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因、内涵与特征:社会治理创新综论

2021-03-11 03:00沈杰
行政与法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

摘      要:社会治理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的契合,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驱动,是解决新时代社会治理问题的现实需要。社会治理创新以人民为中心,以治理为民和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以发展社会事业为基础内容,通过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来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出整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征。

关  键  词:社会治理创新;马克思主义;共建共治共享;“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1)02-0001-10

收稿日期:2020-10-19

作者简介:沈杰,江苏新沂人,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州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创新的历程及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JZDA001。

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因分析

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亦是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及理论解读。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建设、管理与治理实践的客观需要。

(一)文化动因: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相契合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每一种文化既有独特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也有共识性和交融性,这些特征最终落脚于价值认同上。当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时,二者才能互相融合并生根、结果。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是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融合与创造的思想文化形态;其具有整体的历史传承性,是全面渗透各领域、系统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具有开放的现实性,是能够与外来优秀文化融合并形成强大合力的社会文化体系。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践履,坚持以和为贵、合作共赢,形成了人、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整体观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上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开放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理念、辩证法、整体观和大同理想观等高度一致,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结合,但这种结合绝非简单地“兼收并蓄”,而是融合与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2]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相结合,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思想文化基础。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的价值契合,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文化动因。

(二)实践动因: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驱动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积贫羸弱、风雨飘摇。一些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苦苦探索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道。无论主张“均田地”的太平天国运动、封建贵族“保皇派”的戊戌变法,还是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都未能使中国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无论农民阶级的小农社会主义思想、地主阶级的改良主义,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都未能给中国发展道路指明方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与西方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也都“宣告破产”了。[4]无数次变革实践的失败,充分说明了封建制度的“老路”和西方資本主义的“邪路”都走不通。在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中国急需能够指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科学理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5]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中,面对建国之初旧中国遗留的社会痼疾的清理、新秩序的重建,面对改革开放之初工作重心的偏移,面对新世纪之交党的执政实践的挑战,面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社会管理矛盾凸显等实践难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积极探索社会建设与管理实践难题的解决之道,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现实实践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推动了社会治理创新的不断发展。应当说,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之所以可能,归因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征途上、在坚持全面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了社会管理理论的升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系统阐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从此进入了新时代。

(三)现实动因:解决新时代社会治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实践发展过程,具有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同时它又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具有空间上的拓展性,其以社会问题为导向,深植于社会现实土壤中。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社会治理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与创新,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又促进着社会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治理需要解决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思想领域中各种思潮和观念相互碰撞、交锋,特别是具有迷惑性的西方民主与自由、仍未根除的封建“官本位”思想,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重大冲击,使其整合难度不断加大;由于经济社会领域发展不平衡,民生建设出现短板,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流动人口的管理与社会保障不到位,社会不公平及其引发的心理失衡、极端行为等现象增多,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以新的社会治理理论为指导。一方面,社会治理创新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现实,需要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原有的政府“管制”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均衡发展,满足群众利益需求,是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治理实践的现实需要。实践是检验社会治理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治理实践虽然细小繁杂,却最贴近社会实际。在社会治理中,群众是具有选择智慧的现实主体,能够主动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治理模式。群众路线是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根本方法,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实现“造福群众”的治理目标。[6]可见,正视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群众现实需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实践是社会治理持续创新的现实成因。

二、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内涵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是关于社会治理的地位作用、本质核心、基础内容、目标任务和推进路径等问题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社会治理实际相结合,批判地继承中西方优秀治理文化的科学成分而形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现实实践的创新过程。

(一)地位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社会治理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7]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是理论价值及功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时代条件所限,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观点对于未来社会建设和治理只能初步给出原则上的指导。因此,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本土化,才能体现其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和现实特征,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当前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思想指南。二是实践价值及功能。在发展理念、治理路径和未来走向等方面,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给予了明确回应,这对新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的形成与践行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一种崭新的科学治理模式的产生,同时也为正确处理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各种矛盾、及时化解社会冲突、冷静应对社会风险、妥善协调社会关系,积极构建和谐、平安与美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方略策略。“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理论是社会管理理论的升华,明确了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走向。

(二)本质核心:以人为本、治理为民,维护群众利益

马克思认为,“广大群眾”是“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是探寻和把握在“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8]列宁丰富了这种观点,认为“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9]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治理为民,服务为先,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10]他在《实践论》中指出,革命斗争和其它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从群众实践中来、到群众实践中去”的原则,在理论上为社会治理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仍然坚信,社会主义建设和治理“只有依靠过去是半无产阶级的广大的贫农群众,才能比较顺利地办到。[11]改革开放之后,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社会治理创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其紧迫任务。实现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做到,[12]而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成为其创新与否的判断依据。“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13]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和“创造主体”。[14]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将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基本价值目标,是体现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主体力量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包括社会治理在内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15]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深切的民生关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16]习近平指出,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17]他认为,创造美好生活,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8]就是社会建设和治理的核心任务,就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本质和核心要义。

(三)基础内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党的社会治理工作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状况千疮百孔,社会事业发展十分落后。城市失业率高、医疗卫生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完善,急需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毛泽东对此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开拓性的思想,主要包括:一是在教育领域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教育要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体现教育相对公平原则、“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20]从中国实际出发,改革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二是在就业方面明确了所有社会劳动力“全面就业”的目标和“统筹兼顾”的方针,并对农村和城市的就业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和就业途径,保证人人有活做。三是社会分配应坚持“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马克思列宁主要的两个基本原则”,[21]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等利益关系,反对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四是在医疗卫生管理和发展方面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人民医疗卫生事业,医卫工作重点在农村,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五是在社会保障管理和完善方面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为重点、涉及生活各方面、经费几乎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体系;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保险,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减轻生活困难;[22]开展社会救济工作,帮助灾民和城市失业或生活困难群众;高度重视社会安抚,维护社会稳定。

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社会事业的核心内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一是从教育的基础、优先方向、原则、目标、关键、投资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设计。[23]二是提出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就业问题的治理和解决主要靠经济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和“广开门路”的方针,重点是农民就业。三是在收入分配方面提出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资要逐步提高”“实行考核制度”“有奖有罚,奖罚分明”等。[24]四是医疗卫生管理和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和“唯一准则”,[25]坚持发展医疗卫生与实现现代化的协调同步,医学教育和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是关键。五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基本宗旨,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化体系化建设、扩大社会受益面为内容,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实现群众的幸福安康。

江泽民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相结合并落实到社会事业发展建设中:一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6]“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2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8]“加强科技教育同經济的结合”[29]等。二是“就业是民生之本”,[30]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就业机制”,[31]推进企业改革,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三是收入分配要遵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利益结合”等原则,[32]要“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33]收入分配重点放在正确处理“吃饭”和“建设”的关系上,把人民生活放在优先位置。[34]四是要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为重点,“以预防保健工作为主”,[35]借助科技手段和群众参与形式等。五是提出社会保障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36]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国企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

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7]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38]坚持育人为本,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二是提出就业再就业直接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要“改善就业结构”,“以就业带动创业”,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三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再分配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四是提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要从政府监管、社会参与和机制转换等方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五是建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等。

新时代,习近平继续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发展,指出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39]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一是“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进“教育现代化”,让“人民满意”。二是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三是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精准脱贫和扶贫。五是“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实现“健康中国”。六是完善“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等。[40]

(四)目标任务: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从发展规律看,现代社会治理坚持的是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遵循社会发展逻辑,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成和谐、平安和美好社会。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都是社会治理主体,都能够实现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这个“联合体”可以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评价尺度和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个“联合体”,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建成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认为加快经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是第一步,而后要继续奔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共同目标;江泽民坚持与时俱进,第一次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思考人的全面发展,并将其作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胡锦涛站在时代前沿,科学统筹,强调实现“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让群众得到更大实惠;新时代,习近平始终认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联合体”的基本条件,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目标。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中国之治。

(五)推进路径: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中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切矛盾和要素,构成了一个推动社会发展和治理的复杂的动力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原动力、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等。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处于第一位的原动力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和管理社会,“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41]可以说,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是社会治理的根本动力。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作出了准确的判断,[42]认为解决基本矛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指出社会治理的两种动力,即改革是直接动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江泽民着眼于我国改革实际,将党的执政建设和党领导的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是推动社会治理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要改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3]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说明中,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44]“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改革的全面深化,就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45]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思想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理论动力,并将促进其实现新的飞跃。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不断创新是其魅力品格的体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不仅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还需要统一的原则和规范体系,需要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否则,极易出现主观放大、违背规律、发生混乱、发展进程难以持续等问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营造科学的制度环境,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治理创新才能持续推进。

三、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它之所以能够与不同国家或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并指导各国具体实践,源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既彰显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征,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

第一,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体系及其发展的整体性在于其具有统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一系列既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理论观点。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和实践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系统阐明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这一主题,以及实现的道路、动力、内外部条件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治理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逐渐确立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协调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凸显了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性特征。如毛泽东认为社会治理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邓小平强调社会治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明确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目标实现后,[46]又将社会“和谐”元素融入其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的更高要求;[4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体系的全面性、整体性特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在整体性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美好”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总体格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涵盖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心理服务、社区治理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总之,在社会治理创新整体推进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要考虑到各种任务中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原则;要考虑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性旨在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子系统内部及其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相互制约性,在实践方法上统筹兼顾、综合管理和辩证施治,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的整体推进、系统承继和协调发展。

第二,开放性特征。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社会治理理论,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从横向来看,每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都因其开放性而形成,独立成篇;从纵向来看,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又因其开放性而得以承继、创新和超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在根据地治理探索、延安局部执政和全国范围建设实践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对社会治理创新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观点: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把握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的哲学任务;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治理方法不同;以苏为鉴,走中国式治理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好国内民族、阶级、党派、中央与地方等关系;社会治理要经历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阶段;社会治理目标是加强社会控制、稳定社会秩序;要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等。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全面整顿社会秩序,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以改革推动社会治理良性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等。江泽民指出,加强社会治理,“首先要抓好党的建设和管理”,要“学会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实现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胡锦涛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对其进行了科学的理论设计和全面布置:从时代背景和意义出发,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总要求和总格局;对基本内容、突破口、价值目标、功能作用、制度机制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核心、重点和涉及领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习近平围绕改善民生这一重点,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形成原因、内容要素、本质核心、方式特征、价值和途径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

第三,实践性特征。实践性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突出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的真理性和客观性,应该在实践中证明,“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地解决”。[48]质言之,实践是检验理论(思维的产物)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过程是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过程,理论创新过程也是如此。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社会治理创新过程具有“理论离不开实践”这一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既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维护权益的积极实践过程。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十分注重社会治理的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作为发展基点。毛泽东指出,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49]邓小平指出:“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50]习近平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51]二是在現实指导和实践方法上坚持实事求是,掌握科学方法,注重管理实效。邓小平指出:“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到实处。”[52]习近平指出,正确认识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性特征,就要正视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现实,就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目的,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和中国治理实践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道路。虽然具备敢闯敢试的实践精神非常必要,但走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并非仅靠勇气,还要讲究战略策略,应边实践边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2.

[2][12]鄧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6,2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4][5][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1515,1195.

[6]赵雪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特色社会管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97.

[7][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40,149-15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9]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9.

[1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3.

[13][3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8,469.

[14][30][3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1,504,599.

[1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

[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85.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19][20][4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399,214.

[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5.

[23]沈杰.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架构新探[J].前沿,2007,(2).

[24][5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102,99-100.

[25][5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5,382.

[26][2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46,291.

[2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81.

[29][37][4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7,712,15.

[3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69.

[33][36]江泽民思想年编(一九八九-二○○八)[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67,363.

[3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2.

[3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15.

[39][43][44][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上)[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89,69,71,75-76.

[4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47.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4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5.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8.

[4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51]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锐意创新勇气蓬勃向上朝气加强深化改革开放措施系统集成[N].人民日报,2016-03-06(1).

(责任编辑:刘  丹)

Motivation,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An Overview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Shen Jie

Abstract: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is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t social governance thought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governance thought,the practical driving forc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and the practical need to solve social governance problems in the new era.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takes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governance for the people and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as the core,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s as the basic content,and realizes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by creating a goo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which embodie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openness and practicality.

Key words: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Marxism;co construction,CO governance and sharing;five-in-one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发展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