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文物史料:《人民音乐》1948年新卷创刊号

2021-03-15 04:41顾伟泉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

顾伟泉

一、《人民音乐》1948年新卷创刊

《人民音乐》杂志在历史上曾经三次创刊,1946年12月首次创刊是在黑龙江佳木斯创刊(图1),出版三期后于1947年4月停刊;1948年10月重新以“新一卷第一期”的名义在哈尔滨创刊(图2),出版四期后于1949年7月停刊;1950年9月在北京再度创刊(图3)。虽然在1966年5月至1976年3月期间再次停刊,但1976年3月复刊后的第一期上并没有“一卷”的卷次顺序号(图4)。本文研究的是第二次创刊的创刊号。

图1 《人民音乐》1946年创刊号(1)图片来源:钱仁平新浪微薄,http://blog.sina.com.cn/qianrenping/。

图2 1948年新卷创刊号封面(2)图片来源:哈尔滨音乐学院博物馆馆藏,苗笛先生捐赠。

图3 《人民音乐》1950年创刊号封面(3)图片来源:中国知网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RMYY&Year=1950&Issue=01.

图4 《人民音乐》1976年复刊后第一期(4)图片来源:哈尔滨音乐学院博物馆馆藏,李西安先生捐赠。

1945年8月15日(下称“八·一五”)东北光复之后的形势极为混乱。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6月10日党的“七大”会议上就东北问题做出批示(5)“从我们的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基础”。,8月10日朱德总司令连发七道命令,要求八路军、新四军的精锐部队和解放区的精干力量,克服所有困难挺进东北。1946年9月延安鲁艺撤出延安,经过艰苦跋涉,途径张家口、内蒙古、哈尔滨等地到达了相对安全一些、远离主战场的黑龙江佳木斯;12月,吕骥等延安鲁艺音乐家在佳木斯创办了《人民音乐》杂志。但是,由于当时东北战局的环境恶劣(6)由于解放军在战场上暂时的撤退和所处的防御状态,使匪特武装似乎看到了希望而复起。为了彻底肃清匪特,1946年中共东北局决定开展大规模的剿匪斗争。1947年1月12月,合江、北安、嫩江军区部队联合进剿(参见米大伟:《东北历史——黑、吉、辽及东蒙通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人民音乐》杂志所处的合江地区也变成了剿匪的主战场之一,战事非常紧张且条件艰苦。,加上1947年4月后编委会成员都分别去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杂志只出版了三期就停刊了。

1948年春,吕骥带领瞿维、寄明、关立人、刘炽、王卓、蒋玉衡、雪楠、晓星、天蓝等人抵达哈尔滨筹建东北音乐工作团(7)晓星:《烽烟指处即课堂——忆吕骥同志在东北鲁艺》,《音乐研究》1989年第2期,第33页。。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标志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开始,为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吕骥等音乐家立刻引领音乐工作者吹响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时代号角:辽沈战役打响后仅一个月就以新卷次的方式将《人民音乐》在哈尔滨第二次创刊(下文简称“新卷”)。

在该刊“编后记”中写到:

人民音乐自去年停刊以来,经常有人问起何时复刊,可见一个共同发表意见,研究业务上专门问题的刊物是为大家所需要的……。我们希望,本刊能够为新时期的音乐运动尽一分力量,这首先依靠音乐工作的同志爱护它,支持它,经常投稿和提出意见,使它能够和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真正成为群众性的音乐刊物。

新卷的创刊满足了音乐工作者和读者的需要,是时代召唤的结果。“编后记”中所称“新时期的音乐运动”就是指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所做出的时代选择。虽然在新卷出刊四期后的1949年7月,面对新中国成立的百业待兴,《人民音乐》完成了它在战争年代的历史使命而再次停刊,但新卷《人民音乐》对党和军队的宣传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人民音乐》新卷分析

(一)编委成员

新卷编辑委员会共有9名成员组成,他们与延安“鲁艺”、《人民音乐》1946年创刊号(旧卷)、1950年创刊号的关系及1949年建国初期的主要活动(见表1)。

表1 新卷编委会成员相关信息统计表

表1表明,1949年后9名编委会成员均在我国音乐界担任过党务、行政或学术上的要职,对我国音乐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编委会成员有7人进入了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占编委成员数的77.8%,其中吕骥担任了常委、主席,何士德、向隅和安波担任了常委,庄映、李劫夫担任了委员,任虹担任了候补委员,他们都直接参与领导了全国的音乐事业,成为新中国音乐事业中的中流砥柱(8)1949年后新卷编委会成员吕骥、向隅、安波、李劫夫和李鹰航分别参与筹建和领导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这五所高校的工作,为新中国的音乐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何士德成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任虹创建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庄映和张一鸣在部队文艺团队做领导工作,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张一鸣在1955年率领战士歌舞团去越南演出期间壮烈牺牲,成为中国援越抗战烈士中的一员安葬在越南的烈士陵园中,把延安“鲁艺”的火种播洒到援越抗战的战场上,体现了延安“鲁艺”文艺战士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1950年《人民音乐》创刊奠定了基础;

2.1950年创刊时期的编委会由吕骥、向隅、安波、江定仙、李凌、李劫夫、李元庆、李焕之、老志诚、任虹、何士德、沈知白、金紫光、林路、孟波、周巍峙、马可、马思聪、孙慎、章枚、常苏民、舒模、贺绿汀、张非、赵沨和缪天瑞26人组成(9)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名录》,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其中吕骥、何士德、向隅、任虹、安波和李劫夫6位新卷编委参加了1950年的编委会,占1950年创刊编委会成员数的23.1%,占新卷编委成员数的66.7%,即:新卷编委中只有3人(庄映、李鹰航、张一鸣)未能参加到1950年的编委会。说明新卷的编辑出版为重新创刊奠定了基础;

3.编委全部来自延安鲁艺,说明延安鲁艺的精神的火种在《人民音乐》中得到了继续传承。《人民音乐》1946年创刊后的三期编委共5人:王一丁、任虹、吕骥、何士德、向隅,而在新卷中的编委中有4人参加了前三期的编委会,占前三期编委数量的80%,说明前三期的办刊思想在新卷中得到了继续传承。

(二)音乐内容

本刊上刊载的内容以歌曲居多,一共发表创作歌曲27首;其次是音乐学术研究方面的内容,含8篇研究性的文章(见表2):

表2 新卷创刊号刊载的内容统计表

从内容看,主要以鼓舞革命斗志,反映革命精神和生产劳动精神为主,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如27首创作歌曲都是围绕当时党中央的中心工作——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而创作的,既有宣传战略决战伟大意义的《解放大军齐出动》,也有揭露国民党腐败和黑暗统治的《向蒋介石复仇》《国民党一团糟》;既有动摇国民党军心的《两种兵》,也有歌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树立必胜信念的《蒋介石快完蛋》;既有歌颂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赞扬战士牺牲精神的《攻大城》《连续爆破》《尖刀班》等,也有歌唱胜利后喜悦的《庆功歌》。在生产劳动题材的10首歌曲中,既有激励生产的《秋收》《出煤歌》,也有鼓励支援前线的《节约好》《送公粮》;既有歌颂党的土改政策的《地照到家》,也有歌唱劳动英雄的《生产立功歌》;既有战略决战中的时代歌曲《工厂就是战场》,也有一直影响到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工人大合唱》。内容几乎涵盖了部队干部战士和群众的所有思想、战斗、训练、生产和生活,非常丰富。

1.歌词分析

(1)反映思想、战斗和训练等内容

在开篇第一首歌《解放大军齐出动》中唱到:

解放大军齐出动,排山倒海天地动!英勇无敌的子弟兵开到哪里去?杀进蒋管区,搭救那人民出火坑!红旗飘扬在天空,插到哪里哪里红!祖祖辈辈的血债,今天要清算。打到南京去,活捉那蒋贼报冤仇!普天同庆万民欢,人民翻身坐江山!要问翻身靠谁人,靠谁人?朱德毛泽东,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

歌曲直接宣传了解放战争决战的目的和意义。而在《国民党一团糟》中,将国民党军队腐败和反动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很快就将该歌曲传播开。

在《两种兵》(歌剧《兵》主题歌)中唱到:

兵呀兵,是哪里来的兵?当兵的都是老百姓,因为老蒋要杀人民,中国才有了两种兵!蒋家兵是什么样的兵?他给老蒋当家奴,挨打受骂害百姓,白白送死留骂名。子弟兵是什么样的兵,一心一意为百姓,赤胆忠心救中国,人人拥护人人敬!中国有了两种兵,天上地下大不同,壮大人民的子弟兵,干净地消灭蒋匪军,人人敬!

歌曲通过两种部队的对比和宣传,造成了国民党兵的人心涣散,从而为胜利打下了基础。据统计,从辽沈战役开始的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的部队共计188万人(不含被俘人数),其中包括将领1500余名,涉及陆军240个师,海军大小舰艇97艘,空军飞机128架。这不能不说我党的宣传、动员工作做得极为成功,这与当时的文艺工作者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在《攻大城》中唱到:

打完了小城攻大城,打下鞍山、吉林又拿四平,蒋介石兵败如山倒,只剩下那沈阳、锦州和长春。千百门大炮轰隆隆地一齐放,他插上翅膀,也难逃生!没有攻不下的城市,没有打不垮的敌人,彻底消灭蒋匪军,东北人民大翻身……。

这首歌曲是创作者们深入到四野一纵队前线体验生活而创作的,歌曲紧紧跟随时代步伐,跟着部队的解放进度进行创作,紧密贴合实际,体现了文艺宣传工作的时效性。

在《向蒋介石复仇》《连续爆破》《尖刀班》《我和枪》《不怕艰苦不怕难》《加油练兵歌》《炮兵小唱》《孤胆英雄》《尖刀连》《攻坚战歌》《掷弹筒歌》《庆功歌(二部)》等更多的歌曲中,则更直接地歌颂了前线部队战士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大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激励着子弟兵奋勇杀敌,争当英雄,展现出人民军队永远前进的勃勃英姿。

(2)反映生产和生活等内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打响,同年11月2日结束,东北全境解放。新卷创刊号的出版正是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东北是中国唯一的现代化工业区和商品粮最多的地区。也就是说,开展生产支援前线和投身祖国工农业建设对于每位人民群众来说都责无旁贷。因此,新卷创刊号中发表了10首这样题材的歌曲,其中农业生产相关的4首,占40%;工业生产相关的6首,占60%。

《送公粮》中唱到:

你也忙,我也忙,大家动员有力量,今年好、来年强,换工小组有力量;你快缴,我快缴,组和织的有竞赛,缴公粮、保家乡,得到翻身打老蒋;你有马,我有车,人力马力要配合,谁送粮、谁打场,妇女儿童一齐忙;你也强,我也强,模范小组都要当,留种子、留吃粮,来年种地有希望。

歌曲结尾还加注了编者说明“此歌曾在知识杂志发表,但因排版错误甚多,特再发表于此”,说明该歌曲在当时特别符合时代背景,也饱受欢迎。

1945年底解放军进入东北的部队人数10多万人,而至1948年则迅速发展至百万之众,部队人数能够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党在东北的土改工作让东北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心甘情愿地动员丈夫去当兵、送儿子上前线。在《地照到家》中,能够体验到东北土改之后农民的喜悦心情:

马有笼头地有了照,千年的血汗呀还了家呀,打起鼓那个敲起锣,喜气冲天笑呵笑呵笑哈哈,地照到家福到了家,男女老少笑哈哈,哪来的福气哪来的地,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生动地歌唱了党的农民解放和土改政策,为全国的农村解放做了舆论宣传。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业格局,东北的民族工业化之路已经越走越宽。而“九·一八”事变爆发和伪满的成立,中断了东北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即使这样,伪满时期东北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品产量在全中国都处于领先水平,许多机械设备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这一时期留下的固定资产和大工业生产中训练出的一大批熟练工人都成为东北工业复苏的重要条件(10)秦爽:《伪满洲国殖民地工业体系形成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但是,在“八·一五”苏军接管东北之后,苏军以“战利品”为由拆走了大量的机械设备,还有很多机械设备遭到了日军的破坏,因此当时的东北工业体系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而我党的工作重心也转向夺取城市胜利和城市建设上来,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快速地将东北工业生产复苏,如何为新中国工业的成长做出更大贡献,是我党迫在眉睫的工作。1948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吕骥在会上提出进入城市后应当创作产业工人的歌曲,此后一批反映工人劳动生产的歌曲便如雨后春笋一样地出现了。(11)徐帆:《时代的脉搏永恒的旋律——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创作述评》,《交响》2002年第4期,第45页。

在该刊中发表的10首劳动生产方面的歌曲中,有60%是与工业生产相关的歌曲。尤其是发表了《一切为了胜利》是《工人大合唱》的第一节(作者在乐谱结尾注到:“本曲原系混声四部合唱,因本刊篇幅所限先将曲调部分发表于此,全部不久即将出版”),该合唱首演于全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音乐会,是继聂耳于20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工人题材歌曲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舞台上以工人为题材创作演出的大型音乐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12)傅庚辰:《刘炽的歌——听刘炽作品音乐会有感》,《中国艺术报》,2009年11月24日。

2.曲调分析

《向蒋介石复仇》(谢明词,庄映曲)全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分为两个平行的乐段构成,旋律采用C宫五声调式,并以 “do、mi、sol”为核心音,音乐律动感非常强,旋律音型的走向与歌词内容表达的情感要素合二为一.

谱例1

节奏是歌曲要素之一,在这些声乐作品中,所有歌曲旋律的节奏和歌词的韵律都结合得非常紧密,如《向蒋介石复仇》中的节奏:

谱例2

这些歌曲的曲调简单,歌词上也没有华丽的语言,朗朗上口,歌颂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精神,展现人民军队的勃勃英姿,成为那个时代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献出自己的血汗和生命的无数战斗英雄的写照,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是当时音乐工作者们为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作出音乐贡献集中的写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音乐宣传意义,也为新中国和后期抗美援朝的经济建设奠定了牢固的音乐宣传基础。

3.研究文论

刊载的文章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音乐创作研究。如李焕之在《曲调的构成》中先分析了曲调构成的两种因素“旋律”和“节奏”,然后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了“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通俗易懂,极具普及性。吕骥在《学习技术与学习西洋的几个问题》的文章中,对厘清中西方音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音乐学习的方向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学习技术首先应该是包括唱歌,乐器,作曲各方面的技术。……其次应该包括中国音乐的技术,尤其是民间音乐中的技术,不应该限于一两种西洋乐器的技术。……此外,还应当包括对于西洋音乐作家与作品的研究,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于西洋音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的研究比技术的学习更重要一些。

认为中国音乐是低级的、没有技术的,不用说,这种观点是不合乎事实的,中国音乐(民间的与非民间的)有它自己的不同于西洋资本主义音乐的传统,有他自己所根据的生活语言,有它自己的乐器以及不同的应用法,这些就成为产生不同的技术的条件。

他在文章的最后呼吁:“中国音乐无论从作曲、乐器演奏、唱歌各方面都可以加以系统分析,综合整理成为一种有系统、有条理的知识”,该文对我国音乐研究走向科学化指明了方向。

刊载文章对歌曲创作的研究更为突出。如向隅在《加强歌词的研究》一文中,不仅给出了加强歌词写作的方法,还讨论了文学工作者、诗与歌的关系等容易混淆的学术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该文章认为:

文学工作者对于歌词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因为歌词的艺术上的加工,特别需要他们的帮助。作曲者自己写词的时候,往往更多地照顾到作曲的条件,一般的同志写词也容易从实用的观点出发,而文学工作者却往往从文学的观点或者诗的观点来要求歌词。我们永远承认,诗和歌可以是形式上的分工,但不是互相矛盾和不可接近的,相反的,两者的长处正应该互相补足。

丁洪在《歌词创作上的几个技术问题》一文中以《机枪射手歌》为例,讲述了歌词的修改过程和感想,尤其是对“词的音韵”的讨论中“我们不应该,也不必要过苛地要求词的音韵,甚至对于韵脚,也不必太勉强,总以不‘因韵害意’为宜,但个别特殊字眼,最好还是尽可能地注意一下”,很具有歌词创作上的指导意义。

除了歌曲创作内容以外,还有一些音乐实践及其他信息。向隅在《对人民解放军军歌及进行曲应征歌曲的意见》中首先对党中央指示创作《人民解放军军歌》及进行曲半年多以来收到的军歌词12首、曲9首,进行曲词20首、曲17首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人数和数量上是很不能令人满意的。就质量来说,上表(指原文中的统计表)所列举的作品也是和要求的标准有相当距离”,然后他对收录到的歌曲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存在的诸多问题:

看一看现有的歌词,则大多数是平铺直叙,感人不深,如写和人民的关系就是“我们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我们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军”;写领导就是“拥护领袖毛泽东,跟随朱德总司令”;写勇敢就是“冲锋陷阵,杀敌逞英雄”,“越打越强,越打越硬,团结勇敢,百战百胜”。应当要情绪饱满,形象生动,但又不是“冲破黑暗,走向黎明,人民的队伍向太阳,光亮又辉煌”;或“狂风暴雨,怒潮奔腾,淹没封建的城楼”。其所以有上面这些缺点,可能是作者对于我军本质的特点只有一种抽象的理性的了解,或者就是在表现手法上没有完全摆脱旧的军歌和知识分子歌曲的影响,采用了许多不为战士了解或不能激发他们情绪的语言。新的语言,要在战士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创造。“我们的孤胆像尖刀一样”,可以作为一个例子(但不是说这一句应当写入军歌或进行曲)。

虽然向隅没有指出作者的姓名,但直率地指出了创作上的通病,颇具指导意义。

一鸣在《组织现有的力量,把歌子教给连队》的文章中谈到了部队存在的一些现状:一是某些宣传队不注意教歌工作;二是有些宣传队的干部没有把经验教给现在教歌的人;三是有些师、团宣教工作负责同志对战士唱歌的问题缺乏实际行动,缺乏对于这一工作的组织和计划,也有的甚至忘记或没想到这是宣教工作的责任,没有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印发歌篇,没想办法或没更多地想办法组织和督促宣传队的同志有效地进行教歌和作歌。然后他提供了组织教歌工作的方法:

教歌工作的组织、计划、督促,主要靠宣教科或宣教股,具体的教歌工作主要靠宣传队。尤其是团宣传队,因为团宣传队最接近于战士,不识谱的可以学一个歌,教一个歌。并且要不断地研究和提高教歌技术,这样才能把纸上的歌子变成战士自己的歌子,才能满足战士的要求,才能活跃部队。才能继承红军的老传统,才能实实在在的让战士们唱起歌来。

作者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目前的音乐传播和普及工作也颇有启发意义。

马可的《戏剧音乐的阶级性》是根据文工会音乐组讨论会上的发言加以整理写成的,在文章中对于戏剧音乐如何表现作者的阶级感情问题进行了讨论:

我们文艺创作的主题,不外乎“战争”和“土改”两大内容……其故事的结构,人物的处理,莫不纠结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上……我们所表现的正确与否,就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我们所表现的正确程度如何,就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他还分析了创作上缺点的成因:一是对中国社会的知识还很贫乏;二是在学习和利用旧形式中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因而陷入旧形式的羁绊中;三是过去缺乏对作品的总结、批评和自我批评。

何士德在《发声法研究》中先根据人体发声法绘制了一幅“声乐的乐器图”,然后介绍了“乐器”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唱歌时的发声原理,在“呼吸”部分中讲解了“‘丹田之气’实际上是存储在下肺部的空气。吸气的时候下腹部也往外膨胀肌肉练得很有劲时就以为空气已到下腹来了,其实这是种感觉而已”。在“发声的过程”部分中谈到“自然的横隔膜向下伸腹壁往外面周围膨胀,空气从鼻及口入但不要吸的太多,空气太多就会充塞气管喉头妨碍发音,吸进大半空气时就把空气存储到下肺部空气供给库里……”,这些极具科学性和理性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在如何厘清中西方音乐的关系上,吕骥在《学习技术与学习西洋的几个问题》中首先批评了“认为中国音乐是低级的、没有技术的”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对中西方的音乐技术都要坚持学习,这些文章中的观点对于中国音乐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对于在戏剧音乐创作中,应该如何使作品符合时代特征和如何为时代服务等问题,马可在《戏剧音乐的阶级性》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该文章也成为马可戏剧音乐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戏剧音乐创作如何表达阶级性的开篇之作,在音乐史学、戏剧音乐研究上都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在歌曲词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上,向隅的《加强歌词的研究》和丁洪《歌词创作上的几个技术问题》的两篇文章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都是“歌词创作的重要开端”。两篇文章分别指出了歌词创作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还讨论了歌词创作者与文学工作者、歌词与诗歌创作等的关系问题,在理论研究上颇具启发性。另外,任鸿良在发表的《过去与现在流行的歌子及其原因》中对歌曲的创作要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入生活搞创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他在《关于写部队歌曲的一点意见》中则针对于部队歌曲的词创作和配曲等这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也颇具指导意义。

对音乐教育方面,在刊载的文章中分为两个层面进行了讨论。第一层面是针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方面,李焕之发表了《曲调的构成》;在提高演唱水平方面,何士德发表了《发声法研究》。这些知识无论是对于普通战士,还是对于专业一些的音乐工作者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第二层面,是针对于歌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一鸣发表了《组织现有的力量,把歌子教给连队》,鼓励更多的人成为歌唱教师,使歌曲的普及更为广泛和快捷。

综上,可以发现本期刊载内容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歌曲的内容,不仅是歌曲的创作问题的研究,更在于对歌曲的刊载,这些歌曲均与当时解放战争的环境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本期《人民音乐》就是解放战争决战阶段的时代号角,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宣传载体。

三、问题与启示

(一)几个问题的讨论

1.为什么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组稿和发行

这个问题也是学界有些同志认为该刊当时属于地方杂志,不具备全国性的主要原因。(13)徐星:《〈人民音乐〉1950—1965年办刊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八·一五”之后,全党的工作重点地区转向东北,延安鲁艺随之将艺术火种转移到东北。在炮火硝烟和解放战争决战打响的号角声中诞生的两个《人民音乐》创刊号,无疑为全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虽然我们从新卷创刊号中看到了东北、华北(14)在刊载的李中艺《华北音乐活动概况》一文中,对华北的北方大学、华北“联大”、中央管弦乐团和人民剧团的活动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本社收到音乐出版物》一文中也列有冀察热辽“鲁艺”的《解放军歌集》。等地的音乐活动内容,但更多的内地音乐活动的确是没有涉猎。

笔者认为,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放弃延安后,一直到1948年9月底济南解放前,全国只有哈尔滨(1946年4月)和石家庄(1947年11月)两个大城市获得了解放,其他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敌占区,到处是炮火硝烟,而这时的《人民音乐》在历史上起到的应该是全国战略形势的时代号角和音乐火种的作用,不可能有全国组稿和发行的客观条件,因此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地方杂志”之列,缺乏准确性。

2.刊载内容的遗憾

(1)对外国音乐作品没有发表和介绍。这也是由于当时党的工作重心是东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的形势要求所决定的。当时全党全军的工作重心是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假如这个时候发表一些外国音乐作品,笔者认为也是不合适的。

(2)从解放东北到1949年,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东北人民向党中央交出了80万吨粮食、150万立方米木材、20万吨钢材,(15)米大伟:《黑龙江历史——附哈尔滨城市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这些壮举在该期刊载的音乐作品中都有一些浓重的笔墨进行了赞颂。但同时在这个时期,党在东北还培养了大批的干部队伍,并从东北抽调了5.3万名干部南下担任新区的领导工作,(16)米大伟:《黑龙江历史——附哈尔滨城市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这是当时党的工作重点之一。虽然当时也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但歌颂这一壮举的音乐作品的创作是非常匮乏的,笔者认为这是本期刊载内容的一个缺憾。

3.办刊的规范性上有欠缺

由于战时条件所限,党对1949年前的期刊管理未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1949年前的《人民音乐》在办刊的规范性上有很大的缺陷,例如页数不确定,出版了三期又重新出版了一个新卷创刊号,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抹杀该刊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17)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年。

我们细细品读一下《人民音乐》1948年创刊号,在深深缅怀老一辈音乐工作者们丰功伟绩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明了我们音乐工作者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创作出时代的现实题材的作品

音乐工作者们身处硝烟炮火中,冒着生命危险,纷纷深入到战士和人民群众中进行创作,写出了符合那个时代的现实题材作品,是那个时代中战斗、工作和生活的生动写照。即使在那种危险和艰苦的条件下,吕骥、向隅等音乐家还在坚持用文章来指导音乐工作者们创作,这种为了理想而“不忘初心”的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恰恰是我们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2.要不断推出讴歌党、祖国、人民和英雄的精品力作

在发表的歌曲《向蒋介石复仇》《国民党一团糟》《蒋介石快完蛋》《两种兵》和《地照到家》等歌曲中,对党进行了讴歌,尤其是《地照到家》更是对党的土改政策进行了讴歌;而《矿工歌》《铁路工人歌》和《出煤歌》等歌曲中则是对普通工人进行了讴歌;在《孤胆英雄》《攻坚战歌》和《庆功歌》中则是对英雄精神进行了讴歌,而在“全国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期间的音乐演出情况”一文中则发布了东北音乐工作团用郿鄠调的方式对1942年获“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的李凤莲(18)周眙:《英雄模范在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校报》,2018年9月17日。进行了讴歌的信息。本期刊载的全部作品都是讴歌党、人民和英雄的精品力作,引导了那个时代军队的战斗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我们今天要不断推出讴歌党、祖国、人民和英雄的精品力作的榜样。

3.发扬学术和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

在发扬学术和艺术民主精神和行动上,向隅、吕骥和马可等人分别在文章中做出了表率。譬如我们通过品读向隅的《人民解放军军歌及进行曲创作问题座谈会》一文可以看出,当时的学术和艺术民主精神的氛围是常态化的,正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民主环境,才不断地推动当时的音乐作品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

结 语

《人民音乐》在东北的两个创刊号是以吕骥等为代表的延安“鲁艺”音乐家在东北点燃的音乐火种,尤其是1948年新卷创刊号更是“鲁艺”音乐工作者们吹响的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时代号角。面对着这本珍贵的、重要的历史文物,细细解读硝烟炮火中发生的音乐故事,深切缅怀前辈们的历史功绩,传承延安“鲁艺”的音乐火种,并以他们为榜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献出我们音乐工作者的力量,是历史,也是前辈们赋予给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乐”
鸟的音乐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