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阳 罗旭霞 黄露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310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血液肿瘤患者输注化疗药、血制品、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无痛性静脉通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患者治疗期间PICC导管需要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可能会发生静脉炎、感染、穿刺部位渗血、血栓、导管异位、脱出及断裂等并发症[2]。初发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间隙期需院外带管生活,如能掌握PICC相关知识,正确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按期行导管护理,可以维持导管功能,对延长导管使用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健康宣教对此类患者尤为重要。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向患者单向信息的传递,填鸭式的灌输,不够重视患者理解力和信息掌握的程度[3]。Teach-back方法是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后,让患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健康教育信息的理解,及时评估,加强理解巩固信息,确保患者正确理解所传递的健康教育内容[4]。本研究将Teach-back健康教育法用在初发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临床病理学首次确诊为血液肿瘤;②年龄≥18周岁;③首次行PICC置管;④预期治疗时间≥3个月;⑤意识清楚,具备沟通能力;⑥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静脉血栓史;②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③合并全身感染或严重心肝肾其功能不全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认证,并符合伦理要求。选取2019年2月至9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血液科一、二病区行PICC置管的初发血液肿瘤患者,用投硬币法将两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其中观察组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转院。对照组排除4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采用单腔耐高压聚氨酯PICC导管,型号为4Fr,在静脉置管中心由静疗专科护士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即患者置管后责任护士采用书面和口头教育方式,根据科室制定的宣传教育手册向患者宣教PICC相关知识。包括置管后的维护,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置管侧行握球运动的必要性和正确方法,携管期间日常生活的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Teach-back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实施宣教后追踪导管使用情况3个月。
1.2.1 成立Teach-back健康小组 共5名小组成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另有1名静脉质控护士和3名高年资N3层级的护士。小组成员在实施健康教育前,统一接受Teach-back相关知识培训,学习Teach-back的教育理念、教育实施和实施技巧。
1.2.2 Teach-back健康教育实施 患者置管后,Teach-back健康教育小组评估患者Teach-back方法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教育训练内容,每一轮健康教育中设计的信息量不宜过多,维持在3~5个,教育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确保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当该轮健康教育完成后再进入新一轮的健康教育。
1.2.2.1 传递信息 置管当日Teach-back健康教育小组分阶段向患者宣教,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宣教PICC相关知识,包括置管后的维护,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携管期间日常生活的相关注意事项;置管后2 h向患者演示置管侧握球运动的正确方法,说明行握球运动的必要性。
1.2.2.2 复述信息 根据对患者健康宣教的内容,和蔼地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要点的提问,鼓励患者尽量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复述或演示出来。如:①您好,xxx(尊称),现在我想了解下刚才我说的内容您是否都听明白,您能否用自己的话讲一下(根据教育内容进行提问)。②您知道为什么要做握拳运动,输液时能不能做握拳运动?③握球运动时要注意什么,1天要做多少次,分解下来,一天做几组,平均每组做多少个?您能不能演示一组给我看一下?④PICC置管后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您知道可以从事哪些一般生活劳动,有哪些又不能做呢?⑤PICC导管护理包括哪些内容,多久维护1次?⑥PICC置管后出现什么况下,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
1.2.2.3 评价效果Teach-back健康教育小组评价患者所复述或演示的内容,评价该关键信息是否正确,确认患者对传递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若患者复述或演示无误,则此轮健康教育结束。如有不能理解的或错误的,则予以纠正,重新进行,更换教育方式或更换教育者,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复述准确。提问:①不好意思,xxx(尊称),我刚才可能没有把……讲(演示)清楚,(更换教育表达方式)……;②现在您能不能再跟我说(演示)一下……?③当患者掌握健康信息后,最后开放式提问,再次评价患者的健康信息掌握程度。如:您还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您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吗?
1.3 评价指标
1.3.1 宣教内容知晓率 根据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头脑风暴法”及查阅相关文献自制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均为选择题,内容涉及4个维度,包括维护知识、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握球运动、日常注意事项,共20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患者于出院时接受现场或微信问卷调查,80分判为宣教知识知晓,未达到80分者判为宣教知识不知晓。
1.3.2 握拳运动依从性 干预1周开始追踪1个月,每周用统一提问方式通过现场、微信或电话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本周握拳运动情况。若每周握球运动达到标准要求的80%及以上者判为依从,未达到80%者判为不依从。
1.3.3 握球运动的正确性 干预后于出院当日观察患者连续握球运动5次,依据本研究健康教育内容,患者用置管侧手握住握力球,将其捏小至1/2左右,该力量保持10 s,后松开10 s为1次握球运动,连续5次均符合要求视为正确,否则判为不正确。
1.3.4 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干预后于出院时接受现场或微信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3.5 并发症发生率 置管后3个月内,通过现场、微信或电话进行随访,记录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有阳性结果,统一再由静脉质控护士判定,并统计机械性静脉炎、感染、穿刺点渗血渗液、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皮肤过敏(如红斑、瘙痒、湿疹等)、导管脱出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知晓率、握球运动的依从性、正确性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知晓率、握拳运动依从率、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宣教内容知晓率及功能锻炼的依从率和正确率比较[n(%)]
2.2 两组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两组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置管后3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1 Teach-back健康教育法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并提高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程度。有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健康宣教后,40%~80%的信息会被不同程度的忘记,且记住的信息中约50%是错误的,无法有效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5]。临床常规健康教育的不足在于其信息传递为单项输出,且形式单一、内容也枯燥。而Teach-back方法的健康教育模式为双向信息传递的模式,采用分段式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后让受教者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对学习到的健康信息进行复述或演示,在临床中,能够检查护理人员对患者解释的相关健康概念是否清楚,方便护理人员更好地评价患者对健康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程度,及时纠正患者理解错误或未理解的信息,对患者遗忘的信息进行补充,有效地将健康信息进行传递,使患者更易于掌握疾病健康知识,进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6-7]。本研究结果显示: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初发血液肿瘤PICC置管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程度。
3.2 Teach-back健康教育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握球运动的依从性和正确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血液肿瘤患者需要长时间留置PICC有效的辅助化疗。PICC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若使用期间维护不当,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进而影响导管使用以及患者的治疗[8]。Campagna等[9]观察了2 477例PICC置管患者,PICC相关的不良事件如导管堵塞、感染或症状性血栓形成等发生率为16.9%。PICC导管在血液肿瘤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留置期间如果得不到较好的护理,易导致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疾病的风险。因此,让PICC置管患者更好地掌握PICC相关知识,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0]。相关系统评价表明,将Teach-back方法运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健康教育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提高患者自我照护技能以及自我效能感[11]。有研究[12]报道,Teach-back健康教育能减少患者再入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对医护人员彼此的信任。本研究结果显示:Teach-back健康教育不仅增加患者握球运动的依从性,而且能提高其握球运动的正确性,发挥了患者在并发症预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减少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与初发血液肿瘤患者较好的掌握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认识到握拳运动及日常维护的重要性,进而表现出较好的依从性密切相关。有效地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Teach-back法指健康教育者对健康教育信息解释说明后,让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述健康教育信息,教育者再进行评估,对理解错误或不全的信息再次澄清,确保被教育者真正掌握教育内容[13]。本研究结果显示Teach-back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检查医护人员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监测患者记忆力、理解力。在反复的“评估—教育—评估—再教育”中,患者也能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14]。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参与PICC管理,掌握相关知识,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留置期间日常观察的重点,正确地开展日常活动,定期做好导管的维护,合理安排携管期间的运动,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偏少,样本选择较局限,观察时间短,下一步将联合多中心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