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当代教育价值

2021-03-15 05:30陈履伟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旁观者知行合一王阳明

陈履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知行合一”被确立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之一。这要求我们对“知行合一”的认识和实践,必须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宏大视野中,融入当代教育的丰富内涵里。

在人与环境的诸多复杂关系中,存在着一种最为重要的关系,即知与行。前者是认识世界,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后者是改造世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两者相互缠绕,构成知行关系。

知行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古老而常青的命题。从《尚书》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开始,知行关系便贯穿了中国思想史的始终。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奠定了中国知行观的基本走向。王阳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可以说,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知行合一”的命题。毛泽东同志提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习近平同志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与历史上对知行关系的静态考察不同,他们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知行合一的深刻内容。

“知行合一”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陶行知先生早年接受了王阳明的思想,之后又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这使他能用中西两种视角来重新审视“知行合一”的命题。陶行知分析了王阳明格物失败的过程,指出:“故欧美之所以进步敏捷者,以有试验方法故;中国之所以瞠乎人后者,以无试验方法故。”那么,科学实验方法的本质是什么?杜威分析了实验探究的三个特征:第一,有外表的行动,它改变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行动是有观念指导的活动;第三,实验(行动)的结果构成了新的经验情境(认知)。从哲学的意义上看,实验方法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体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内含人文精神),而成为现代化的标志。

“知行合一”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教育价值在于:第一,确立新型的知识观。“知识是要自己像开矿样去取来的。取便是行。中国学子被先知后行的学说所麻醉,习惯成了自然,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先知后行学说的土壤里,长不出科学的树,开不出科学的花,结不出科学的果。”第二,确立新型的学习观。“如果我们知道认知不是一种外在旁观者的动作,而是参与在自然和社会情景之内的一分子的动作,那么真正的知识对象便是在指导之下的行动所产生的后果了。”学习不是旁观者式的学习,而是参与者式的学习;真正的学习者,不是学习的旁观者,而是学习的参与者。第三,确立新型的课程观。课程不仅是固定的“跑道”,更重要的是沿着跑道奔跑的过程。从课程结构上讲,应当实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配比和统一。其中,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包含劳动教育的落实。第四,确立新型的教学观。“‘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文化的自信,也必将是中国教育的自信。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中華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旁观者知行合一王阳明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知
说局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