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花菲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中国作为古今中外陶瓷发展最为繁荣之地,其在陶瓷领域的影响力更是无可比拟。而在中国的宋时,陶瓷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陶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宋瓷的造型之造诣堪称巅峰。
不得不说,宋代陶瓷的造型具有这一时代典型的艺术特色。从整体上来看陶瓷器物的造型简洁优雅,器皿恰当的比例和尺度,为人们创造出了卓越的工艺美术品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赏识,并且陶瓷造型的样式多而不杂乱,整体风格非常统一,一转一折皆呈现出宋代独有的精致典雅的艺术风格特色:造型的简单凝练,以及非常考究的线条和造型美的细节都在宋代得到注重,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造型、釉色都堪称完美。
在人们惊叹宋瓷的精美之余更应该思考缘何如此?宋瓷的造型之完美不仅仅是巧合之作,也不仅仅制瓷师傅们的工艺纯熟,更不是由于民众的突发奇想,灵感之作,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宋代的文化思想的影响。本篇仅以自己的拙见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宋代的理性思想盛行,延伸至美学领域,其次,宋代人对生命生活的理解与关注使他们将目光放在自然生命上,最后是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时期产生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进而在大众化、程式化的审美观念下产生宋瓷的审美样式与风格。
汉代至宋代,汉代逐渐演变为新的宋代文化思想,其中较为流行和推崇的就是儒学和理学,这时其的儒学吸收了部分的佛、道思想,从而形成了新的儒学观,主要是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最为盛行。其“存天理灭人欲”则是突出特点,其中的理气、格物等理学思想直接深深影响了社会上对造物观念的认知,人们文化以及审美领域意识形态的改变,使陶瓷界乃至工艺美术的发展有了一个深刻的变革。
图1 双耳炉
图2 贯耳瓶
图3 莲花碗
图4 耀州窑碗
首先,宋代的理学更推崇的是对人心灵境界的一种领悟和体会观察,乃至对人生宇宙境界的领悟,更加追求的是一种温文尔雅、严谨含蓄的宋文化,他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在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多开始关注和发掘事物的本质形态以及特征,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由此时发生转变,此前更多的感性情绪的渗透在宋瓷上比较少的呈现,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除了是感性的,冲动的,更上升到了理性的,设计的,或者说是进入到了抽象性的审美领域里,这种抽象审美有点类似中国画里常常强调的“意境”,如果说此前的审美是物质的、具体的,那么到了宋代,审美层次应当是提升了,它上升到了一种精神性的审美。因此这种精神性的审美追求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所呈现的艺术特色自然也转向了更加注意姿态神韵和追求平易典雅这一方面。
宋瓷的造型体现了这审美理念。不论是宋代典型的梅瓶、玉壶春或是凤耳瓶,还是小到日常用品碗,炉,壶等,无一不体现了宋代陶瓷造型的简洁优美。例如简约典雅的官窑双耳炉(图1),这只香炉口呈直形,腹部扁而且下部鼓起,下面承接圈足,圈足底部露出近铁色的胎泥。腹部两侧安置对称的两只立耳,形制规范而且典雅。此外还有哥窑出产的贯耳瓶(图2),贯耳瓶的瓶口也属于直口,与双耳炉相似的是都有同样的扁圆腹和圈足并且口沿两侧都置有对称的贯耳,但是贯耳瓶有长颈。通过对比了解可以看出,宋代的陶瓷造型比较讲究平淡质朴,追求的是细节韵味,这似乎确实更加符合宋代理学下应运而生的审美理念。这一审美理念将宋瓷的审美提高到了理性范畴的哲学高度,呈现出质朴无华,平淡清雅的精神追求,还与理学进行了呼应协调,并且互相补充,成为了宋代代主要的美学风尚。所以人们从宋代的造型中可以看出来在当时社会理性化审美的引导下发展出的一种理性美,或者说是当时的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一种精神追求在后期长期影响了大众对美的新的定义和认知,所以说即使是在宋代南迁之后,南北宋代官窑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相似性。
要说起仿生意蕴的来源与发展,宋代绝不是开端,但仔细对比和研究会发现,虽说前代不乏多数的工艺美术中都已经学会向大自然讨教,但是还没有学会真正将第一自然之物创造成为第二自然之物,因为审美思想上的不成熟,不具备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但到了宋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着对自然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仿生不再是照搬照抄,在进行原型的选取与刻画时,对造型进行了更多的演变与创新,这才是真正的抽象与设计,进入这种状态下的宋代审美的形成,才是中国工艺美术方面艺术性上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因此,宋瓷是造型人们很难发现是取自自然中的哪一物体,是的,它们虽取之自然,但都经过加工处理,造型的转折之处虽有自然之美却又多了人性中的理性之美。例如景德镇的陶瓷碗造型常常做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图3、4)。人们在欣赏莲花碗和瓜棱碗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植物的造型,但自然中的莲花和南瓜的凹凸之间有这么均匀简约吗?中间的复杂机理和脉络都被设计者省略,最后剩下了具有代表事物基本特征的线条,并加以规律性的编排,使其具有形式美感。
除了造型,在纹饰装饰方面,宋代的陶瓷追求自然韵味而排斥过多的人为修饰,除了匠人们自己在色彩,纹饰上面力求的“天然去雕饰”之外,也学着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吸取许多动物、植物、人物的元素作为装饰题材,还创造性的应用在装饰领域。陶瓷进入六朝以后装饰的纹样题材就有了莲花和忍冬①,但这时期的植物寓意还主要为宗教寺庙服务。进入唐朝时期有了具有代表性的卷草纹以及牡丹纹,这时的花纹装饰主要以画花为主,到了宋代之后人们除了在画花方面对动植物有刻意的模仿以外,在造型上面更是进行了大胆的抽象处理与创新。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定瓷孩儿枕,表现出卧着的小孩儿一副活泼可爱的姿态,憨态可掬,令人喜爱,既可作为一件生活用品也是一件珍贵的瓷塑珍品。还有耀州窑最为有特色的碗,耀州窑碗的造型一般都呈喇叭型,外形好似莲瓣状,还有称之为“小海鸥”的,口沿部分微向外卷,如海鸥展翅一般精致小巧玲珑。汝窑还吸取了龙泉的制作技法,如象形的荷叶边碗以及碗心印波涛游鱼等,这些动植物都是常见的装饰题材。
由此可见,当时的宋瓷制作者在当时主导的审美意识下能够着眼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将目光转向自然和生活,并且有意识地将其进行加工处理,按照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将其描绘出来,用艺术抽象的方式将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的纹饰题材应用于陶瓷上面,装饰陶瓷的同时也体现出宋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精神。
图6 天鸡壶
图5 凤耳瓶
宋代陶瓷的造型开始出现程式化特征,这是陶瓷发展到成熟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也正说明宋代陶瓷水平达到了中国陶瓷史的高峰阶段,因此宋代的陶瓷造型才可以经久不衰,一直流传,成为陶瓷史中的典范之作。宋代的陶瓷在整个制作时,所传承的精神和中华文化精神是相协调的。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强烈的变革意识,因此这种变革的精神影响到陶瓷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具势必有变革精神。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将宋之前的器形、釉色等加以传承优化,将从前的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审美感受不断改良后固定其式,流传下来最优秀的瓷器,使生产的作品具有一种程式化的“模范”美。例如宋代的凤耳瓶(图5),最早由六朝时期的天鸡壶(图6),天鸡壶原来也是由罐发展而来,以后越来越高,体型瘦长至唐代演变为龙耳壶,到了宋代,大概是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又由龙耳壶的造型衍生出凤耳瓶,器型不断改变,变得修长适宜,细节部分处理的也越发恰当合理,使形式和功能结合得更加统一。虽然说一种造型的形式结构,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也各有其时代特色,但是他们之间的形体结构还是比较接近的,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在不断的变化中找出这种造型的最美展现形式,从此固定这一形态样式,使之成为优秀的造型流传后世。
造型的确定追根溯源仍是人们对陶瓷造型审美的发展所致。此时的造型创作不仅来源于情绪,也有了逻辑性思考。当然,除了自身陶瓷制作与审美水平的提高之外,宋代陶瓷程式化的产生和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宋代的出口贸易繁荣,除了统治者和百姓都对陶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上对于中国陶瓷的瞻仰与渴望也日益增长,因此,对陶瓷统一性、批量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手工业市场需求量不断变大的情况下,高质量的程式化造型利于陶瓷的批量生产,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加之上文阐述的宋时代文化的影响,此时的陶瓷造型主要以表现理性的程式化风格为主。
回看宋瓷,都说它成就了中国陶瓷史的巅峰时代,它的经典,它的优雅,它的温婉,哪一分哪一毫不也是代表了宋代的人文精神文化面貌?宋时的文人才子辈出,思想文化繁荣开放,宋人的哲学思想也发展地日臻完善,种种内因无一不影响着宋代的美学观。宋代从统治者至平民,将他们对美的感受和审美的思维内化并体现在陶瓷中,尤其是在对造型的考量上。人们从宋代的陶瓷身上发现的也应该不仅仅是外表的造型,釉色的精美、工艺的高超,更多的是他身上蕴含的美学思想,哲学思想,这大概就是成就宋瓷流传百世的根本原因,也是宋代的陶瓷为什么备受后人喜爱的根本原因吧。因为改变的是时代脚步,不变的是人们传统的审美与哲学观念。时代造就了进步的审美品位,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它的产生也影响着其后世的发展方向。因此宋瓷造型的考究严谨才能不仅仅经受时间的考验,更能经受现当代人们多样化的审美眼光。在多元化的艺术发展道路上,宋瓷造型的日久弥新之感正是给我们最好的启示,美永不过时,就像追求真理一样,只要是真善美的产物,就可称之为不朽之作。
注释
①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第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