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血管内皮损伤修复与心室重塑的疗效比较

2021-03-13 03:14朱宝贤天津港口医院药剂科天津市30045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库巴依那普利心室

朱宝贤 天津港口医院药剂科,天津市 300456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因各种因素引起心脏收缩或舒张能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足,无法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一种心脏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影响心血管、呼吸、运动、泌尿等系统功能,引发血管内皮损伤与心室重塑[1]。药物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常用治疗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本文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血管内皮损伤修复与心室重塑的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依那普利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各31例。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58~76(63.53±3.72)岁;病程1~10(4.62±1.79)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5例。依那普利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7~80(64.67±3.89)岁;病程0.8~9(4.25±1.81)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3例,Ⅳ级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CT检查,比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2];(2)患者意识清楚,认知正常;(3)临床资料完整,可参与研究;(4)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障碍者;(2)合并精神障碍者;(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功能疾病者。

1.2 方法 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厂家:赤峰维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70;规格:12片)治疗,口服,1~4片/d,1次/d;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片,或遵医嘱。连续用药4个月。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厂家: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54;规格:100mg×14s)治疗(用药前36h停用ACEI或ARB),口服,起始剂量为100mg/d,2次/d。用药期间监测血钾、收缩压、心率等生命指标,2~4周用药剂量倍增1次,维持剂量200mg/次,2次/d。连续用药4个月。

1.3 评价指标 (1)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取上清液,使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包括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2)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奥地利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V50,测定患者心室重塑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心输出量(CO)。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T-1、sVCAM-1、vW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后的ET-1、sVCAM-1、vWF均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对比

2.2 治疗前后的心室重构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SV、CO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后的LVEF、CO均高于依那普利组(P<0.05),其LVESV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室重构指标对比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致病机制为:心肌丧失和构型重建引起心脏舒缩障碍乃至心衰的发生;细胞能量“饥饿”和信息传递系统障碍致使心脏舒缩功能减弱或异常,最终表现为心排血量不足,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后,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大心肌负荷,心肌呈代偿性变化,突出表现为心室重塑[3]。临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洋地黄等,可达到改善症状,控制心率等目的。

依那普利是一种竞争性ACEI,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到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延缓缓激肽分解过程,减轻血管阻力,降低血压。用药后可抑制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分泌,抑制缓激肽水解,扩张血管,降低血容量,进而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但该药分子较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起效较慢[4]。且长期使用可刺激醛固酮分泌,引发心肌细胞中的钾、镁等微量元素丢失,引发钠水潴留,进一步恶化心室重构症状,引发心律紊乱、肺淤血等严重并发症。

沙库巴曲缬沙坦由沙库巴曲与缬沙坦两种药物组成,主要通过LBQ657(前药沙库巴曲的活性代谢物)抑制脑啡肽酶活性。增加利钠肽水平,缬沙坦可降低肾脏负荷,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钠水潴留症状。沙库巴曲缬沙坦经口服给药后,可迅速达到血浆浓度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主要经尿液或粪便排出,在体内残留率低,用药安全性较高。周波[5]报道,将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心室重塑状态,是一种应用前景较高的药物。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的ET-1、sVCAM-1、vWF、LVESV均低于依那普利组,且LVEF、CO均高于依那普利组。与卢迎宏[6]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心室重塑效果更为理想。分析原因,可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中含有的缬沙坦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醛固酮释放。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运行,有效保护血管,减轻血管损伤。同时,沙库巴曲可抑制脑啡肽酶活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分化,改善心肌增厚、心室肥大等症状,促进心肌重塑[7]。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依那普利均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但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促进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修复与心室重塑效果更为确切。

猜你喜欢
库巴依那普利心室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起搏器周期性心室过感知现象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控制心室率,有效疗房颤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