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权益视域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更多元、内容更丰富、模式也更多样。鉴于人们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当前基层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权益发展具有迫切的需求,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载体、成为文化传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渠道、成为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手段、成为网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活力引擎。但当前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基层社会环境相对复杂、生产生活场景日益多元、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制约、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文化权益视域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应从建机制、强素养、明路径、抓队伍等方面重点推进。
关键词:文化权益;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1-0117-05
作者简介:向玉,中共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信义镇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信义镇人民政府镇长,硕士。
文化权益指人民大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该享有的权利,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共同体价值。在我国,基本文化权益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由国家和政府加以保障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标准的文化权益。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1]。此外,《意见》以附件的形式一并下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的各项内容就是社会各阶层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需求,而这些需求必须由国家来保障实现。国家对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长期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我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并将其作为惠及民生基本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了人民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认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2]。新形势下,文化权益等问题仍然是解决好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指出,“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3]。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愈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景,为全面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和期待,让基层群众可以方便快捷、实实在在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文化价值,在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工作目标亟待完成。
一、当前基层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权益发展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这都为推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权益及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方向。
1.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面临的重大课题。人民群众从单纯追求“物质文化”到期待“精神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新期待”需要最终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各项“新需求”上。当前,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高质量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新需求”。在基层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增强,老百姓有了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
2.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文化传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渠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推动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同样在文化领域,“供需不对等”已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吻合。在时代背景下,我国现代文化传播面临着感官化、同质化、碎片化等各类问题。秉持新发展理念,需要持续剔除现代文化传播中无效甚至有害的供给内容,持续加强健康优质内容的有效供给,创新现代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以广大基层群众的需求引导供给,促进现代文化传播文明、规范、有序,营造绿色、健康、向上的基层文化空间环境。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偏远地区,基层群众对优秀文化的需要十分迫切,折射出文化供需两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优质文化供给不能满足群众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应不断优化公共文化供给,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坚定不移地推动文化传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手段
文化乃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首先是文化的振兴。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繁衍、传播及繁荣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今,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载体,文化传播、文化振兴的进程明显加快。文化惠民是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权益保障和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特有的优势,以新理念、新载体、新内容、新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文化惠民的跨界融合,共享文化信息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拓展服务范围,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进社会和谐,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重点挖掘基层当地文化特色,充分调动本土的红色文化历史、优秀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技艺、乡村特色美食等文化资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活化与传承并行,推进红色文化文艺汇演、老百姓大舞台、文艺产品征集等主题文化活动,实现乡村文化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的有机统一,从而激发民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4.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为网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活力引擎
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用户规模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网络产业的全面普及与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消费网络文化产品的常备工具。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对提升基层群众素质有重要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基层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渠道功能造就了一批依靠网络信息致富的新时代网民。将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提高了基层居民的生产技能,更提高了新形势下老百姓快捷、准确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以及基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完善政府引导、培育、发展公共网络文化服务的体系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服务促进消费,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相关网络文化产业,并成为推动网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
二、当前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基层群众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深。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对接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基层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制约、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等方面。
1.基层社会环境相对复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的社会群体因为各种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会借助网络并将其发展为社会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化解矛盾的难度,给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了压力。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已试图通过将基层群众日常接触的网络文化阵地,作为散布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聚集地,试图动摇整个马克思主义历史谱系的基础,侵蚀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同时,不良文化,诸如低俗、虚假消息之类的信息也在很大程度上侵蚀着基层群众的心灵,影响公共文化体系的健康发展。
2.生产生活场景日益多元
丰富的基层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品位,在生产生活场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单一基层文化供给平台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与文化需求,如果投入不足,将制约和影响公共文化分配的公平正义。目前,基层特别是农村普遍仍依靠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文化慰问和服务,被动性大于主动性,群众自发参与性不足,群众文化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此外,因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老旧,更新换代速度不能与群众的需求同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往往因循守旧偏于传统,导致其缺乏创新性和联动性,最终不能有效吸引群众参与,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一致。随着5G、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直播带货、网络文旅、手机支付等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创新,基层群众应接不暇。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无法坐火车的社会现象正是目前基层文化服务与生产生活场景不匹配问题的缩影。
3.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制约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短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在城市,群众可以依托城市文化综合服务体、政府购买社会文化服务项目、城市商业经济辐射圈等优势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诉求、贡献度也随之增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一定程度上达到供需平衡,进入良性循环阶段。而在农村特别是偏远乡镇,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落地效率、参差不齐的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素质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加之农村群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意识不强,都影响着文化活动效果,最终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在二元结构体系制约下日益扩大。
4.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
全面推进公共网络文化服务建设,要依托现有各级基层公共文化单位或组织,但纵观大部分区域的基层公共文化单位或组织,大多都是兼职人员,且存在年龄大、观念差的客观事实。部分乡镇文化站也设置了类似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室等场所,但相关管理人员只是起到门卫的作用,既不能及时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也不能指导群众正确使用相关设施开展相关查询和学习,这样的公共文化设施最终只能沦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花架子”。
三、文化权益视域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未来进路
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资源、载体和内涵,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多方面对所处其中的人产生着特定的作用,影响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持续发挥着激励人、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5]。面对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的文化需求,应在文化权益视域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完善社会法规制度以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通过畅通技能学习渠道以增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素养,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以明晰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路径,通过培育文化服务团队以抓好基础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1.建机制:完善社会法规制度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政策法规作为改革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更应该加快制定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制度,并在实践中注重把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基层公共服务准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营造文明守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强素养:畅通技能学习渠道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为人民群众畅通学习的渠道。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大数据意识,既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是趋势所向,也要认识到大数据天然存在着质量问题、积累问题、真实问题等先天缺陷[6]。要深入调研基层群众具体需求,比如针对网民群体,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平台,推广相关学习内容,做到网络技术“精准滴灌”,助力有兴趣的人成为有技术的人。另一方面,要充分融入“互联网+”新业态,创造更多社会价值;针对非网民群体,要借助公共网络文化服务现有工作体系,持续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技术资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开展相关培训,促进非网民向网民转化,尽快“连线上网”,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文化权益,提升综合生活生产能力。
3.明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文化权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潛力,全面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更好发挥文化通用基础设施的强大溢出效应,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有助于更好、更快、更深地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持续推进直播带货、乡村文旅、网络政务、文艺入村等形式,让亿万基层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文化权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抓队伍:培育文化服务团队
任何工作要想开展好,关键在人。为更好地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关键在建齐配强相关工作人员。一方面,通过提高政策待遇,配合招聘或选调等形式,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和社会人才加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梯队,赋予其合理的工资和福利以增强队伍稳定性。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和要求,针对工作团队开展专业化培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15(9).
[2]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N].人民日报,2014-12-03(1).
[3]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0-10-30(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5]冯刚.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论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
[6]冯刚.大数据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与突破[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 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 C.20201201.1328.002.html,2021-12-02.
责任编辑:陈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