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1月7日至8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并在内容归口上将其纳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板块。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应当扎实落实相关要求,真正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
(1月14日 据新华社讯)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家庭,多年来付出了很多努力,如在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上,国家出台了刚性的制度要求。但现实是不少学生根本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为何有令行不通?制度文本下的现实往往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结果,其主要原因有四点:认识的不足、标准的突破、焦虑的叠加和机制的松散。
认识的不足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学生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二是对学生睡眠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认识不足的解决办法,就是“认识来补”。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与培训,推动教育机构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学生睡眠保障作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孩子发展价值排序,捍卫孩子的睡眠权。
标准的突破指的是有些学校、教师没有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没有完全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趋于功利化和短视化。如果把教育视为一个行业,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这个行业的行规。而保障学生的睡眠,就要守好课程标准这条红线,不能逾越。
教育的功利化会加剧焦虑的蔓延,当多方被竞争所裹挟,就会形成焦虑的叠加。家长对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校外培训机构挂在嘴边的“一对一辅导”“快速提分”“校外名师”等,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睡眠时间被一再压缩。当这种多方叠加的焦虑与学生的睡眠绑定在一起,不破解这种“共错结构”,是很难取得实际成效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教育者有必要以长远的发展来代替眼前的利益,以未来的进步来取代暂时的先机,通过缓解焦虑,为孩子争取睡眠时间。
机制的松散也是无法保障学生正常睡眠时间的重要原因。即便政策文本再明确,如果没有严密合理的机制和严格的督导评价体系,也会出现有要求缺落实、有底线无坚持、有标准少贯彻。克服机制的松散,首先要將睡眠正式纳入学生的基本权利范畴,用法律的刚性来改变已有机制的松散状态。其次是建立明确的权责关系,即制度有具体要求,落实要有对象,对象要有权责。再其次是需要明确制度的更迭,制度与时俱进,才能更好体现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