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脉络与展望

2021-03-14 13:01王京,魏子喻,高长元
科技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图谱

王京,魏子喻,高长元

摘要: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创新路径已成为实现创新的重要范式之一。近年来有关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持续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改进熵权评价方法,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领域内的主流期刊、作者科研影响力进行评价与计算。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合作关系图谱,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国内外研究发展脉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外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在研究理念、技术支持、发展模式等方面都趋于一致,研究过程都经历了“探索—萌芽—成长—快速发展”4个阶段。国内的研究以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为主,并不断的契合中国情境。国外的研究主要以商业创新与知识为主,研究情景更为多样。中国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虽然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逐步形成了国内的研究特色。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科研影响力;知识图谱;Citespace

DOI:10.16315/j.stm.2021.05.006

中图分类号: F 205

文献标志码: A

Research context and prospect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WANG Jing,WEI Zi-yu,GAO Chang-y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 innovation path based on ecosystem perspectiv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digms to realize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continue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By improving the entropy weight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influence of mainstream journals and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is evaluated and calculated.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map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is drawn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sort ou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eco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ends to be consistent in terms of research philosophy,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research process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exploration-germination-growth-rapid development”. Domestic research focuses 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constantly fits the Chinese situation. Foreign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with more diverse research scenarios. Although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ecosystem in China started late, it develops rapidly and gradually forms its own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Keywords:innovation ecosystem; research influence; atlas of knowledge; Citespace

在知識经济时代,竞争力体现为取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打破原有资源组合公式,建立新生产函数的过程,经营单位或研究机构需要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知识交互才能实现。为完成这一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创新主体之间需要构成具有自组织性、动态性、层次性、开放性、成长性的生态系统,即创新生态系统[1]。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美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如今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成为了世界性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陈健[2]从不同视角梳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不同类型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模式。刘雪芹[3]阐述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与特性,并提出中国情境下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方案。顾桂芳[4]详细整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问题。Walrave[5]整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一致性与“外部”可行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发展框架。Arho[6]通过文献计量耦合与共被引分析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中术语的模糊使用,确定了六个主要的文献计量耦合集群。Masaharu[7]整理了90篇关于创新管理理论应用生态系统概念的文章,提出了一个整合现有文献的模型。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发展中的某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状况的整体分析却比较少。而且大多数学者对于期刊、作者的评价多采用被引频次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并不做全面评价;也有部分学者采用定量方式,测评相关期刊、作者的科研影响力[8]。但其选取的指标缺少科学性,如被引频次与年平均被引频次这两个指标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容易引起马太效应,即某一指标数值过高而忽略了其它指标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关于指标评分的方式,一些学者也采用给指标排名,然后通过名次赋予分数,这样的评分方式不能体现被评价对象在某一指标上的细微差别。本文通过改进熵权评价方法测算科研影响力,并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外有关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更加全面科学地梳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脉络并提出展望。

1研究方法与过程

1.1研究方法

1)熵权评价方法。熵权评价法是先选出可以用于评价的指标,然后对指标赋权求和进行评价。这一方法被部分学者应用于科研影响力的测量。但在计算影响力时会出现不同指标取值差别过大,导致计算结果偏重于某一指标,其它指标的作用被忽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数据规范化处理方法“最小-最大法”,将不同数据区间的指标取值规范到同一数据区间,用规范化的数据测量科研影响力,使各项指标可以均衡的发挥作用,客观地表现影响力。具体步骤如下:

评价指标选取。参考ESI衡量科研影响力的评价指标。ESI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共有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6个指标[9]。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是从研究起步开始至2020年,考虑到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这3个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时效性的问题,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选取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3个定量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赋权。被引频次(IN)是期刊、学者发表所有论文的全部被引次数,是从使用者的角度衡量科研成果的质量,是3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所以其权值在3个指标中应占最高权重。论文数量(CN)代表期刊、学者的工作成果数量,是一项评价能力的基本指标,其权值应略低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AIN)是被引频次与论文数量之间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指标,用以弥补2个绝对数指标因马太效应所造成的偏差。为达到纠偏作用,其权值不能过低。经过上述权衡考虑,将3个评价指标论文数量、引文频次、篇均引文频次分别赋予权值为0.3、0.4和0.3。由此,综合影响力(Comprehensive Influence)简称为CI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CI=0.3×CN+0.4×IN+0.3×AIN。(1)

数据规范化处理。考虑到3个指标的取值范围偏差很大,为使得3个指标数据在影响力测算过程中评价地位相同,采用最小-最大法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将3个指标数据映射到的目标区间[L,R](L为目标区间下限,R为目标区间上限),原来测度指标的取值为[l,r](l测度取值下限,r为测度取值上限),则根据比例映射原理,一个值x映射到目标区间的值v的计算公式为(x是测度原本的取值,v是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取值):

v=x-lr-l(R-L)+L。(2)

科研影响力计算。将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运用式(2)规范化处理,再将处理过的数据,代入式(1)计算科研影响力。

2)知识图谱。本文采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描述学者的合作关系及关键词共现网络。Citespace是应用java语言与寻径网络算法开发的专门绘制知识图谱的软件,在文献综述类文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0]。

1.2数据获取及研究框架

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与WOS2个文献数据库。为保证数据的精确与有效性,同时保证2个平台数据的可对比性,在检索过程中对2个平台都进行时间范围与学科类别限制,时间范圍限制为2021年以前,CNKI平台上的学科限定为“经济与管理科学”,主题词为“创新生态系统”共检索出文献1 653篇。WOS核心数据集合上进行检索,学科限定为“Management”、“Business”、“Economics”和“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以“Innovation* Ecosystem*”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文献1 079篇,其中有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109篇,外国作者发表的论文970篇。

本文目的是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将检索出的文献分为国内国外两类,CNKI上的论文加上WOS上由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总数共1 762篇为国内论文。WOS上由外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共970篇为国外论文。采用熵权评价方法测算科研影响力,并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研究过程如图1所示。

2计量分析

2.1国内外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分析

国内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文章发文数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国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论文发行起步较早,最早的文章是由Leonard[11]于1992年在《斯隆管理评论》上发表的“The Factory as a learning laboratory”,文章的内容是如何将工厂运营为具有创新功能的组织生态系统。国内最早的文章是由张杰[12]于1999年在《决策借鉴》上发表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知识链”,文章探讨了知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创新、传播的途径以及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试图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从论文的发行数量变化规律上看,2013年之前国内外发文数量较少。2013年开始,国内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论文的发行数量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国内的发文数量与增长速度较快于国外,表明我国在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图2所示。

2.2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

1)国内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国内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主要期刊及其发文状况,如圖3所示。图3的横坐标表示期刊的论文数量,纵坐标表示期刊中所有文章的被引频次之和,气泡的大小表示每篇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国内期刊发文量的数据区间为[0,70],被引频次的数据区间为[0,1 600],篇均被引频次的数据区间为[0,70]。

采用式(2)将3个指标数据规范到区间[0,100]。规范后3个数据指标的评价权重分别为0.3、0.4和0.3,按式(1)计算,国内期刊按影响力由高到低排序如表1所示。国内关注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研究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是《科学学研究》,其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比都较高,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主要研究的侧重点如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发展、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的起源、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区域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创新生态体系政策含义等。

2)国外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主要期刊及其发文状况,如图4所示。

期刊发文量的数据区间为[0,80],被引频次的数据区间为[0,1 200],篇均被引频次的数据区间为[0,60]。经规范化处理与科研影响力计算,国外期刊按影响力由高到低排序,如表2所示。国外在这一领域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是《Research Policy》。主要研究的侧重点如创业创新情景、跨技术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创造、风险投资、通过创业衍生产品进行物种形成、数字经济中的创新等,如表2所示。

2.3研究学者影响力与合作图谱分析

1)国内研究学者影响力与合作图谱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信息图谱,在CNKI与WOS上发表文章的国内学者的合作网络关系,如图5所示。

图中总共有317个节点,189条连线,每个节点代表1位作者,每条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图谱网络密度为0.003 8<0.01,说明国内学者合作关系比较薄弱。图谱中比较突出的作者有张运生、曾国屏、陈劲等学者。图谱中围绕代表高论文数量学者的节点形成一个个小的研究网络,这些高产学者的节点之间没有合作关系。通过发文作者合作图谱,可以找到国内在创新生态系统领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影响力,如图6所示。通过式(1)计算得出国内主要作者的影响力,如表3所示。

2)国外研究学者影响力与合作图谱分析,应用Citespace绘制的国外文献作者合作图谱如图7所示,图中作者共123个,网络密度0.014 1>0.01总体合作关系较强,从图谱结构上看国外学者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合作网络,而是围绕高论文数量学者形成小的研究网络。

通过图7找到国外在创新生态系统领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影响力,如图8所示。通过式(1)计算得出国外主要作者的影响力,如表4所示。

3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承载着文章中的核心信息。关键词共现分析是Citespace分析相关文献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使用这一功能可以帮助了解创新生态系统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3.1关键词共现图谱

应用Citespace软件将国内主题为创新生态系统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提取,并绘制关键词图谱。为了便于解读图谱,需要保证生成的图谱清晰、美观,所以采用Pathfinder这一裁剪算法对图谱进行裁剪。该算法的原理是根据几何学中的三角不等式原则,在网络图的邻近路线中选取最紧密的关联路线予以保留,关系弱的2个节点之间的连线则剪掉。采用这一方法可以使网络中原有的节点数量保持不变,但忽略掉节点之间不太紧密的联系,降低网络密使谱图更加清晰,便于解读。最后得到的国内文献关键词图谱,如图9所示。

应用Citespace软件将由国外发表的主题为创新生态系统的970篇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提取,并绘制关键词图谱。同样使用Pathfinder对图谱进行裁剪,得到的图谱,如图10所示。

通过对比国内外的关键词图谱可以发现相同或相近的研究热点有:“创新”与“innovation”、“生态系统”与“ecosystem”、“创新生态系统”与“innovation ecosystem”、“商业生态系统”与“business innovation ecosystem ”、“商业模式创新”与“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演化”与“evolution”、“技术创新”与“technological progress”、“创新能力”与“capability”等。说明在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范式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交流比较频繁。

3.2关键词聚类图谱

根据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图谱,如图11、12所示。由图11可知,根据研究内容的相近程度可将国内的关键词聚类为创新、生态、商业、产业、区域、平台、技术、知识8个主要研究范围。

创新聚类与生态聚类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石。创新聚类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创新能力、创新圈、创新整合、管理创新等。生态聚类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生态位、演化、生存空间等。这两个聚类主要研究如何将创新理论与生态理论进一步融合,并应用于研究创新活动。将生态学中种群、环境、生态位、生存机制等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物质交互、信息传递等自然界规律,应用于社会上各类创新活动的研究中[13-14]。

商业聚类主要研究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商业创新情景中。商业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商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商业模式创新等。企业组织处于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必须正确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并跟随环境不断变化,类似“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法则[15]。基于共同进化的原则,企业经营理念应由独立自治,转变为与环境交互形成整体。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关系,应转变为共生进化[16]。

产业聚类主要研究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产业创新情景中。产业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产业生态系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等。該聚类的研究核心是产业集群,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也是围绕产业集群构建的[17]。产业集群是指在技术环境相同或相近的环境下,一定地理区域内以产业联动为基础的企业与机构,以创新为目的结成的“生态群落”[18-20]。

区域聚类融合了生态理论、创新理论以及区域发展理论,主要研究一定地理区域(如社区、城市、国家等)内创新群落之间以及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关系,是创新生态系统较为常见的研究情景之一。区域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区域创新、区域创新网络、区域技术创新等。区域主要指高新技术开发区这类区域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度等特点[21-22]。

平台聚类主要研究应用互联网技术,基于平台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平台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创新平台、网络型、网络资源等。平台可以利用网络影响力聚集创新资源(如人才、信息、专利),营造创新环境帮助技术研发企业实现互补式创新[23]。创新信息的传播、创新价值链的构建以及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都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实现[24]。参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既是创新资源的接收者又是创新成果的创造者[25]。

技术聚类主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内技术创新过程。技术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技术创新、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技术等。黄鲁成等[26]、张利飞等[27]学者引进了技术种群的概念,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内的技术种群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个技术种群在创新过程中都需要吸收其它技术种群的创新成果,所以每种技术实现创新都可以推动其它技术进步。

知识聚类主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内的知识扩散与利用过程。知识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知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联盟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看作是重要的创新资源,目前国内知识聚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管理与知识流动网络等[28-29]。

如图12根据研究内容的相近程度将国外的关键词聚类为生态创新、服务、商业、区域、产品、技术、数字、知识8个主要研究范围。

生态创新聚类属于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石,生态理论与创新理论的融合程度高于国内,关键词数量也多于国内。该聚类主要包括的关键词有:innovation ecosystem、evolution、variety、embodied energy、growth trend等。创新是打破原有资源组合关系构建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郎德沃尔认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从而提出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学者们对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认识的加深,Christensen[30]发现创新不一定是渐进发生的,也可能具有破坏性,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所以提出颠覆性创新理论。Chesbrough[31]强调企业应改变高度集权、孤立创新的模式,并提出开放式创新理论,强调创新单元同时整合内外部的创意和资源,进而形成创新活动的网络化与系统化。创新生态系统是在融合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服务聚类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服务质量管理的情景中,相较于国内重视创新生态系统在产业情景中的应用,国外更重视服务业情景的应用。该聚类主要包括的关键词有:ecosystem service、service-dominant logic、service system等。服务聚类的理论基础是价值共创理论,认为消费者的作用不仅是消耗价值,而且是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而服务过程中不应仅仅关注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更应该注重在服务过程中创造的价值[32-33]。

商业聚类与国内相同都是研究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商业创新情景中,该类包含的关键词有:business network、business ecosystem、firm performance等。国外的研究主要基于企业视角,研究内容主要为如何将创新成果商业化,创造商业价值以及构建商业价值网络、商业模式创新等[34-35]。

区域聚类同样研究多种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该聚类主要包括关键词有:collaboration、social structure、co-operation、community等。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通常由政府发起,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各类创新主体以联盟的形式组成的,其构建与运行是以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取决于城市或社区的社会结构。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政府发挥职能,提供政策环境诱导企业进行创新。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方面Jiang等[36]通过网络调查、宏观集群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基于智能城市区块链的生态创新生态系统功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产品聚类是将创新生态系统应用于产品经营的情境中。该聚类主要包括关键词有:value-creation、life cycle、demand based perspective等。产品是将创新成果的实体化,是创新过程创造出的价值实体,产品的设计首先应该基于市场需求,产品聚类主要研究如何将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创新。Kamalaldin等[37]使用多个探索性案例研究,调查设备供应商如何配置适当的生态系统战略,为工艺行业公司实现数字化流程创新,并确定四种典型的生态系统策略。

技术聚类表明技术创新在国外同样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主题。该聚类主要包括关键词有:technology transfer、technological progres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等。Adner[38]最早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观察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并发现不同技术间的影响关系,与自然界生物的共生关系相类似。Chen等[39]认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应该有一个极为有效的的资源配置机制,并基于实践着手设计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内资源配置机制。Kauffman[40]以技术组件、技术服务以及技术的基础设施为三要素,构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扩展了技术创新的路径。

数字聚类主要研究基于信息网络、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构建以及应用创新生态系统。该聚类主要包括关键词有:mobile data、cloud computing、network effect等。Kolloch等[41]运用网络演化的方法,分析了能源工业内的数字创新过程,扩展了有关数字创新管理方面的研究。Abella[42]分析了智能城市发布的数据,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运用数据构建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并为居民提供服务扩大创新的机会。

知识聚类表明知识作为极其重要的创新资源在国外也十分受到关注,并且有关知识方面的研究国外比国内更加充分。该聚类主要包括关键词有:knowledge transfer、complementary asset、knowledge flow等。Tang等[43]通过对知识网络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传播效率。Sjodin[44]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共同创造共同创造共同流程创新项目来管理知识处理,阐释了3种联合知识处理策略,从生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共享的问题。

3.3关键词时序图谱

运用Citespace的分时区突显功能,将相互联系的突显关键词按时区划分为多个研究阶段,国内外相关论文中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如图13、图14所示,通过对图谱分析得出国内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内容与视角的演化过程。根据关键词的突显分布与每年论文的发行情况,分析国内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脉络大体都可分为4个阶段,即探索—萌芽—成长—快速发展阶段。

1)国内关键词时序图谱。探索阶段(1999—2002)。1997—1998年底,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原本的“出口替代”型经济受到了重创。面对这一背景首届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于1999年8月召开,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确立了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因此与创新相关的研究领域成为政府与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该阶段文章发文数量较少,每年最多1~2篇,关键词时区图谱上也没有出现重要的关键词。该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型企业文化[45]、超市行业的商业生态系统[46],如图13所示。

萌芽阶段(2003—2005)。该阶段区域技术与产业集群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将创新生态系统与这2个热点问题相结合,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视角和層次视角,如区域视角与产业视角。但研究视角仍停留在宏观层面,研究的内容局限于技术与产业方面的创新。国内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作为重要关键词在时区图谱上突显出来。年发文数量有小幅度提升,每年发表相关论文有10篇左右,关键词出现的数量比较少,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生态化、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等。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47]、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48]。

成长阶段(2006—2012),科技创新驱动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企业也逐步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2008年我国正式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份文件,学者们对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视角由宏观转向微观,研究内容由技术与产业的创新,扩展到了企业管理与商业模式的探索。年发文数量约为20~40篇,关键词数量增加且突显分布也比较紧密,国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速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包括: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企业管理、知识管理系统、孵化器、生态位等。主要研究热点包括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49]、孵化器商业模式[50]。

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确立了发展创新的战略性地位。由于受政策导向国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速率逐步加快。大量的关键词集中出现于这一阶段,且分布十分紧密。学者们开始重视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包括创新范式、理论框架、知识演进、平台战略等。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化,如扎根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种群演化、影响因素、熵值法等。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式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国内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不断契合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中国情景视角下研究的内容包括自主创新示范区[51]、京津冀协同发展[52]、“一带一路”[53]等。

2)国外关键词时序图谱。探索阶段(1992—1998)。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态位理论被引入到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可以看做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始。国外研究的最初阶段状况与国内相似,文章数量较少,年发文量1~2篇,关键词时区图谱上也没有出现重要的关键词。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54]、硅谷的高科技创业[55],如图14所示。

萌芽阶段(1999—2006)。2003年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打破企业原有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引起学者们对创新范式的进一步思考,国外学者们开始采用的是微观的研究视角,研究商业模式与产品创新。该阶段国外的发文数量仍然很少,年发文量最多3~4篇,作为理论基础的关键词system、innovation在这一阶段出现,但研究发展的速率缓慢。该阶段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创新策略的研究[56]、开放式创新[57]。对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成长阶段(2007—2012)。2006年1月在东京召开了“美国和日本的21世纪的创新系统:来自十年变化的经验”的重要学术研讨会。这一历史背景推动了国外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速率。该阶段国外每年的发文数量约为10篇左右,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包括:firm、performance、technology、ecosystem、open innovation、strategy、network、entrepreneurship、business ecosystem等在这一时期段涌现。主要研究热点包括:企业绩效的本质与基础[58]、技术依存结构[59]、四重螺旋模式[60]等。研究的主要内容由商业模式与产品的创新扩展到技术创新,且理论层面上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提出平台演化、四重螺旋结构等。这一阶段国外的研究视角属于平台视角与价值视角。

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2013年6月主题为“开放式创新2.0”的国际论坛在都柏林举办,标志着对第三代创新范式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新的创新范式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部署层面。促进了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该阶段国外相关论文的年发文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且大量关键词在图谱中出现,分布比上一阶段更加紧密。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包括:framework、value creation、innovation ecosystem、collaboration、service ecosystem、platform ecosystem、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technology ecosystem、service-dominant logic等。主要研究内容为服务创新生态系统[61]、创新平台演化[62]等。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国外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发展出了许多研究方向,如平台生态系统、技术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等。

4研究逻辑梳理与凝练

通过运用科研影响力计量公式与知识图谱,将国内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进行对比,得到国内外研究的一致性,如图15所示。研究理念:国内外研究均采用生态学视角,学习与共享創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价值;技术支持:国内外研究都将先进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作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体系的支持性技术;发展模式:国内外研究的开展都遵循一致的发展模式,如强调共享创新资源的开放式创新,打破原有市场结构的破坏式创新,创新成果随环境变化不断改进完善持续性创新;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均强调通过协同合作实现创新成果“1+1>2”的协同创新理论,以及强调环境中所有要素都参与创新的价值共创等理论;应用场景:国内外研究都比较重视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商业、技术、知识等情景中的应用。

国内外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中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的热点,其差异性如表6所示。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采用熵权评价方法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相关期刊及作者科研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应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相关科研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时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本研究贡献在于改进熵权评价方法,避免了因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马太效应”,对期刊与学者影响力进行了更为准确的评价。通过对学术影响力分析、学者研究合作网络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分析的有效整合,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文献计量分析框架,使研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

2)从国内外相关论文发文数量变化趋势上看,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国内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发展速率较快,并形成了国内的研究特色。

3)国内外研究过程都经历了“探索—萌芽—成长—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研究理念、技术支持、发展模式、理论基础、应用情景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国内外都重视的创新生态系统应用情景主要包括: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商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等。

4)国内外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更为重视。国内学者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知识与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如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国外研究的特殊研究方向有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城市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行业平台与生态系统创新等,同时对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更为充分。

5.2展望

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构建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也成了国内外都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如在大数据情景下,企业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更好的整合优质资源,提高知识传播的速度与质量,促进协同创新与价值共创的实现。

1)人工智能的范围也覆盖了医疗、教育、交通等各个领域。运用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更加快速高质量的发展也是重要研究方向。

2)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很多商业集团如淘宝、京东、苏宁等都构建了自己的线上商业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融合,也值得学者们重点研究。

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融合发展,衍生出许多特色研究领域,如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大数据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等应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构建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也成了国内外都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因此对信息技术与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应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31(1):4.

[2]陈健,高太山,柳卸林,等.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理论基础与治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7):153.

[3]刘雪芹,张贵.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源与范式转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0):1.

[4]顾桂芳,胡恩华,李文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5):156.

[5]WALRAVE B,TALMAR M,PODOYNITSYNA K S.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 ecosystems for path-breaking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136:103.

[6]SUOMINEN A,SEPPANNEN M,DEDEHAYIR O.A bibliometric review on innovation systems and ecosystems:a research agenda[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9,22(2):335.

[7]TSUJIMOTO M,KAJIKAWA Y,TOMITA J,MATSUMOTO Y.A review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Towards coherent ecosystem desig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136:49.

[8]黄鲁成,王小丽,吴菲菲,等.国外创新政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8,36(7):1284.

[9]董政娥,陈惠兰.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东华大学学科发展预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5):689.

[10]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

[11]LEONARDBARTON D.The factory as a learning laboratory[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2,34(1):23.

[12]张杰.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知识链[J].决策借鉴,1999(1):27.

[13]冯锋,肖相泽,张雷勇.产学研合作共生现象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2):3.

[14]毛荐其,徐艳红.基于技术生态的新技术涌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1):42.

[15]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5):39.

[16]谭智佳,魏炜,朱武祥.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价值创造: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链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2019,31(7):172.

[17]刘友金,郭新.集群式创新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2):91.

[18]罗发友,刘友金.技術创新群落形成与演化的行为生态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1):99.

[19]许冠南,周源,吴晓波.构筑多层联动的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7):98.

[20]刘兰剑,项丽琳,夏青.基于创新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5):1.

[21]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3(1):23.

[22]孙丽文,李跃.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4):47.

[23]YAO Y H,ZHOU H P.The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simul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platform innovation ecosystem:A symbiotic evolution model[J].Kyberne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 Cybernetics,2016,45(9):1406.

[24]张敏,邓胜利.面向协同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382.

[25]石艳霞,倪玲.面向技术创新的知识服务平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5):86.

[26]黄鲁成,张红彩.基于生态学的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种群演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6(5):143.

[27]张利飞.创新生态系统技术种群非对称耦合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7):1100.

[28]詹爱岚,陈衍泰.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与知识产权战略演化[J].科学学研究,2021,39(7):1326.

[29]许冠南,王丽明,周源.新兴产业多重联动网络对知识流动网络影响机制[J].科学学研究,2021,39(3):463.

[30]CHRISTENSEN C M,BAUMANN H,RUGGLES R,et al.Disruptive innovation for social change-Repl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7,85(4):136.

[31]CHESBROUGH H W,APPLEYARD M M.Open innovation and strateg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7,50(1):57.

[32]ZHENG B P,YIN J,DENG S,et al.A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r Crossover Service Ecosystems[J].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20,24(1):48.

[33]VINK J,KOSKELA HUOTARI K,TRONVOLL B,et al.Service Ecosystem Design: Propositions,Process Model,and Future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21,24(2):168.

[34]KE R,HU Y,LIN Y,SHI J,et al.Understanding business ecosystem using a 6C framework in Internet-of-Things-based sect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5,159:41.

[35]DSOUZA A,BOUW K,VELTHUIJSEN H,et al.Designing viable multi-commodity energy business ecosystems:Corroborating the business model design framework for viabi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82:124.

[36]JIANG T Y,ZHENG H W.Coupling mechanism of green building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smart c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30(7):14.

[37]KAMALALDIN A,SJODIN D,HULLOVA D,et al.Configuring ecosystem strategies for digitally enabled process innovation:A framework for equipment suppliers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J].Technovation,2021,105:1.

[38]ADNER R,KAPOOR R.Innovation ecosystems and the pace of substitution:Re-examining technology S-cur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37(4):625.

[39]CHENKUN Q,SUNSHAN Q,XIAYU F,et al.Robust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ecosystems:State and control constraints[J].Nonlinear Dynamics,2021,103(3):2931.

[40]KAUFFMAN J,LIU J,MA D.Innovations in financial IS and technology ecosystems:High-frequency trading in the equity marke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5,99:339.

[41]KOLLOCH M,DELLERMANN D,PHILLIPS F.Digital innovation in the energy industry:The impact of controversies on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ecosystem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136:254.

[42]ABELLA A,ORTIZDEURBINACRIADA M,DEPABLOSHEREDERO C. A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data-driven innovation and value generation in smart cities ecosystems[J].Cities,2017,64:47.

[43]TANGSHAN X,MAZ Z,XIAO L,XIAO L.Toward a more Efficient Knowledge Network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A Simulated Study on Knowledge Management[J].Sustainability,2020,12(16):1.

[44]SJODIN D.Knowledge processing and ecosystem co-creation for process innovation: Managing joint knowledge processing in process innovation projects[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8,15(1):135.

[45]董四代,佟德志.創新与生态系统型企业文化[J].理论与现代化,1999(3):36.

[46]李怀政.我国连锁超市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4):15.

[47]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生态学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3(2):215.

[48]郭莉,苏敬勤,徐大伟.基于哈肯模型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156.

[49]张运生.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34.

[50]梁云志,司春林.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1):43.

[51]曹灿明,段进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昆山高新区为例[J].特区经济,2017(1):35.

[52]张贵,李涛,原慧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7,31(6):5.

[53]郭金明,袁立科,王革,等.“一带一路”海外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培养前瞻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7):16.

[54]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View,1993,71(3):75.

[55]BAHRAMI H,EVANS S. Flexible re-cycling and high-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5,37(3):62.

[56]ADNER D.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View,2006,84(4):98.

[57]CHESBROUGH H W,APPLEYARD M M.Open innovation and strateg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7,50(1):57.

[58]TEECE D 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

[59]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

[60]CARAYANNIS E G,CAMPBELL F J.‘Mode 3’ and ‘Quadruple Helix’:toward a 21st century fractal innovation eco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9,46(3-4):201.

[61]ROUMBOUTSOS A,PAGONI I,TSIRIMPA A,et al. An Ecosystem Innovation Framework: Assessing Mobility as a Service in Budapest[J].Sustainability,2021,13(7).

[62]HU H B,HUANG T,CHENG Y,LU H T.The Evolution of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a Sharing Economy Platform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19,11(15):4207.

[編辑:刘琳琳]

3239500338204

猜你喜欢
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图谱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述评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初步研究
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思考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