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妮, 郭洁洁
(1.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发展,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产生和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更应该顺应“大思政”潮流,有目的地纳入思政教育内容,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多局限于语言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不明显,存在教师和学生“功利性”的现状,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的较强,人文理念的重要性不突出等困境。因此,将思政理念深度融入高职英语教育是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材严格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省级规划教材,确定好教材,就要选择适应教学大纲、涵盖英语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进行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划分和设计,设计的原则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找到恰当切入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育人功能, 将价值观的引导和渗透融入到语言知识输入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2020年上半年,英语教研室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文件精神,全部进行线上教学。在圆满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的同时,英语教师在云课堂上贴切自然、“如盐入味”地把崇高的抗“疫”精神和丰富的抗“疫”题材,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通过挑选正面导向的英文疫情报道作为教学补充材料,并编写配套讨论与练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察国际舆情等,真正让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起来、实起来、树起来。
学习情境是在课程思政的指引下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德育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习情境之中。例如在讲到名片这一环节时,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名片的意义和内涵,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就中国的主要城市设计名片,帮助完成一带一路的宣传,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学生了解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道义立场和责任担当,是新时代中国的“金色名片”。针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师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通过工程领域某一环节的讲解,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心生敬佩,树立奋斗的目标。
我们把互联网 + 的新媒体和混合式教学方式相结合,适时地加入思想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高职公共英语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在课前预习中,按照项目法,分成若干小组,将学生从形式上组合成一个整体,项目的分数由小组成员共同得到,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这是“思政”课程深入课堂的前奏。然后,在云课堂或者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上下达下次课程需要预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前主动搜集相关材料并编辑所搜集的内容混合式课堂课前模式。
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本次授课内容中的思政要点,让学生搜集材料并带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完成“思政”进入英语课堂的第一步。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互联网 + 的新媒体和混合式教学方式为依托,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把思政课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的贯穿于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完成“思政课程”在课堂中“输入”和“输出”的步骤。最后,在课后复习中,学生自主复习本次课程内容,既学完了课程内容,又完成了思想的洗礼。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同样值得重视,因此加强思政教育,充分利用英语比赛进行思政教育,如选定具有正能量的演讲题目,举办英文版的领导发言抄写比赛,英文广播比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来推送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文章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思政课程培养要求,梳理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可以融入、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教师可采用视听说教学法,带领学生观看内含道德原则的演说视频 ,通过视听让学生了解演讲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视听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材料的对比意义有大概的认知,然后再让学生写1篇观后感,可以结合课程教学情境及项目载体实际,搜集教学案例,编写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
以高职公共英语的一课:At a Tailor Lab为例。第1步,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云课堂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发布课前预习通知,通过QQ群通知学生查看。在知米背单词教学端上传本次课程单词。学生课前登录平台下载任务书学习本任务相关知识,登录知米背单词APP预习单词。教师根据平台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授课核心点与教学任务。 课堂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以抖音、美拍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展示服装职业规划,在用英语输出的同时,坚定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第二步教学导入。以多媒体展示剪影图片引出课堂教学,再请学生观赏服装剪影图片,然后观看虚拟3D试衣的抖音片段,理解服装廓形应用,并引发服装廓形思考。 播放电影片段、布置脱口秀任务提升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和服装实践能力, 学生感受中式服装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3步,教师实施融入课程思政进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 任务1是教师演示,教师运用云课堂进行课程讲解,并结合阅读技巧,讲授教学重点。将学生智能分组,练习课文对话。找同学朗读 Part I Dialogue: At a Tailor Lab,对单词读音错误进行纠正。通过学生示范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讲讲解文中重点单词和词组的使用。文章内容的略读,迅速归纳每段主题思想。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框架有大概把握。任务2是文章内容的精读,讲解重点单词和句子。通过对文章单词和段落的讲解,同学们进一步领会腰线变化对廓形的影响,领会Proportion is full of magic! (比例充满魔力)的含义。任务3是利用flash语法动画,讲授语法点-复合人称代名词的使用,形象直观,将重要的句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枯燥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学生同步完成云平台上的题目。
通过这3项任务,学生耳闻目染“大美中国”,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为中国“梦”学习。接下来通过段落翻译题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如:对比改革开放40年,服装廓形的整体变化, 理解专业技能的同时内化阅读理解能力。 然后播放本次课程的微课“服装廓形设计”,学习本次课程的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在阅读拓展练习中进行对话和交流,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网络中心6S可视化智能交互管理平台,采取人机对话形式,完成听说训练,对在外贸中出现的服装廓形设计对话进行实际操练,解决本次课程的难点。小组讨论,推举1名学生代表就“服装廓形设计”主题进行总结陈述,时间为1分钟,让学生对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充满正能量。通过开展“一带一路”的相关讲座,补充课程内容,通过现场交流来加深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代表内化输出展现全面英语能力观后感,感受中国大国担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所理解结合学生课堂制作程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做到对每一位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使用“云课堂”的在线评价功能进行评价考核。权重线上线下数据,整合成绩,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实操表现、任务工单完成情况在云平台上完成成绩评价;课后任务拓展,教师通过微信群给学生提供服装英语阅读材料,对照云课堂中课件教程,完成翻译练习,进行提升训练。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在线提问。通过项目法,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中融入专业的英语知识,帮助拓展职业素养和能力。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平台和微课云平台,结合课程微信群、班级QQ群等即时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思政教育。英语教师利用课程育人资源,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在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的同时,整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传播,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既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