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12 03:38张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汽车保险案例课程

张娟

中职学校开设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不易掌握等特点,教学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基本专业理论水平,关系到学生的业务素质。但由于学生首次接触保险知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抽象的解释只能告诉学生字面含义是什么,他们还需要具备运用保险法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作好保险知识教学。要把这门内容涉及面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保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案例教学便成了《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在我国已有20余年历史,对我国中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之间的对话,引发参与者省思,增强实际练习以及引导学习者使用某种特别的思考方法也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案例在其内容上必须体现典型性、真实性、理论性和启发性,案例的事件要真实要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好案例

案例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所选案例本身的内容。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首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明确教学目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好案例。

(一)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一些保险基本知识及关于汽车保险的基本问题

在此过程中强调的是具体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应用保险理论解决保险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应选择具有单一性特点,包含一个直接简单的问题,只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巩固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考虑各部分的不同特点,把握重点,选好案例。

(二)课后作业案例的选择

教学是一个双向行为,仅有教师的讲或者仅靠学生学是不完整的,教与学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配合教学还要布置案例作业。

1.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可以随堂进行,也可以课后进行。其目的在于通过案例提出有关保险学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气氛,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范畴的理解。对此类案例要突出一个“疑”字,选择一些似是而非,难以辨别,甚至是有争议的案例来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扩大思路,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相互展开辩论,得出统一的结论,巩固所学的有关知识。学生在辩论中去思考,去比较,因而印象深刻,对巩固有关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效果很好。

2.案例作业

案例作业由学生在课后用书面形式完成。学生必须学会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案例。作业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原因在哪里,从而在教学中查缺补漏。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处于“导”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案例教学虽不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理论灌输者,变为案例讨论的思维启发者、讨论参与者。应该认识到,这种学生作为主角的教学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同意学生意见要说出理由,反对学生意见更要论述充分,做到以理服人。教师还应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善于创造自由讨论的气氛,并将讨论逐步引向深入。

(二)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是主角,没有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就无法实施。因此,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尤为重要。在课程教学中,要非常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将主动发言与平时成绩挂钩,借助揭示、反问、引起争论等多种形式,吸引较多的学生参与等。但也要注意学生的性格不同,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也有很大差别,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能参与其中,从中获益,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由于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并受客观环境(教室布置、班级人数)限制,因此建议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案例教学,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案例资料可以通过网络、PPT文件进行展示,使声音、图像、视频及文字充分结合起来,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视听觉材料。这就消除了讨论时间和参与人数的限制,实现案例教学的多媒体化,创建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四)案例长短适度,篇幅合理,要具有启发性

案例的长短要合理,因为课堂教学常常受课时的限制,所以选择案例不宜太长,应尽可能的在一次课中讲完,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案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案例过长,学生难以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给案例分析带来困难,一般专题案例篇幅较短,突出重点,而综合案例篇幅较长,内容全面。一个好的案例必须蕴含一定的问题,能启发人们的思考,提供解答问题的多种途径,问题越诱人深入,越能给学生留下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

(五)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实践中很多情况下案例经过课堂讨论教师的评论或总结发言,该案例的教学过程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对于复杂、综合性的案例,还经常采用让学生计算保费,计算赔偿和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来达到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因此,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特点就是从中可以弥补案例讨论受时间限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的问题,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北京市怀柔区职业学校 张 娟

猜你喜欢
汽车保险案例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我国汽车保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样板案例
汽车保险诈骗防范机制研究
浅析汽车保险现状与发展分析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汽车保险需求价格弹性的实证分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