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55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中得到的正式支持,以及从家人、亲戚、朋友、社会团体等获得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这种支持发生于个体间社会资源的互换过程中,可满足人们的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1]。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老年人群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度可影响认知功能、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等[2]。老年人如果拥有较高的社会支持度,可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降低抑郁及一些慢性病的发生风险[3-4]。但是,有关深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社会支持度相关研究近期报道较少,尚缺乏基本数据。因此,深圳市老年人社会支持调查有其必要性,其结果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析深圳市老年人群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在深圳市某医院体检的老年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无意识障碍并能自主完成问卷填写。排除标准:问卷填写基本信息缺失20%及以上;不能较好配合完成问卷填写,依从性较差。回收问卷,经整理共纳入7 201例老年人作为本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R2017001),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吸烟(定义为≥1支/天,且持续至少半年)、饮酒(定义为≥1次/周,且持续至少半年)、近半年锻炼方式(定义为近半年规律锻炼身体,且>20 分钟/次)[5]、BMI(<18.5 为偏低,18.5~23.9为正常,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5])。②患病史:中风以调查对象自报“是”或“否”为依据收集信息;高血压诊断标准包括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自报高血压患病史、服用降血压药物(满足以上任1项即可视为高血压)[6];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FPG)≥7.0 mmol/L、自报糖尿病患病史、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满足以上任1项即可视为糖尿病)[7];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TC)≥6.2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3 mmol/L、自报高脂血症患病史、服用降血脂药物(满足以上任1项即可视为高脂血症)[8]。
1.2.2 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指标,计算BMI。
1.2.3 血糖、血脂检测 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FP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
1.2.4 社会支持度测评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该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社会关系的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得分(第2、6、7条评分之和)、主观支持得分(1、3、4、5条评分之和)和支持利用度得分(8、9、10条评分之和)3个分量表[1]。计分方法为,第1~4条以及第8~10条为每条只选一项,选1~4项分别计1~4分;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回答“无任何来源”者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则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按照总得分12~22分、23~44分、45~66分,分为低、中、高社会支持度三个等级。该量表信度、效度均较好[9]。
1.3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合格后上岗;调查过程进行严格的现场督导,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问卷数据核查后及时归档,采用双人双录入实时校验,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社会支持度3个等级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人口学资料分析 7 201例老年人中,男3 093例(43.0%)、女4 108例(57.0%)。年龄方面,以60~69岁者人数最多(占68.4%);受教育程度方面,以高中或中专学历者人数最多(占33.9%);家庭年收入方面,以16万及以上者人数最多(占48.6%);婚姻状况方面,以已婚者人数居多(占87.3%);吸烟方面,不吸烟者最多(占79.6%);饮酒方面,不饮酒者最多(占85.7%);锻炼方面,以近半年规律锻炼者最多(占81.2%)。见表1。
表1 7 201例不同人口学资料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分,±s)
表1 7 201例不同人口学资料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分,±s)
因素 例数及占比例%客观支持得分 主观支持得分 支持利用度得分 总得分性别男女t值3 093 4 108 43.0 57.0 P值年龄(岁)60~69 70~92 t值P值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F值P值家庭年收入(万)<8 8~<12 12~<16≥16 F值P值婚姻状况已婚丧偶其他F值P值吸烟6.80±3.97 6.86±3.88-0.654 0.513 25.65±3.68 25.41±3.80 2.734 0.006 6.74±2.93 7.49±2.92-10.780<0.001 39.19±7.86 39.76±7.91-3.019 0.003 4 923 2 278 68.4 31.6 6.94±3.97 6.61±3.80 2.292 0.001 25.79±3.65 24.90±3.88 9.501<0.001 7.25±2.94 6.99±2.94 3.513<0.001 39.98±7.85 38.50±7.90 7.453<0.001 1 217 1 973 2 444 1 567 16.9 27.4 33.9 21.8 6.64±3.96 6.96±3.86 6.89±3.89 6.74±4.00 2.182 0.088 25.18±3.79 25.49±3.69 25.63±3.69 25.60±3.86 4.392 0.004 7.01±2.98 7.25±2.92 7.18±2.91 7.18±3.01 1.661 0.173 38.83±8.02 39.70±7.75 39.70±7.80 39.53±8.10 3.896 0.009 964 1 130 1 604 3 503 13.4 15.7 22.3 48.6 6.54±3.33 6.56±4.07 6.13±3.98 7.33±3.93 40.333<0.001 24.78±4.38 24.90±3.79 25.24±3.55 26.03±3.55 48.183<0.001 7.42±2.84 6.97±2.97 6.76±2.91 7.35±2.96 18.925<0.001 38.74±7.74 38.44±8.06 38.13±7.80 40.71±7.75 54.695<0.001 6 284 795 122 87.3 11.0 1.7 6.85±3.92 6.76±3.93 6.48±3.92 0.737 0.479 25.88±3.48 23.06±4.36 22.39±5.05 260.199<0.001 7.16±2.95 7.24±2.94 7.09±3.01 0.268 0.765 39.89±7.71 37.05±8.49 35.96±9.42 59.270<0.001无有t值5 731 1 470 79.6 20.4 P值饮酒6.80±3.88 6.96±4.08-1.359 0.174 25.44±3.82 25.78±3.44-3.135 0.002 7.30±2.93 6.64±2.95 7.685<0.001 39.55±7.89 39.39±7.91 0.694 0.488无有t值6 169 1 032 85.7 14.3 P值规律锻炼6.80±3.85 7.06±4.28-1.957 0.050 25.48±3.80 25.71±3.44-1.884 0.060 7.22±2.93 6.85±3.04 3.747<0.001 39.50±7.86 39.62±8.08-0.469 0.639无有t值1 351 5 850 18.8 81.2 P值6.48±3.95 6.92±3.91-3.658<0.001 24.94±3.78 25.64±3.73-6.249<0.001 6.69±2.82 7.28±2.96-6.671<0.001 38.11±7.86 39.84±7.87-7.280<0.001
续表
2.2 不同人口学资料和患病史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7 201例老年人的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及总得分分别为(6.84±3.92)、(25.51±3.75)、(7.17±2.95)、(39.51±7.89)分,社会支持度分级低、中、高者分别为92例(1.3%)、5 057例(70.2%)、2 052例(28.5%)。该老年人群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及规律锻炼等因素方面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2。
表2 7 201例不同患病史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分,±s)
表2 7 201例不同患病史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分,±s)
因素例数及占比例%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总得分合并中风无有t值7 129 72 99.0 1.0 P值合并高血压病6.84±3.92 6.68±3.91 0.337 0.736 25.50±3.75 26.04±3.66-1.210 0.226 7.17±2.94 6.85±3.13 0.933 0.351 39.51±7.90 39.57±7.56-0.059 0.953无有t值2 973 4 228 41.3 58.7 P值合并高脂血症6.91±3.89 6.78±3.94 1.433 0.152 25.54±3.71 25.49±3.77 0.552 0.581 7.20±2.92 7.15±2.96 0.783 0.434 39.65±7.86 39.42±7.92 1.265 0.206无有t值4 024 3 177 55.9 44.1 P值合并糖尿病6.81±3.86 6.86±3.99-0.540 0.589 25.50±3.73 25.52±3.77-0.237 0.813 7.16±2.95 7.18±2.93-0.159 0.874 39.48±7.92 39.56±7.87-0.440 0.660无有t值5 630 1 571 78.2 21.8 P值6.84±3.87 6.83±4.08 0.089 0.929 25.53±3.73 25.44±3.80 0.829 0.407 7.19±2.95 7.09±2.91 1.193 0.233 39.56±7.87 39.36±7.97-0.883 0.377
2.3 老年人社会支持度的影响因素 以社会支持度3个等级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名称及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年龄越低,社会支持得分越高;社会支持得分等级由高到低至少降低1个等级,男性的风险是女性的1.302倍,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的1.228倍,家庭年收入<8万、8万~<12万、12~<16万人群分别是≥16万人群的1.572倍、1.599倍、1.616倍,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再婚/同居者是已婚者的1.949倍,无规律锻炼者是规律锻炼者的1.381倍。即深圳市≥60岁老年人中女性、低年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已婚、规律锻炼者的社会支持度较高,为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见表4。
表3 老年人社会支持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变量赋值表
表4 老年人社会支持度影响因素的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会支持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的直观反映。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可利用社会支持的数量及质量来进行评估[10]。研究表明,老年人社会支持度与其慢性病发生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4],且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2]。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促使全社会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本次研究采用大样本调查,比较系统地对深圳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度及其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有助于深入了解深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也为政府层面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数据,同时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7 201例≥60岁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9.51±7.89)分,高于卢莉君等[11]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2 988例≥60岁老年人调查的社会支持得分(32.72±7.64)分、顾芮萌等[12]对南京市鼓楼区3 535例≥60岁老年人群研究的社会支持总分(37.5±8.7)分、赵慧宁等[13]对山西省11个地市8 526例≥60岁老年人调查的社会支持得分(38.27±7.60)分。各研究社会支持得分不同,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及医疗水平等存在差异有关。本研究中该人群社会支持得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本研究表明,该人群中男性社会支持得分较女性低,女性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可能原因为男性退休后离开职场开始回归家庭,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落差感会使其负面情绪较多,且因与之前同事、朋友的接触逐渐减少,因而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度较低;而女性由于对回归家庭这一变化适应性相对较强,或者一直为家庭主妇,与家人、朋友、邻居关系较为亲密,且女性对于社会支持的主观理解更为敏感和细腻,因而对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感受度较高,相关研究也显示女性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高于男性[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年龄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肢体行动不便,其生活方式多为居家,日常密切接触者大多为老伴、子女及一些护理人员,社交圈子逐渐缩小,所获得社会支持来源也相对单一,社会支持度低[15]。相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70岁以下人群与朋友等的联系较为密切,社交活动的参与度较高,社会支持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高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也较少,可能原因为文化程度较低者相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其通过学习、工作或其他途径积累的人脉资源较少,得到的社会支持也相对较低[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高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家庭年收入低者,生存压力一般较大,参加社团活动少,社交圈较小,且所拥有的医疗卫生条件等社会资源相对较少,社会支持较低。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拥有资源越多,在社会交换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概率越大,社会支持度也越高。相关研究也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支持得分呈正相关[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已婚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已婚者与未婚/离异/再婚/同居者相比,因家庭关系较为稳定,有老伴、子女等的关心、照顾,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度也相对较高[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规律锻炼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无规律锻炼者的社会支持度较低,这类人群可能因身患疾病而行动不便,生活态度较为消极,缺乏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各类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均较低,而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可以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因而这类人社会支持度较低[19]。
综上所述,深圳市≥60岁老年人群社会支持度较高,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女性、低年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已婚、规律锻炼是老年人获得更高社会支持度的保护性因素。因此,应倡导全社会多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必要时可以配备一些针对于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多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会活动;倡导子女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给予他们更多物质上及精神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