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2021-03-15 06:47李梧
学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语文教学小学

李梧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重点关注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正是其中一部分。针对当前小学生存在的预习不得法、不重视预习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设计要求、丰富开展形式、组织有效监督、及时进行评价等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各学科开展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课前预习是否深入直接影响着某一门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就被教师所熟知,这一环节也始终被大部分的教师所重视。但是由于教师采取的措施、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了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对课前预习环节缺少主动性的问题。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虽然教师三令五申要求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但是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还缺乏直观的体会和了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态度的不端正,自然而然也就造成了预习效率的低下。其次,教师在组织课前预习活动时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对课前预习缺乏兴趣,也导致了最终成果不好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对于课前预习的设计也存在问题。不仅是课前预习的内容缺乏针对性,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让一部分学生难以使用,而且对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衔接不重视,小学生出现课前预习的结果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错误认知,从而在无形中促使小学生消极对待课前预习的问题发生。最后,在课下完成的预习还缺乏一定的监督,学生无法做到有效的预习。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对家长的态度和监督方式给出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得小学生在无监督的状态下完成预习任务。但是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自我控制上还不够完善,使得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自然也就不高。结合这些现存的问题,教师要改善当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

1.结合学生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习要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课前预习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基础性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进而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实现课堂上的高效理解和学习。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对于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在语文科目上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课前预习这一方面可以进行互相的学习和借鉴,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教师的方法,必须要结合本年级独特的学习要求和任务。同时,即便是在一个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语言基础也是不同的,尤其是表现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面和学习能力上,更是有高有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讲解的时候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要实际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实際要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预习方案和预习要求。例如,针对《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说,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广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课文中字词的理解和记忆任务,同时也对泼水节这一节日有了基本的认知,所以教师在为这一部分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减少甚至删减掉针对这些基础内容的要求,然后适当地增加关于课文内容特点、写作特点、文章框架等深入学习的要求;而对于语文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将课前预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上,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对于这种考虑学生特点的课前预习方案和指导,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要对班级内学生有基础的了解,更需要完成大量的课件制作、单独指导等工作。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将课前预习的要求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然后针对各个不同的阶段来设计不同的要求和内容。在每一个阶段的要求之后还可以设置相应的简单测试。这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阶段的预习任务。在向教师申请更高阶段的预习任务时,需要完成前一阶段的测验。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利用网络手段提高学生课下预习效率。传统意义上来说,课前预习大部分情况下指的是学生针对于新课文和新知识的提前学习活动。正因如此,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来说,学生在缺乏教师的适当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的课前预习,其效率和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利用网络的途径来重新设计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和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号平台来专门设计一个关于课前预习的公众号,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和计划确定课前预习的内容,根据主要内容和要求来设计一些题目,学生在自主完成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在网络上完成相应的题目,并且以实名的方式进行登录。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公众号的后台了解到班级内每一个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预习。例如,开展课文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文章框架以及背景知识相关内容与要求的课件上传到公众号中,以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参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尤其是在字词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在预习的环节中完成详细的内容讲解,这样方便了学生在字词方面的提前记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而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更高效。

3.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组织特色预习活动。根据人们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课前预习往往被认为是学生应该在课堂教学之间,也就是课下完成的任务。实际上,虽然学生在课下完成的部分是预习的主要环节,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在教师开始授课之前的预习活动也属于课前预习的一部分,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受到授课实践和整体的课堂教学安排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课堂上开展的预习活动都在上课的前几分钟,这就使得课前预习的活动不仅要受到其本身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开始阶段注意力难以快速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上的预习活动时必须要重点关注活动的组织形式,兼顾内容与形式,使预习活动在围绕课文内容开展的同时,也能够考虑到创新性和趣味性,以起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具体来说,根据小学生的喜好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状况,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并且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从内容上来看,语文学科与英语类似,都是在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一种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课前预习相比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更加倾向于字、词、句等基础性知识的了解,这也就意味着课前预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会略显枯燥。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创新活动组织的形式,在完成本篇课文或者是本单元的生字生词认知时,可以采用抢答竞猜的形式。教师根据字词的基本意思制作课件,在课件上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对字词的基本含义进行简单的概括和解释。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课件之后,让每个小组的成员抢答猜字猜词,并且记录分数。在完成猜词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的黑板上记录好今天每个小组的成绩,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其他小组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前预习的活动中来。而对于课文框架理解、课文背景知识拓展等预习任务,教师则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让每一个小组在简单几分钟的相互讨论合作之后派出代表,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为其他学生简单讲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4.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课前预习评价联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保证最终成果的质量,及时全面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课前预习来说也是如此。要实现小学生高效的课前预习,教师不仅需要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监督,同时需要对预习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不过针对课前预习的评价与其他环节的评价有所不同,需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互结合。无论是对于课下完成的预习任务还是对课前完成的预习任务,都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也都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与检验。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流程时需要与预习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相应的内容之前,先设计一些互动问答,或者是小组讲解的活动来对学生预习的成果进行检验,然后针对于学生的表现来给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在脑海中形成关于本篇课文的简单知识框架并进行详细的补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趋向于系统化。而且还能够对学生完成之后的预习任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小学生课前预习更加高效。

总之,良好的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加强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小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效理解和记忆的关键。因此,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创新对课前预习的设计和指导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塔吉古丽·司马义.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J].高中生学习,2018(4).

[2]王娟娟.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J].学子:理论版,2017(16).

[3]胡霞萍.有“备”而来,让预习摆脱“鸡肋”窘境——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3(8).

[4]沈志媚.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J].生活教育,2013(5).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语文教学小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