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CS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疾病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3-12 04:32:44蒋慧星
全科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功能冠心病护士

蒋慧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慢性冠心病的主要方法,PCI可重建病人血液循环,改善病人心肌功能,从而有效缓解病人心绞痛现状,改善病人预后[1-2]。然而,PCI手术并不能消除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为了积极控制及预防PCI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需提高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健康意识[3-4]。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xplain-simulate-practice-communication-support,ESPCS)护理干预是通过向病人讲解疾病,进行模拟演练,反复练习,加强沟通及支持,从而提高病人对疾病认识及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5-6]。本研究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对冠心病PCI病人实施ESPCS护理干预,并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经冠脉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CT确诊;③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为Ⅰ级、Ⅱ级;④病人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者;②严重肝肾及肺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38~75(58.6±3.5)岁;体质指数(BMI)24.58~28.69(26.92±2.11)kg/m2;病程2~12(7.52±1.02)年;合并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38~75(58.2±3.7)岁;BMI 24.32~28.75 (26.22±3.03)kg/m2;病程2~12(7.41±1.11)年;合并症:高血压13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12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健康指导,护士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向病人讲解冠心病发病机制、冠心病PCI治疗原理,向病人发放冠心病PCI术后健康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冠心病PCI术后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及情绪管理指导,由责任护士向病人讲解健康手册相关内容,并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SPCS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具体措施如下。

1.2.1 讲解 术前1~2 d由责任护士向病人讲解冠心病疾病知识、PCI术后护理内容、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知识;术后1~3 d向病人讲解早期活动锻炼的重要性,鼓励病人术后在家属或护士协助下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细胞血氧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功能;术后4~7 d向病人讲解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并列举预后理想的病例,增强病人康复信心。

1.2.2 模拟 术后第2周组织同一病区病人进行集中模拟训练,通过让病人观看视频或由责任护士现场模拟演练PCI术后心功能锻炼方法,依次进行训练,如床上练习腹式呼吸、踝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非抗阻腕关节训练、抗阻腕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日常进食、如厕、有依托站立、无依托站立、床边行走、走廊行走、上下楼梯、散步、打太极、有氧健身操等。责任护士进行讲解或模拟训练时需对相关动作要领进行重点讲解。

1.2.3 练习 病人掌握练习相关动作要领后在家属协助下进行心功能康复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开展功能训练,病人在术后第3周进行步行、慢跑、打太极、有氧健身操等练习,步行刚开始时以每天1000~2 000 m为宜,每天30~40 min,随后病人可根据自身耐受性逐渐增加步行距离,持之以恒。病人病情稳定后,每天慢跑1次,路程为1 500~2 000 m,速度为每分钟100 m,时间为20~30 min为宜;打太极为每天练习1次或2次;有氧健身操为每天早上进行1次,每次60 min,前5 min为准备活动,50 min为有氧健身操训练,后5 min为放松整理活动。

1.2.4 沟通 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心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时需对病人进行语言沟通及感情交流,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增强病人锻炼依从性。同时邀请遵医行为良好及预后理想的病人现场分享健康生活习惯,让病人能更好地了解良好的生活管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病人遵医行为,每周与病人保持沟通2~3次,每次30 min。

1.2.5 支持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病人进行心功能训练,并指导病人家属、病友、朋友、同事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及信息支持,以减轻病人不良情绪。同时尽可能满足病人提出的需求,并对病人实施心理指导,增强病人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1.3.1 疾病管理能力 应用自拟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饮食管理、用药管理、并发症预防、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等维度,每个维度包含5个条目,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25~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病人疾病管理水平越高。

1.3.2 心功能 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

1.3.3 生活质量 应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5]进行评价,量表包含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主观感受及治疗满意程度5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维度采用标准积分进行评价。标准积分=(实际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分-该方最低分)×100。分值越高提示病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ESPCS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疾病管理的影响 研究指出,冠心病PCI病人良好的疾病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病人遵医行为,有助于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7-8]。本研究为了提高冠心病PCI病人术后疾病管理能力,对病人实施ESPCS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饮食管理、用药管理、并发症预防、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及疾病管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ESPCS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管理能力,研究结果与赵桂华[9]一致。考虑可能原因:ESPCS护理干预由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等组成,此干预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注重责任护士与病人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干预强化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病人健康意识及疾病管理能力[10-12]。

3.2 ESPCS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常用的方法,病人PCI术后尽管心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PCI并不能有效消除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病人出院后仍可能由于疾病管理能力低下而影响预后[13-14]。研究指出,提高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相关知识,强化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健康意识,将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LVEF、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表明ESPCS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病人术后心功能。可能由于ESPCS护理干预让病人能更好地掌握冠心病PCI术后心功能锻炼基本技能,通过心功能康复锻炼有效改善了病人心肌缺血情况,提高了病人运动耐受性,从而改善了病人心功能[16]。另外,ESPCS护理干预纠正了病人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使病人能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有效消除了病人不良情绪,增强病人治疗信心,从而提高了病人治疗积极性,因此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17-18]。

3.3 ESPCS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主观感受及治疗满意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ESPCS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与郁嘉娴等[19]一致。考虑可能原因在于ESPCS护理干预注重模拟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现场对病人进行心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及时与病人进行交流及沟通,并鼓励病人及其家属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从而增强了病人治疗信心,改善了病人预后,促进了病人身心健康,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20-21]。

4 小结

ESPCS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改善病人心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功能冠心病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