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军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为学生了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教师要想在堂课中有较高的课堂管理收益,就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大胆的创新,但是目前课堂管理系统存在诸多的问题。基于对该课程当前教师课堂管理现状的分析,本文总结了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课堂管理体系得到全面创新和升级。
关键词:初中课程;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创新升级
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的组织管理是信息技术教师比较伤神的问题,信息技术课堂中,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保持课堂纪律以了解所有教授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和观看视频提升自己动手制作或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说新的管理体系要建成线上和线下的综合性管理制度,方可使所有学生的管理水平和学习效果提升。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课堂管理现状
(一)课堂纪律涣散,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学生上课的热情高,但学习态度不一致。他们经常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上课,甚至还会偷偷打游戏或听音乐、学生之间相互讲话、走动等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小学阶段对该学科的遗忘导致学生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操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使的初中阶段教师授课难度加大,加之现在每个班级一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性差。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只需几分钟就能够迅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时常会“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则 “吃不到”,会认为教师上课的进度太快了,自己跟不上,甚至有个别的学生还需要教师单独指导,处于有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转而可能会去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做一些其他无关教学的事。
(二)管理方法落后
管理方法落后表现在,教师在授課阶段只是单纯维持课堂纪律,防止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网络游戏、观看视频等方法挤占课堂时间,同时授课阶段教师的计算机可以监控学生计算机屏幕,通过该功能了解目前的学生学习状况。由于当前大量学生家庭中具有计算机,学生已经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具备对计算机的问题处置能力和技术使用能力。当授课内容已经被学生熟知,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滑,致使教师虽然投入较多管理精力让学生投入课堂,但是实际取得收益依然较低。
(三)管理收益较低
管理收益提高的核心目的是,教师通过语言激励、授课方法革新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互动,并了解学习阶段要掌握的多项技术。目前的管理过程,教师虽然从表面上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但是由于采取的方法不正确,学生的学习效率过低,一方面,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讲解,由于一些内容学生已经知晓,所以自然会降低投入深度。另一方面,教师采用了不正确的管理方法,会和学生的期望产生距离,心理距离过远自然会降低学习热情。
(四)管理体系零散
良好的管理体系需要形成综合化管理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管理,而信息技术教育由于其特殊性,课前、课后教育通常缺失,同时课堂上采用了落后的方法完成管理任务。此外,具体管理阶段中教师只是单纯按照课堂纪律,采用语言管理方法让学生遵守已经形成的管理制度,导致课堂管理整体上零散,致使管理收益过低。
二、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方法
(一)确定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
课堂管理目标设置是促进课程持续发展的核心。确定管理目标,既要有长远目标,即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养成学生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和文明上网的信息素养,又要有行为目标,即通过课堂学习达到一定的行为能力,处理一定的信息内容。教师在设置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只有实现了课堂管理目标,学生才能真正喜欢这门课,钻研这门课。确定了课堂发展目标,还要将这个目标落实到每节课上,真正达到教师积极教学,学生主动学的氛围。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要有合理的课堂活动支持,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成功实施是促进课堂学习的重要部分。不良的课堂环境必然会耽误课堂活动时间,导致学生出现行为问题。要有效地完成课堂目标,就必须设计适合学生互动的有激发性的课堂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中可以使用抢答、排名、表扬等方式。同时,活动在时间设置上也要有合理的安排。
(三)及时进行师生沟通
教师在课堂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对注意力不集中和不能有效投入到学习的学生要时刻提醒或提问,通过提问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如果放任不管,一个人出现行为问题可能就会影响一片区域的同学。沟通能够使教师和学生达成共同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同时这种管理效应会传达给其他学生,让大家共同理解与接受。如果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妥善地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不仅会影响其与学生的关系,而且会使课堂目标最终难以实现。
(四)应用鼓励和激励机制
初中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在学习和作业中总会去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同时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阻碍。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解就会使课堂乏味无趣,这时我们应该应用激励机制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才能会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只需要总结归纳即可。事实上,课堂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激励,指引学生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变化。教师就是给学生确立一条正确的路径,结合良好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及时沟通达成理解和共识,用激励的机制鼓励他们不断前行,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扫清障碍,持续提供课堂活力,最终享受成功的喜悦。相反,部分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会采取惩罚措施,通过惩罚让学生顺从达成课堂的控制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极其低效的方法。
三、课堂管理方法升级创新
(一)强化课堂纪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纪律是保障课堂质量的基础,信息技术课虽然是一门操作课、实践课,但也要有一定秩序的课堂纪律作为前提。
在授课阶段,教师要树立良好教风,用良好教风带动好的课堂习惯,上课前可明确课堂纪律,敢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反复强调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把纪律和遵守作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去培养。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影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去带动学生。学生才知道哪个时间段认真听课,哪个阶段能实践操作,哪个阶段可以自主练习。时间是自己的,教师过多地强调纪律只能是犧牲自己练习的时间。
教师在授课时要合理分配时间,学生自觉遵守时间,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纪律的有效性。对于个别纪律性差的学生,要大胆管理直接提醒,但尽量不要在课堂进行有关纪律的长时间对话。当教师需要阻止个别学生的不良上机行为时,可以采取“限制行为”的方式进行警告,如果此行为持续不改,可一直“限制行为”直至讲授结束,用冷处理的方法强化课堂纪律。
(二)管理方法升级
教师可以按照当前已经开发出的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完成任务,尤其是在学生家庭中几乎都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一些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阶段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后续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一些小型软件可以在家庭计算机中下载,让学生主动练习。而在课堂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询问,让学生说明在预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对于简要程序编写类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学校计算机上练习,该阶段教师可监管学生的屏幕,观察知识掌握水平。而对于课后练习阶段,由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课时较短,并且授课频率较低,所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要较小,并且不限定课堂作业的完成时间,多以探究性和复习性探究任务为主,从而让建成的管理体系可以发挥作用。
(三)管理收益提升
管理收益的提升阶段要全面分析当前课堂收益存在缺陷的原因,由于教师建立的课堂管理体系科学性不足,或者和学生的需求之间偏差过远,导致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热情下降。管理收益的实际提高方法: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课堂知识需求,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生在接触家庭电脑阶段已经了解,教师可不再讲解,而是说明技术的升级方法。其次,要能够和学生认为枯燥的内容连接,初中信息技术中存在一些基础性的文档操作知识,而这类文档功能强大,教师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可以正确操作。最后,采用案例讲解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比如, word文档的初步了解阶段,具有多种函数以及功能,教师的授课方法为,向学生展示制作精良的word文档,之后讲解该文档的制作方法和采用的技术,让学生能够对学习阶段产生兴趣,才可以获得更高收益。
(四)管理体系构造
管理体系的构造阶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在课堂的学习阶段,不可单纯通过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具备知识,还是要建成综合性管理体系,让学生把新型知识和已经了解的知识融合。另外,课堂纪律必须要求所有学生遵守,学生不可通过参与游戏、观看视频等方法消耗课堂时间。教师需要扩充授课内容和提高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关注。比如,讲解知识阶段,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融合,通过该方法让建成的管理系统能够被学生广泛接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课堂纪律涣散、管理体系的建设结果较为凌乱、管理方法落后以及管理收益较低。解决方法包括建成有力的课堂纪律保障、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实践与理论共同学习体系以及实现全面综合监管和教学质量分析系统,方可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任瑞升.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才智,2020(3).
[2]刘雯.贫困地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18.
[3]张帅.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