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登昌
摘 要:功夫扇操实现了音乐、体育、舞蹈的相互融合,能发挥出健身功能,并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属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运动项目。本文从功夫扇的起源入手,分析了功夫扇操的文化特征,然后提出了功夫扇操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功夫扇操;学生;锻炼价值
功夫扇操不仅蕴含了传统的哲学思想,也包含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民族体育的瑰宝。其基本特点就是动作协调、完整、连贯、练习的时候不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场地因素的制约,对于各个年龄段的练习者来说,都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群众基础也相对比较稳固。由于武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全面健身计划落实的背景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并在国际上得到各个国家人民的喜爱与认可。功夫扇传承了我国中华武术的精华,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将不同风格特点的动作融合在一起,并以武术与扇子挥舞技巧相结合。其中常见的就是太极剑、太极拳、京剧舞蹈动作等,具有新颖活泼、富有情趣的特点,能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功夫扇的起源
功夫扇是著名国际武术裁判李德印提出的全新套路,主要就是为了大力开展体育锻炼创编的全新套路。在北京国际公路接力赛上,2008名功夫扇高手,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地展示了创编的功夫扇操。功夫扇操不仅仅汲取了我国传统的武术精华,并且在创编的过程中大胆的创造,并且营造出了活泼的锻炼氛围。功夫扇操将太极拳的动作与其他武术动作相融合,如常见的舞蹈、京剧等,并加入适当的动作。通过对现代歌曲“中国功夫”节奏互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动作更是快慢交替、刚柔并济,能带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尤其是以团队表演的方式,更加能显示出磅礴的气势。
二、功夫扇操的文化特征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经有了五千余年的历史,而我国的武术则以独具特色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武术在传统文化孕育并且逐渐发展起来,也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的内涵。其练习实践、理论基础,都会受到传统社会经济、政治等多项因素的制约,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准则、思维模式。之所以中华武术能绵延数千年,并被世界上不同肤色、民族的人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中蕴藏了东方哲学理念。其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并且具备独特的东方文化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化流传价值。中国的武术文化具有深层次的哲学思想,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合理的训练方法为核心,并强调回归大自然情趣,逐渐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中国武术讲求叙事相宜、观赏性、实用性,并且将深层次的理论与浅层次的行为紧密的融合,并且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思维轨迹、运动方式,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精品,值得长久發扬与传承。
三、功夫扇操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
功夫扇操不单单能作为表演,更加能发挥显著健身的效果,经常练习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用,并且使得大众感受到武术健身的乐趣。功夫扇操的普及与推广,能丰富大学体育课堂的活动内容,并且提升了健康生活的多样性、趣味性,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并且激发青年人积极乐观、健康的精神风貌,强身健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功夫扇操的实际锻炼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人们生活与工作模式改变的条件下,健康理念也逐渐得到了大众的重视。相关人员不仅要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还需要将其预见为落实全民建设计划的基础。在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的阶段,需要结合全面建设的要求,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了解健康是学校与生活的首要条件。在我国的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中,太极拳比较常见,并且在我国的民间广泛流传。太极拳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属于我国民族体育的瑰宝。其基本特点就是完整性、协调性,动作的衔接也相对较为紧密,练习的时候不容易受到环境气候、人员因素、场地因素的制约,对于各个年龄段的练习者来说,都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群众基础稳固。基于全民健康运动开展与深入的条件下,显著地提升了人们的锻炼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到健身的重要意义。太极功夫山吸取了我国传统武术精华,动作创编也更加大胆,真正实现了风格特点各异武术动作与太极拳动作的融合,并且加入多种武术项目、舞蹈动作、京剧等,使得更多年轻人参与功夫扇操练习。在学校积极进行功夫扇教学,体育教师需要了解自身基本职责,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需要使其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终身受益。
结语
功夫扇操的建设价值较高,属于一种优秀的养生方法,更是将和平、健康、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学生学习功夫扇操,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而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方式,能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并加入多样性、灵活性的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芬. 自编武术功夫扇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20,(08):38-40.
[2]董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开发——以“洮州民间功夫扇操”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97-98.
[3]武俊清. “校园功夫扇”教学设计[J]. 江苏教育,2019,(59):72-73.
34905019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