精神的结合,遵循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绘画。以林风眠为首的写意派,在接受西方写实绘画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将西方现代派表现形式的绘画语言与中国传统相结合,走中西融会贯通的道路。

林风眠是20世纪探索油画中国风格的先行者,是最坚定的提倡实践中西融合的画家1。他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基,并对东方艺术做过缜密研究,作为融合中西的画家和自由主义艺术家,在中国艺术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他倡导“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写意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有大批艺术家如关良、常玉、刘海粟、吴大羽、庞薰琹、丘堤、潘玉良、王悦之、卫天霖、陈抱一、王济远等。他们积极尝试“中西合璧”的途径,使得西方油画呈现出民族风采。

由于1937年历史问题使得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探索艺术被暂时搁置了,也迎来了1949年后的第二个时期。

二、油画“民族化”时期

建国后,中国艺术由于时代关系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和政治相互联系,艺术很大程度上开始为政治进行宣传,有了一个新的历史面貌,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深刻的变化,接近生活百态,贴近现实人生,寄托政治和文化理想。政治和文艺在这一时期联系紧密,文艺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和宣传政治样貌,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得油画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深刻的变化,主题多为深入群众生活,描绘生活积极样貌等,艺术家主体思维的创作作品相对较少。艺术面貌有很大的调整和转变,以通俗的写实手法和带有理想主义的新生活为题材,成为油画创作的共同面貌,画面人物形象真挚、朴实,绘画表现积极、乐观。

20世纪50年代,“油画”正式取代“西洋画”或者“洋画”的诸多提法,成为中国美术界正式通用的学术语言,这是一个里程碑,表明“油画”从以往的外来物种逐渐被纳入中国的大家庭。

“民族化”时期题材多为歌颂美好生活,作品中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罗工柳、董希文、倪贻德,莫朴、庄言、涂克、胡一川、阳太阳。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油画民族化中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后来中国全面的延续了苏联的政治文化的体制,各种流派基本消失,种种因素影响了艺术家主观情感意识的表达和对于油画形式语言探索的积极性,但油画“民族化”一直是中国油画家的梦想。在1956年的一次“全国油画教学座谈会”上始发性的提出油画民族化方向,此后60年代初期,罗工柳和博巴的油画培训班的举办,成为一个契机,带动了很多中青年艺术家的探索,他们一方面根植于现实之中,一方面又将外来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画论的原理相结合,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油画民族化”之路,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三、油画“本土化”的新世纪

1976年文艺界得到解放,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吴冠中发表《绘画的形式美》呼吁“独立美术作品”的出现,并认为形式美应该是美術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他的思想成为中国油画家思想解放的先声。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的出现,从创作思想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和旧时期的终结。新生代的青年画家们开始完全以新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创造艺术作品,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观念,在艺术上大胆的尝试。油画“本土化”开始绽放光彩。

老一辈画家挺身而出,刨去清规戒律,呼吁“油画中国风”,倡导“油画本土化”,成为整体性的文化诉求,为90年代后写意油画的发展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他们追求“思想独立,精神独立”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在语言形态上解放思想,使作品更加有力量,有中国文化气骨的魂。前辈画家为青年画家铺路,使青年画家开始不懈的探索。从文化根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写意以庄婵为理论支撑点,追求超越自我的境界,主张“忘我”“丧我”,强调“性灵”与“神韵”的自由抒发。写意油画作为一种西方艺术形态引进中国,所带来的并非只有工具材料意义上的添新,更是两个文化系统的碰撞和交融。

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又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观念上取代了计划经济,导致各种消费文化、都市文化、传媒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使艺术的人类精神理想让位于实用主义的审美原则。油画在中国的生存相比以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环境。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油画进步的同时也混乱了人们的评判标准和审美标准,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艺术审美和见识使油画向两级发展:回归欧洲古典写实和促成前卫时尚的画风。艺术的风潮涌动,使画坛出现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的局面。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在艺术的西方话语权面前,中国文化整体形态出现“失语”状态,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大量艺术多元发展方向涌现,使得中国在油画这个外来物种面前失去话语权,甚至照搬新潮艺术的现象存在。这此过程中,中国艺术家开始认识到,世界已达成多元的共识,东西方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艺术体系,我们不能跟随别人的步履,也不必追求所谓的“接轨”而丧失艺术的自我性,我们必须坚持对自身美学价值的追求,而不是跟随潮流艺术。要探究中国绘画与世界的交流与表达的话语权。艺术家们的思想解放使当代的写意油画的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四、当代的写意油画

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中国油画逐步形成了多元、多层次、多样化的格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状态成为20世纪至今中国油画的基本格局和态势。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的一部分,也是构成中国绘画独立性和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中国艺术家们已经熟悉外来的形式和材料,并开始自觉的追求中国气派。从个性化的艺术需求出发,吸收和靠拢传统文化,从现代艺术观念的角度来研究传统思想、传统绘画,传统艺术趣味,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移形得神的效果。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更多的中国油画家归回本土,关注中国传统画和美学中的精髓,并在自己的油画中加以运用,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写意性特征的油画作品和油画家,是中国画家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种潜在的精神诉求,也此环境趋势下,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显示出按自身规律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写意油画代代薪火相传,逐渐成为中国油画史的一股洪流,源源不断,发展趋势壮观,写意队伍也逐渐浩大。目前中国推动写意油画发展并作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如戴士和、尚扬周春芽、张方白、赵无极、朱德群、申玲等许多艺术家。当代写意油画有许多分支类型。如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用中国绘画传统中书写性的“写”作为油画塑形语言,把传统传统感性意味的“意”和写生的“生”结合,使“写生”與“写意”成为一个目的,这些贡献的画家有吴作人、罗工柳、董希文、吴冠中、詹建俊、朱乃正等。另一类表达对自然感受是以激情“书写”的方式为重要特征,传达文化的深层理念,代表画家如尚扬、王怀庆、祁海平、张方白、吴震寰等,有浓重的东方禅意的表现方向,题材上原理客观事实。

油画的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血脉相连的文化精神,并实现与“写意性”相关的意象语言体系的重建,开创一条属于民族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内核之路,呈现民族千年文脉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戴士和.写意油画教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3]邹跃进.中国绘画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刘新.中国油画百年图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5]洪惠镇.中西绘画比较[M].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6]李超.中国现代油画史[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新疆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写意文脉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曹文轩说“文脉”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