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学课和校内活动开展

2021-03-12 15:36任东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随班班级儿童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儒家教育思想,这与今天所提倡的融合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和其他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活动、相互交往的同时,获得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以及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以便使这些孩子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开发潜能,为他们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特殊教育和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有紧密关系。基于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理想,使特殊群体重返主流社会、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是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相对于普通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适应障碍更多,极易遭受挫折与失败,并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对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克服各种障碍和危机。

随班就读生相对于相对于其他的孩子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安静胆怯,缺少了儿童那种爱说爱笑爱动的活泼劲头,同时有时又会因一些莫名原因哭闹喊叫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作为一名老师,在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格外的关注他们敏感的心灵,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因为在小学阶段,一个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一个迅速建立和成长的时期,简言之黄金期。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期,让特殊儿童得到更多更好的發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关注其他学生的同时对于特殊儿童要投入更多精力和关注点。

我是一名科学教师,科学探究活动很多,学生们喜欢动手动脑的实验以及发表自己的实验发现和观点,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两名特殊儿童,他们是小炎和小苗,小炎和小苗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瘦小而孤单,很少说话,即便说话时眼睛也不敢看对面的人,一副怯怯的样子,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利用一切机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五年过去了,如今的他俩都活泼了很多,喜欢自己的班级,有自己的好朋友,身体也长高结实了不少,拥有合格的朗读和书写能力。

小炎一年级的时候是很不爱说话的,走路经常摔跤,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校配合还有他自己的努力,好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三年级的上学期还有几次课上突然的哭闹喊叫不止,原因是他认为只有妈妈一个人喜欢他,别人都不喜欢他。为了让他感受到师生的爱,我在讲课的时候,只要他举手了我都要请他发言,他说的对与错不重要,只要他勇于举手,有表达的意愿那就是好的表现,另外我在班级指导作业的时候,其他的同学有问题都要在座位上举手,唯有小炎可以随时到老师身边来问,因为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借这样的机会和老师交流,只要他有问题,我都耐心讲解,一个问题他要问两三次,因为回到座位就记不清了,虽然他的成绩和别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作业和考试的态度是认真和努力的。在科学实验的时候他也和小组成员一样参与实验和讨论,虽然说话不多,但是他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很积极努力,现在的小炎常见字都认识,字的书写基本正确,实验操作技能有很大的进步,比如连接简单电路,显微镜的使用等。他愿意和老师同学亲近,对老师很有礼貌,每一次课前他都去路上去接老师,和老师打招呼问老师好。他的课前准备总是齐全的,大屏幕功能间的切换他也知道,所以我请他帮我记着课程进度并帮我提前打开课件,为班级擦黑板等他都喜欢做,同时他也享受着来自同学们帮助,比如说午饭的时候,他有一个好朋友,每一次都先帮他取饭,然后才去取自己的,每一次都能看到他开心的笑开心的吃,他喜欢请写字漂亮的同学写他的名字,他现在平衡力有明显的发展,跑步做操能跟上集体的节奏,还说他最喜欢看同学打棒球。

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经常主动的跟其他家长沟通,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家长都清楚了解特殊儿童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大部分的家长都被我的言行所感染,纷纷表示不会排斥这些特殊儿童,而且经常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尽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些本身已经很不幸的人,甚至有的家长还主动要求和安排自己的小孩儿和这些特殊儿童同桌,以便培养他们的主动,关心别人的高尚情操。我亲眼看到过这样感人的一幕,其他班的一些同学在教室前面的走廊里欺负我们班的特殊儿童小炎,当时小炎害怕的低下了头,而且蜷缩到墙角下,这时我们班的同学发现了,于是他们就冲上去对那个班的同学说,不许欺负我们班同学,欺负他就是欺负我们班,我们决不答应。这一幕,感人极了,事后,在班里我肯定了同学们的行为,随时随地的教育其他同学,尊重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人格,尽量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样特殊孩子才有自尊,这样的班级才更有凝聚力才会成为所有儿童的乐园。

多年来在我的心中,装载着很多与特殊儿童一起经历的苦与乐,特殊孩子在得到别人关心的同时,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会关心别人。这当中与我们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还记得一个周一的早晨,升旗仪式结束以后,学生们像往常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前跑,准备回教室,在楼梯口的转角处,小炎同学停了下来,走到我面前很有礼貌的说,“老师,您感冒了。我家有药,我拿给您。”我很惊讶,我说老师已经看过医生了,但是孩子还是说我家有药,我拿给您。一个随班就读生,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竟对老师观察的这么仔细思考的这么多,对老师那样的关心,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在我心中涌动,从此,我和他之间便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我从中深有体会,面对班里的特殊儿童,我的工作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用爱心去认识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给每一个特殊孩子一份特别的爱,给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也能与正常孩子一起飞翔。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改变和更新,以适应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有理由相信,随班就读模式会继续在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实现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让我们一起努力,普教的校园会迎接和培育更多的特殊儿童,我们的校园会更加丰富多彩。

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东校区 任东红

猜你喜欢
随班班级儿童
班级“无课日”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