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雯
(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
教育要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课程是最重要的“养料”。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在确定了“融教育”办学特色之后,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变革和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学校遵循“让孩子们经历100 个世界”的课程理念,构建“融+”课程体系,以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思路,用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融+”课程体系将核心素养的落实融入各学科课程之中,旨在通过融通课程,打通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同时以生活为教材,以万物入课堂,实现“融通儿童与生活,融贯中国与世界”的育人理念。“融+”课程的实施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规划了不同的实施路径,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学科融合、学科集群、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等五条教育路径,坚持对国家课程的“守”与“放”,既保证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弹性学习空间,更给教师留下实施创造性课程的余地,进而真正实现课程“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
学科渗透课程是指立足每一学科,在不打破学科结构的前提下,以本学科知识为圆点,有逻辑地连接其他相关学习内容,整合各种生活资源,既渗透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又融入真实的生活世界,使课程内容更接地气,贴近生活,丰富而生动。
1.联结其他学科知识
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学习“倒数”一课时,教师巧妙地将语文学科的“回文联”、美术学科的“倒影成像的建筑物”引入课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学生一面品读我国对联文化的妙趣横生,一面欣赏艺术家利用对称所营造的图案的美感,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出数学中具有同样特点的数——倒数,巧借相关学科知识,为初步认识“倒数”这个概念的教学扫清障碍。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从字母、汉字、国旗、交通标志中找轴对称图形,感受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文化,这既拓宽了学科视野,又在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延展生活资源
将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融入到数学课程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提问:“学校选拔参加区级篮球比赛的队员,我班如何从李明、王军、孙伟3 人中选一人作为主力队员?3人在过去的投篮比赛中的成绩是:李明投球25 个,进球22 个;王军投球20 个,进球18 个;孙伟投球50个,进球46个。”学生根据数据,分别求出3人进球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比,很容易比较出推选孙伟担当主力合适。
在“小数乘法”一课中,教师结合沈阳市“创建卫生城”活动开发教学内容。“如果请同学们做老师的助手去购买扫除用品,你们如何做好预算?如何选择商家?”学生经历了课前调查,货比三家,利用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开展了小组讨论——哪种购买方案最省钱。学生选择多种方案开展设计,最后利用学习过的小数乘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整堂课教师始终围绕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问题解决了,数学学习也完成了,很好地实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3.汲取文化资源
数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数学本身,教师应将数学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圆的周长”时,运用多媒体介绍我国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使学生对“周三径一”的说法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渗透了数学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校的学科融合以“科学+”课程为突破口,即立足科学学科教材及课程标准,将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地方教材、信息技术几个学科通过学科内部的纵向统整、学科间知识的横向统整打破学科的界限,打通学科间的联系,实现跨学科学习。
1.课程重构主题化
小学科学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较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各领域与其他学科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新课标指出,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科学学科可以为其他学科作贡献,其他学科也可以为科学学科作贡献,倡导跨学科的学习。为此,我校在对本年段各学科内容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找准统整点,运用思维导图,横纵结合地统整各学科内容。在梳理时,教师发现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均有重合之处。以“水”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无论是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还是地方课程都有涉及,于是教师将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统整,不仅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到水的相关知识,而且有效地节省了自己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充分研读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校确定了“科学+”课程以“主题+模块”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即统整相关学科内容,确定单元主题,每个主题又细化出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与主题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
仍以“水”这一内容为例,我校设计的单元主题为“趣味生活坊之水的奥秘”,希望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现象入手来认识水、了解水。由这一主题,又细化出了“探秘水”“神奇的水”“生命之源”几个模块,通过不同角度来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性。
2.主题内容生活化
“主题+模块”的内容设计力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选取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素材建构知识体系,让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融合,基础学习力和个性潜能相融合,认知发展和实践成长相融合。
我校开展的每一次学习,都开始于生活中的小调查、小发现;每一次探究,都亲历生活中的真问题、真实践;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能回到生活中,让学生乐于应用、乐于体验。这样真实、有价值的课程设计源于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真实的生活,源于他们旺盛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欲求,必然会给学生无限生长的空间。
我校重视学生五方面的能力培养,包括道德修养、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表达能力、强健体魄。其中,人文积淀中的“诗书画印”、审美情趣中的“鼓琴舞唱”、强健体魄中的“跑跳投掷”能力的培养就落实在体、音、美学科课程中,找准师生的生长点,有利于以学科集群的方式丰富课程。
1.挖掘教师资源
学科集群是“1+X”结构,“1”是指一门国家课程,“X”则是学科教师围绕国家课程,基于儿童需求、兴趣、志向等,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发的延伸、拓展的课程内容。我校鼓励教师有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以“融教育”理念为指导,凭借对学科内涵的理解和对特色的追求,有效确立学科专项研究内容,以学科集群的方式来丰富任教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又促进学生专项技能的同步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2.提供展示平台
专题训练课程不同于校本课程,它是在国家课程框架下,在课堂上长期实施的对学生专长的培养,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让每名学生都掌握一项基本学科技能”。我校通过“校园吉尼斯”“校园个人才艺展”“校园创意节”等活动给孩子们提供展示专项才艺的舞台,丰盈孩子们的生活世界,并引导他们坚持把自己的才艺变成人生的财富。
我校重建“融+”课堂,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将学科教学与学校文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相融合;注重学生参与、习得和收获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体验;注重提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建构一种真实又充满活力的课堂
生活是探究的源头,问题是探究的开始。“融+”课程中,教师总是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生活中开展课前小调查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科学+”课程中,教师在讲授“纺织材料”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对家庭内不同年龄成员所穿的内衣和外衣的材料进行调查。调查后,学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家人的内衣材质都差不多,可是外衣的材质却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相同材料的内衣,不同材质的外衣呢?”这个问题会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寻找答案,从而自然而然地探究到各种纺织材料的特点。
我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 把“教”与“学”融入真情实景中, 既可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自由地学习,又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力。
“科学+”课堂倡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发扬“盆盆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传统,引领学生从生活用品中寻找活动材料。在“风”一课的探究中,塑料条、纸条、吸管、铁丝等都会被学生当成探究“风”的活动材料;学习“空气在哪里”一课时,彩纸、乒乓球、玻璃杯等又成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用品。这样的活动材料常见易找,不仅使学生对探究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减少了探究的距离感,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学习的好帮手。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探究方案,从选择材料的原因、设计实验步骤、探究实验现象到发现探究结论,这既是学生形成科学方法的过程,又是培养科学精神的过程。
“融+”课堂倡导把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样的教育会更加实用、丰富、完整。
在完成“科学+”课程每一主题单元的学习后,教师都会鼓励学生完成一个小课题报告,让学生带着学习所得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学习“水”这一主题后,让学生去调查本地区水源和水污染的情况;学习“植物”这一主题后,让学生去调查对本地区生活和经济影响较大的植物;学习“材料”这一主题后,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学习“风”这一主题后,让学生调查家乡春天风的特点,如何做好大风天的防护,等等。小课题研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学会学习”成为可能。
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只有真正重视、体验、关注自然界万物,方能唤醒和打通人内在的感官和感悟。“融+”课程正在努力地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科书,学校也正在用多样化的实践,给孩子们创造无限生长的空间。
学习应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让学生接触更为广阔而真实的世界,我校还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式学科实践课程,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
在三年级“身边的植物”这一主题学习中,我校设计了“我的田园梦”主题式学科实践课程,包括:农事小学堂——邀请家长志愿者进课堂,向孩子们传授种植知识和技术;农事体验课——各班分组包地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种植的乐趣;农事小谚语——让学生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或上网查找农事学问,丰富农业知识;农业新科技——让学生分批走进生态园,感受农业新发展;农业小日记——让学生坚持做好观察日记,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
在流淌生活气息的实践课程中,孩子们亲近泥土,亲近自然,成为快乐的耕耘者和积极的探索者。通过亲自参与种植实践课程,学生不仅丰富了对于植物的认识,还提升了对植物的探究兴趣,增强了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学生也深刻体会到要收获劳动成果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要有顽强的毅力,由此也会更加懂得感恩与珍惜。
“融+”课程一直倡导真实的学习,让学生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开展项目式学习,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使“融+”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动方式。
在“DIY 创意手工乐器”这一学习项目中,教师在不脱离当下学科内容的情况下,从“声、光、电”这单元的核心知识出发,关注现实生活,设计项目式学习。项目从驱动问题开始:
1.选取身边的一只玻璃杯,敲打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2.相同的玻璃杯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后,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3.你还能用身边的哪些物体及哪些方式发出声音?
4.疫情下的一场“相信未来”线上义演唱响中国,同学们想用什么样的音乐方式鼓励自己身边的人?
当提出这个项目时,教师明显地感受到学生的兴奋与幸福。源于真实问题的项目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用多种方式深入探秘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变化规律、音高的形成等,直至自主制作乐器,创新音乐形式。
实践表明,一个能激发兴趣的项目学习才是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因此,我校以学科、生活、兴趣、特长相融合的设计确定学习项目。
“我和多肉有个约会”这个项目,是根据三年级(上)科学教材“身边的植物”这一单元内容,通过“调查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喜欢种植什么植物”“如果给你一盆植物,你想要什么”这两个驱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前期调查后确定的。通过亲手养殖一盆多肉植物,让学生学习养殖方法及探究叶繁殖的养殖技术;最后制作多肉知识小图册及多肉盆景,懂得分享与感恩等。学生选择各自感兴趣的多肉植物,拟定不同的养殖计划,亲自完成一次多肉的叶繁殖培育,并在小组相互交流中分享经验,体验生命的成长,更经历了一次“真问题”的探究。一次项目学习的完成,不仅意味着驱动问题得以解决,也意味着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交流、信息分析、观点表达等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
“融+”课程正在跳出教材,回归生活,着眼现实,放眼世界。我校的终极目标不是单一的课程传授,而是着眼于学习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改变,相信“融+”课程一定会给学生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