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华东华中9省为例

2021-03-12 15:33:20焦爱英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省份耦合现代化

焦爱英,程 城,王 慧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384)

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战略强调通过“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信息化手段逐渐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两化融合对促进“五化”同步协调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界围绕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将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作为“四化”或“五化”的子系统进行测算,如侯纯光(2016)[1]、王维(2018)[2]和丁慧媛(2019)[3]分别对山东省、长江经济带地级城市“五化”和沿海省市区“新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展开研究.②将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分别与城镇化进行耦合协调分析,如祖广哲(2015)[4]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了津京冀13个城市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机制、耦合的时序性特征、耦合的空间性特征;许广灵(2017)[5]、周婕(2019)[6]分别对河北省和淄博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时空特点做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另外在信息化推动城镇经济增长方面,A.Skorupinska和J.Torrent-Sellens(2015)[7]以中东欧和西欧国家为例,比较研究了ICT资本对生产力的积极影响.③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部分学者也做出了探索,高万林(2010)[8]基于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描述了农业信息化在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方向明(2018)[9]认为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教育、科技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国家现代化.④一些学者对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做出了实证分析,杜传忠(2017)[10]采用协同度模型对中国31省份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协同度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其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探究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时空差异的产生原因;徐小琪(2019)[11]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度了省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演进趋势.

现有研究对“四化”或“五化”协调度测度较多,对全国和不同经济区,城市群均有涉及,省域研究对象以山东省和湖北省为主[12-14].对于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两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类研究相对较少,缺少区域型“两化”协调发展研究.华东和华中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自然条件基础相似,区域内有山东、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农业大省,同时华东沿海的江苏、浙江等省份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信息化建设水平领先.基于此本文选择2011年、2014年、2017年华东、华中地区9省的截面数据,测算两化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探究两化协调发展程度及时空差异,为华东、华中区域各省份的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优质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选取华东、华中地区内的9个省为研究对象(上海市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极少,故不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华东地区的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4省,华中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将其看作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2017年研究区域总耕地面积41 929 000 hm2,农村总人口2.49亿人,农业总产值25 165.39亿元,粮食产量2.81亿t.研究区以占全国31.09%的耕地面积,聚集了全国43.23%的农业人口,贡献了43.34%的农业产值和42.15%的粮食产量,具有重大的代表性和较强的研究价值.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业现代化作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共同方向,其内涵和特征具有世界共性.我国从党的十八大至今,主要依靠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15].同时十九大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志农业现代化内涵进一步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本文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维度设计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同时信息化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6].本文从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信息化发展外部环境、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4个方面评估信息化水平.

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学者的相关研究[17-20],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等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华东、华中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数据是否可得,构建适用于华东、华中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两化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产生影响,选择客观赋权法中效果较好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的权重确定过程如下.

首先假设有m个省份,n个评价指标,构建m×n的矩阵.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表1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坐标平移

接着对各指标进行比重变换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权重详见表1.

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通过加权综合方法构建函数F(x)和G(y)分别表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式(7)-(8)中:m和n分别表示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指标个数;αi和βi表示指标的权重;xi和yi表示指标对应的标准化数值.

耦合度反映各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同步发展的程度[21].建立两化耦合度模型

式中:K=2,表示调节系统的个数;C的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耦合程度越高.

耦合度仅度量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联程度,协调度则能同时反映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度以及各系统发展水平,即衡量它们既同步又发展的程度[22].为了客观评价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引入协调度模型

式中:T为两化综合发展评价函数,T=αF(x)+βG(y),α、β分别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程度的权数,由于二者在两化协调发展中地位相等,因此α=β=0.5;D的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两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

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23].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分析

本文选择9省2011年、2014年、2017年3年截面数据,并以各项指标3年数据的均值为样本值计算指标权重.在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测算得到不同年份9省的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发展水平得分如表3和图1所示.

表3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

图1 2017年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

就农业现代化而言,2011年、2014年、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9省均值分别为0.529,0.630,0.709,年均增长率5.01%;标准差分别为0.148,0.153,0.155.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且不断上升,空间差异性逐步扩大.由图1可知,2017年江苏、浙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介于0.9~1.0之间;福建、山东介于0.7~0.8之间;江西、湖南介于0.6~0.7之间;安徽、河南介于0.5~0.6之间;湖北省最低仅0.496.整体呈东部省份高于中部省份的发展格局.

就信息化而言,2011年、2014年、2017年信息化发展水平9省均值分别为0.298,0.422,0.553,年均增长率10.84%;标准差分别为0.169,0.148,0.151.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于农业现代化仍然较低,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增长幅度显著大于农业现代化.由图1可知,2017年江苏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介于0.8~0.9之间;浙江介于0.7~0.8之间;福建、山东介于0.5~0.6之间;其余5个省份介于0.4~0.5之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相似,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在信息化发展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形成了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在测算2011年、2014年、2017年9个省份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取各省份3年发展水平均值对各省份两化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情况比较

由图2可知,区域内各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均高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两化发展水平差距的高低形成不同的区域特征,依据这样的特征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见表4):①两化发展水平相近,差距最小,代表省份是湖北.②两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小,代表省份是江苏、安徽和浙江.③两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代表省份是河南、福建、山东和江西.④两化发展水平差距最大,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高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代表省份是湖南.

表4 不同区域特征的省份分布

3.2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依据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对9个省份两化耦合协调度和年均增长率进行计算,结果如表5、图3和图4所示.

表5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度与协调度

图3 9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D

图4 9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年均增长率

3.2.1 耦合协调度分析

由表5数据可以看出,9省的耦合协调度均值由2011年的0.547上升至2017年的0.774,年均增长率为5.96%,标准差由0.175递减到0.094.区域内两化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且空间差异逐渐缩小.

从空间维度看,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2017年江苏、浙江的两化耦合协调度介于0.9~1.0之间;福建、山东、安徽、湖南和江西介于0.7~0.8之间;湖北、河南介于0.6~0.7之间.江苏和浙江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内领先地位;福建和山东两化协调发展水平不及江苏和浙江,耦合协调度接近0.8;其余中部省份两化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整体上呈现东部高、中部低的发展格局,在沿海的带状区域上,又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发展状态.

由图4可知,与中部省份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相比,东部省份两化耦合协调度涨幅较小.2011—2017年间,两化耦合协调度增速最快的3个省份分别为:湖南、江西和安徽,最慢的3个省份为:浙江、福建和江苏.发展态势最好的湖南与增速最慢的浙江之间的两化耦合协调度差距从2011年的0.567下降到2017年的0.213,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这种发展特征的原因在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促使中部地区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与转移,从而促进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两化协调发展.

3.2.2 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根据上文表2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对不同年份9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分类(见表5).区域内两化耦合协调度均值由2011年勉强协调过渡到2014年初级协调,进一步提高至2017年中级协调,两化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从纵向的时间序列结果看,2011年中度失调的省份有1个,濒临失调的省份占比最大,有3个,初级和中级协调的省份各有2个,无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的省份;2014年区域两化协调水平已经有较大程度提高,部分省份实现从失调向协调的过渡,勉强协调的省份有2个,初级协调的省份占比最大,有3个,中级协调的省份有2个,同时良好协调有了零的突破;2017年区域两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处于中级协调的省份由2个增长到5个,同时首次出现优质协调的省份.从空间格局上看,两化协调发展程度呈现区域差异,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和中级协调等协调发展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过渡类和失调衰退类型主要分布在中部省份.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建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华东、华中9个省的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该区域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且空间差异相较于信息化更大,不同省份两化发展差距不同,其中湖南两化发展之间的差距最大,湖北最小,其余省份适中.②2011—2017年,区域内两化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2017年9省耦合协调度均值达0.774,空间差异性不断缩小,其中江苏、浙江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居于区域前列,福建、山东紧随其后,其余省份均较低.③2017年区域整体处于中级协调,江浙两省达优质协调,湖南等5个省份达中级协调,仅河南和湖北处于初级协调,耦合协调度有待提高.

4.2 讨论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系统是一个复杂变化的系统,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深入研究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华东、华中9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两化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不足之处在于,受数据获取的限制,评价指标的选择可以更加细化;地域的差异性对研究结果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区域扩大化,结论或许更加丰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对于其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从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看,目前该区域平均水平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对于优质协调的东部省份(如江苏和浙江),要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增强传统农业的竞争性与适应性;对于中级协调的东部省份(如福建和山东),要进一步拓宽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规模,继续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农业信息产业结构;对于其他处于中级协调(如湖南等)和初级协调(如河南和湖北)的中部省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电商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构建,同时加强对农户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同东部省份的区域合作,充分利用江浙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对于不同区域,采取与其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相适宜的战略措施,构建两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省份耦合现代化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边疆治理现代化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46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大型铸锻件(2015年5期)2015-12-16 11:43:20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军事历史(1998年6期)1998-08-21 0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