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1-03-12 03:40卢露阳
现代企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资产

卢露阳

绩效能够理解为对财政支出管理的考核标准,是社会公众获得有效的公共服务和财政支出的相对比值,而绩效评价则是对这个相对比值的评价。事业单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利用国家资源举办的单位,所以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实现其属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综合管理水平,而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就是其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包括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对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通过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以此不断改进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的效能,进而逐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最终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中的占比也是逐年的上升。随着全国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间接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不仅关乎单位自身发展,同时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密切相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率,最终促进事业单位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加强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资产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可以科学合理的分配单位资源,提高单位国有资产的利用率,防止事业单位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其次,资金的预算管理更注重对价值形态进行考量,资产的绩效管理则更注重对实物形态进行考量。两者的承载客体虽然都是财政性资金,但资产是资金的固化形式,资金的预算管理能对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增量进行最科学的调节控制,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科学决策机制。再其次,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可以对单位预算以及国有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价,实现对国有资产从购置到清查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效益。

2.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能力。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不仅能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更加全面化,还能促进事业单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科学规范运营机制,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良性发展。此外,事业单位还能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实现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单位各部门之间管理机制有效结合,改善单位内部治理结构,提升事业单位综合管理能力。

3.有利于促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进行的营改增财税体制改革起到了明显的结构化减税规模效应。绩效管理强调提质增效,提高了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作为财政支出与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与财税体制改革目的如出一辙。回顾历史,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绩效管理的产生与应用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现状

1.制度体系不健全。首先,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以及具体实施细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进而就会导致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通常来说,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是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实物形态资产,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管理货币形态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对实物进行登记、建账等,国有资产实际使用部门负责管理资产的日常运营。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资产管理比较分散,信息也没有形成共享不对等,这样就会导致只是形成对资产数量进行管理,对于资产的后期保养维护以及资产的优化配置都没有形成有效管理,极大程度地造成资产闲置、资源的浪费。

2.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投入,因此国有资产的购置应受部门预算的约束,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与其预算管理以及预算数据密切相关,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参考预算指标来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从而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有效。实际情况是,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制定相应的国有资产预算考核体系,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两者出现脱节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对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给予足够重视,随意性较强,一旦发现国有资产出现问题只会进行上报维修,大大缩短了国有资产实际使用时间,无法发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作用。

3.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不完善。首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其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合理的规范。其次,事业单位制定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应具有全面性,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但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指标没有与实际情况形成有效衔接,制定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评价指标比较单一。例如绩效指标只考虑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没有国有资产的维护以及国有资产清查等情况,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现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从而造成部分事业单位一味地提高资产的使用率,而不考虑资产使用寿命的减损,这也直接增加了资产的维修成本,间接造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浪费。再其次,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管,没有完全按照绩效评价来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比较随意,无法发挥绩效评价指标的真正效用。

三、改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措施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首先要有完善的相关制度作为支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采购人员在进行国有资产购置时应遵守相关职责,确保采购的物资真实、合理,并加强对所采购资产的数量及质量进行验收和风险把控。同时,还应该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制度,细化国有资产日常管理使用流程细则,并明确单位内部各岗位职责。另外,对于国有资产的申请使用应严格审查报批手续,对于闲置的国有资产应及时进行调剂再利用,对于废旧的国有资产应进行走报废程序,避免废旧物资的积压堆放。

2.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提供了便利。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准确掌握国有资产购置、配置、维修、处置等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事业单位可以统计国有资产的数量、价值以及位置等相关信息,实现对国有资产运用周期的全过程监督,确保国有资产所有信息都具有溯源性。同时,事业单位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还可以实现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各部门分工明确,形成合力。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可以有效的为事业单位提供国有资产配置、预算编制以及绩效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进而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3.科学设置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便是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事业单位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充分结合预算绩效指标,国有资产购置绩效与预算绩效管理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即节约成本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因此,事业单位可以将全年资产购置计划列入年初预算,如果发现预算执行实际数与期末考核预算数出现严重超标,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将国有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绩效指标相结合,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事业单位还可以将绩效考核与个人奖惩挂钩,此部分指标可包括国有资产支出额以及支出额增长率,还可以包括国有资产使用率、维修率、报废率等,从而提高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与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保值性和流动性密切相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从而增强国有资产的整体运作,以确保国有資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单位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管理能力,更是有利于促进财税深化改革。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还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相关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其自身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科学地设置和优化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相关性指标,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进而实现事业单位长期和谐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资产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