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强大组织能力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即使遭遇“寒冬”,也能屹立不倒,而这类企业的掌舵者无一不重视人力资源效能(HR Efficiency)。本刊特邀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带来系列文章,为读者深度解析企业如何在寒冬里聚焦人效、逆势前行。
上期谈到,“人力资源管理”应走向“人力资源经营”,后者就是以人效为支点来推动经营。企业的人效水平很大程度上与其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程度是一致的。笔者进一步提出,可以运用两类基本的人力资源战略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一是通过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让更多的核心人才与企业共同劣后,提升其意愿;二是通过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让企业的核心人才队伍良将如潮,提升其能力。
两类人力资源战略都有其内在逻辑,但企业并非可以任选其一。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应该是与业务战略高度匹配,而在选择了人力资源战略的方向后,HR们还应该小心翼翼地在更多约束变量中寻找具体的战略空间。
但如果用以下标准来衡量,大多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上都犯了错误。
人力资源战略聚焦于核心人才仓。从效果来看,其导致核心人才仓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释放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企业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求与业务战略匹配。
适配低成本战略 有些企业的业务战略就是低成本竞争战略,也就是薄利多销。这类业务战略的输出要求大概有两个:一是供给侧有大量稳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在低价的限制下实现“薄利”;二是需求侧有大量重复的标准品式销售,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实现出货,在低价的限制下实现“多销”。
这些要求决定了其“核心人才仓”必然是成熟型人才,他们自带技能包,在简单整合后即可发挥作用。如果采用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投资期”就太长了,试错成本也过大:在供给侧,产品服务无法稳定、无法提速、无法降低成本;在需求侧,销售行为无法重复、无法提速,销量也无法实现放大。换言之,企业不需要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带来的人力资源价值井喷,仅仅需要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带来快速稳定的输出即可。
進一步分析,招聘生手似乎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但实际上却是巨大的浪费。人员有招聘成本、培养成本;培养的过程中,有做不了事浪费的机会成本;如果培养不成功,还有人员主动或被动流失产生的沉没成本,以及重新聘任人员补位的重置成本。这五大成本就像是五座大山一样,会压垮奉行低成本竞争的企业。最可怕的是,这种人力资源战略选择的错误还很隐蔽,当老板们发现走错时,根本回不到正道,HR相当于为老板和公司挖了个“巨坑”。
适配差异化战略 有些企业的业务战略是差异化竞争,也就是厚利少销(聚焦高支付能力的客群)。这类业务战略的输出大概有两个需求:一是供给侧有大量创新产品或服务,才能获得购买的高溢价,在少销的限制下实现“厚利”;二是需求侧有精准的顾问式销售,才能让有限的高支付能力客群产生体验感,才能在厚利的前提下实现精准的“销售”。
这些要求决定了其“核心人才仓”必然是高潜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实现与企业的融合,才能产生深度创意。如果采用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招聘一大批熟手并且绑定了大量的期权、股权、项目分红,力图立竿见影,这也是典型的不理智。换言之,企业不需要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带来的人力资源价值稳定输出,而是需要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带来的井喷。如果采用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能奏效,意味着为了实现创新可以使用“职业杀手”,但这显然不合常理。“职业杀手”可以稳定输出,但无法实现创意上的大突破,即使有“职业杀手”可能实现局部创新,但无法形成一股整体的持续创新力量,更无法支持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实现。
进一步分析,招聘熟手似乎为企业带来了即战力,但实际上却锁死了企业未来的空间。因为,企业买的是看得到天花板的输出,即使再投入更多的激励成本和赋能,也无法获得基本输出之上的创意部分。更应该警惕的是,企业有可能将希望寄托在熟手们的爆发上,对他们产生远胜于他们正常水平的期待,不仅导致双方的合作不愉快,甚至也会因此忽略了对人才队伍的持续赋能。换句话说,在购买创意这个事情上,企业无论如何都会走向一笔不划算的投资。
适配的特例 上述的分类只是大原则,现实世界里企业的业务战略千差万别。
有的行业产品溢价极低,看似是个低成本竞争的行业,但产品或服务却是差异化的。所以,这个行业里普遍使用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竭力培养子弟兵。例如,手机制造是一个特别讲究创意的行业,大量的设计与科技充斥于产品,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自然可行。创意型产品输出本来应该带来高溢价,而这个行业之所以是低价格竞争,是由多家创意型竞争者的红海血拼决定的。能在这个普遍低价格的行业做出高溢价的企业,必然是把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完全和一般竞争者拉开差距。
有的行业产品溢价极高,看似是个差异化竞争的行业,但产品或服务却是标准化的。所以,这个行业里普遍使用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大量使用空降兵。例如,房地产并非一个极度讲究创意的行业,更多是一种标准化产品的输出。标准化产品输出本来应该带来低溢价,而这个行业能带来高溢价,是行业的特性,甚至是由国家经济结构决定的。当然,能在这个普遍高溢价的行业里做出更高溢价的企业,也搭配了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这些对于人才的持续培养,成为这类优秀企业的创新基因。
事实上,所有行业里都有创新空间。低溢价的行业也可以追求高溢价,高溢价的行业可以再追求更高溢价,这种方式就是重新定义行业。如果要想朝这个方向走,其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有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的部分,考验的是企业奉行长期主义的决心。
人力资源战略应该匹配业务战略,却绝对不是简单的二选一。人力资源战略是一个决策组合,通过人力资源政策包来精准控制投产曲线(图2)。这条曲线虽然不是唯一的,但从静态上看,也有应该的“空间”和去不得的“禁区”。
高潜型人才过去可以在企业的长期投资之后实现价值井喷,企业能够一直享受这种源源不绝的红利。但现在,高潜型人才面临“激励两难”,即人才在价值释放后,要么会被其他企业追捧、要么会获得价值变现而选择离开。
针对核心人才仓,企业都应该避免掉入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两个“禁区”。
不可能曲线之上 老板们永远希望人才能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能好”。不仅如此,他们还希望人才能够跟随企业一起成长,焕发第二春。所以,他們心中理想的曲线是图2上面一条紫色的曲线,但这条线是“不可能曲线”,曲线以上的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第一块“禁区”。
因为,这类人才肯定是带着职场经验过来的,他们心里的决策模型已经固化,能力提升空间也有限,就是来寻求“能力套现”的。企业要么给期权、股权,要么给高工资,但如果天天和人家谈梦想,希望进行价值观“同化”,还希望人家再学习,再实现创意的井喷,这就非常不理智了。
面对老板的这类“既要、又要、也要、还要”的需求,HR应该秉持专业性,明确告知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如果可能,一定要让老板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对于这类人才,用激励、给空间,确保他们发挥出正常水平即可。至于什么是正常水平,在引入这类人才时就要和人家达成共识。
死亡曲线之下 HR们永远希望老板对人才成长有足够的耐心,他们心中的理想曲线是图2下面一条金黄色的线,但这条线是“死亡曲线”,曲线以下的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第二块“禁区”。
如果有HR们把曲线定位在这个区域,要么企业被人力资源管理的低效拖垮,失去生存的空间;要么HR被自己的低效拖垮,失去自己的职位。其实,即使老板不专业、暂时认可HR在这个禁区里,HR自己也不能掉进去,如果把自己放到不要求输出的温室里,实际上是害了自己。
因为,老板迟早会在企业发展不顺时回头进行复盘,而复盘的结论大概率会指向人才供给不足,此时,HR们已然避无可避。与其如此,HR不如一早就明确思路,争取有所作为。这好比格斗面对一记躲不开的重拳时,最好的防守方式不是后退,而是迎上去,让对手没有挥拳加速的空间。HR应该明确告知老板自己的人力资源战略,获得认同,同时基于战略落地的过程设计,进行预期管理。
Fish区域 真正的人力资源战略空间是中间的“Fish区域”。在这个空间里,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战略(甚至其他战略)定位和人力资源结构定位,来构筑一条符合客观规律的合理曲线。曲线靠上,可能需要选择一些立竿见影的打法;曲线靠下,可以选择一些固本强基的打法。当然了,必须要有一定的预期回报。
即使明确定位出了人力资源战略空间,老板们也依然会无比纠结。一方面,随着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老板们可能要求HR把曲线调整得相对靠上,以便获得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老板们不得不选择把曲线调整得相对靠下,以期通过“下潜”来获得“井喷”的结果,从市场里突围。两者之间的平衡,就需要HR的专业。我们始终要相信,在Fish区域中,一定有一条最优的投产路径。
需要提醒的是,大量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都采用了混合型人力资源战略。这些企业针对不同的核心人才仓和这些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他们的投产曲线可能是几条曲线的叠加。此时,企业整体核心人才的投产曲线显然可以突破上述禁区。这也意味着,HR应该针对不同的核心人才仓使用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每个时间节点里都有工作亮点,确保整体核心人才队伍能够支撑战略,推动经营。
互联网时代导致了人才在企业内的生命周期变短,对于人力资源专业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人力资源战略必须在动态中寻找空间。
人才生命周期变短的挑战 过去,成熟型人才可以在抵达输出峰值后一直保持,因为业务本身没有太大变化,获得的技能可以一直适用。但现在,成熟型人才面临“技能过时”的风险,即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这类人才的输出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衰减。
高潜型人才过去可以在企业的长期投资之后实现价值井喷,企业能够一直享受这种源源不绝的红利。但现在,高潜型人才面临“激励两难”,即人才在价值释放后,要么会被其他企业追捧、要么会获得价值变现(奖金、股权、期权兑现)而选择离开(去下一个平台、创业等)。面对这种尴尬,企业偏偏还无能为力,不给激励,人才就跳槽;给了激励,人才也会离开。所以,高潜型人才留给企业的都是一段“短暂的美好岁月”。
工业经济时代,类似日本企业推崇的终身雇佣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人力资源专业也相对简单,老板自然不必多加关注。而现在,“人才队伍的稳定”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结果要么是人才队伍迅速衰落,要么是人才队伍“良将如潮”。
更让人无奈的是,高潜型人才也会出现“技能过时”,而成熟型人才也会出现“激励两难”。两种机制交叉在一起,更加速了人才生命周期的缩短。
除此之外,人才的职业倦怠期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根据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的一个非正式调研(图3),1990~2000年期间,中国企业员工的平均职业倦怠期为5~7年;2001~2010年期间,平均职业倦怠期缩短为3~5年;2010~2020年期间,平均职业倦怠期进一步缩短为1~3.5年。一面是工作生活节奏变快带来的压力,一面是更敏感的90、95后大量进入职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人才在企业内更短的生命周期。
工业经济时代,类似日本企业推崇的终身雇佣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人力资源专业也相对简单,老板自然不必多加关注。而现在,“人才队伍的稳定”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结果要么是人才队伍迅速衰落,要么是人才隊伍“良将如潮”。这个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老板们不得不重视。这也决定了,HR们在人才队伍上必须频繁建仓、补仓,频繁换手。
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的空间 采用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的企业,企业应该根据成熟型人才的生命周期来决定建仓和补仓的节奏,确保代际更替间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不受影响,相对平滑(图4)。
这类企业都应该有强大的招聘和周边技能,能够快速识别人才需求,快速补给人才队伍,快速实现人才整合内化,他们对人才的引入必须快、准、狠。这有点像汽车的挡位,最好是挡位切换之间没有顿挫感,形成“无级变速”的模式。
反过来说,这类企业最忌讳的是两点:
一是胡乱建仓。不少企业都有这样的经历,花了大力气找来行业里的大牛(成熟型人才),但由于自己没有想清楚要什么,大牛空降后迟迟不能有所产出。最后企业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而大牛觉得企业耽误了自己的机会,双方都觉得对方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公平来说,这里的主要责任还是在企业一方。
二是过度乐观。一些企业在引入了成熟型人才之后,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技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相对衰退”,对人才的产出过于乐观,没有提前做好补仓的准备。真正等到发现问题,一切为时已晚,企业不得不承受因为人才短板而导致的产品或服务水平波动。
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的空间 采用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的企业,应该根据高潜型人才的生命周期来决定建仓和补仓的节奏,确保代际更替间有源源不绝的创新输出,不求平滑,但求此起彼伏(如图5)。
这类企业拼的是人才培养和周边,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布局,前置性地储备人才,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高效培养,不仅让他们掌握足够的体系化知识,也要让他们有逐步练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加速学习,他们对于人才的赋能必须厚积薄发。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要有长期主义的坚持,要在投入期坚定地看见未来。
反过来说,这类企业最忌讳的还是上面两点,只不过体现在了不同的方面:
一是胡乱建仓。这类企业仅仅从纸面上储备人才,动辄招入高、精、尖人才,并没有将人才校准至战略需求。这导致这类人才后期输出乏力,而人才在不能发挥价值时,也会自然选择离开,最后的结果就是双输。
二是过度乐观。一些企业在享受了高潜人才发展带来的红利后,没有意识到他们有离开的风险,依然盲目乐观地规划未来,没有提前做好补仓的准备。等到人才大量流失,一切为时已晚,企业不得不承受因为人才短缺而导致的产品或服务竞争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