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2021-03-11 16:01马志赟
科技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图书馆员图书馆

马志赟

(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在大学生中显现出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也逐渐暴露,表现为信仰缺失、诚信危机、道德失范、心理脆弱等。 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步入社会后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将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奋发向上,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高校图书馆是培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阵地”,它在培养新时代合格大学生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是其他教育机构和设施所无法替代的。

1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信仰缺失。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生存动力。共同的信仰是形成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交流的频繁,国际上各种思潮的涌入,给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有些人仅仅看到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表面繁荣,却看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分不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孰优孰劣,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2)诚信危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进入了充满诱惑、五彩斑斓的虚拟世界。 网络在带给人们交流方便的同时, 也在潜滋暗长着许多虚无缥缈、虚拟丑陋的东西。 人们在网络中互不相识,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毫无约束, 网络中的诚信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诚信意识逐渐淡薄。

(3)道德失范。众所周知,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是在一定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由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而成[1]。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发展成熟,受社会大环境和周围小环境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出个人主义。 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上的一些极端思想、 错误思想误导,道德标准发生偏离,不求上进,贪图物质享受,虚荣心强,忘却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和学习任务,价值观迷失,人生轨道偏离。

(4)心理脆弱。现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 有很多是在无忧无虑的顺境中成长,几乎没有遇到过逆境,没有经历过挫折,一帆风顺进入大学,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 一旦遇到不顺心或者难以解决的事情,就茫然若失,手足无措,严重者甚至抑郁、自杀等。在高校中,由于失恋、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等心理问题时有惨剧发生,这在带给人们社会思考的同时,也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

2 高校图书馆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馆藏资源丰富。高校图书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馆藏资源极其丰富。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馆藏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和辅导。尤其近几年, 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高校图书馆更是采集了丰富的思政书籍。 高校应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 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 引导学生阅读, 使它们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路明灯,在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河南大学图书馆拥有十分丰富的馆藏资源,2008 年被国家评为全国五十个重点古籍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有十二种古籍善本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除此之外,还有极为珍贵的宋代、明清时期的大型丛书、丛刊和套书,以及保存完好的丰富的民国文献等, 这些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览和科研条件, 使他们从传统的国学典籍阅读中体会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汲取营养,从中得到教育和启迪,使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思想道德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有些高校图书馆还会充分考虑广大师生读者的需求,每年都会集中时间向院系师生荐购图书,力求采购精品图书和高质量图书。各个高校都拥有各自的藏书优势和藏书特色,大学图书馆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并且依据自身特色,认真做好图书的导读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图书,积极培养大学生对阅读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从经典和优秀图书中汲取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在步入社会后实现良好的社会价值。

(2)数字化资源广泛且专业。 高等学校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都会拨专款给图书馆购买大量的数字资源,为学校师生提供科研、教学服务。河南大学图书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就购买和租用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中外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EBSCO 等一百多个中外文数据库, 另外还有试用数据库等, 做到了基础学科教学研究需要的普遍购进,重点学科和专业性较强学科有针对性地兼顾。数字化资源为师生足不出户(只要校园IP 或者VPN 访问地址)就能迅速查寻到所需资源提供了很大便利。 学校的数据库资源相对于一般网络资源, 比较正规和规范,内容健康,思想向上,在这里使知识得到充实,学术有所见长,思想得到滋养。

(3)图书馆员——重要的人力资源优势。 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咨询师和导航员;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管理者和服务者。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将会对图书馆馆员的学历水平、职业素养、服务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他们所展现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优雅的言谈举止,以及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都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养成。

3 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发挥重要作用

(1)图书馆知识引领作用。 高校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安静的学习环境,都在无形中引领和影响着大学生。 多学科知识和多种信息在图书馆里交融碰撞,大学生普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那些积极的、健康的、主流的、高尚的思想会占据他们的思想,引领他们的灵魂。他们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择优汰劣,逐渐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观。 图书馆除作为“知识殿堂”外,还可以基于本校专业特色和地区经济状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馆藏资源,开设诸如茶艺、服饰礼仪、收藏、摄影、民间艺术、视听欣赏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交际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引领的有效途径[2]。

(2)图书馆员服务育人作用。 作为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需要延伸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道德修养期望值较高,对周边群体的道德水平感到不满意,但在具体实践中对自我要求有时会降低[3]。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其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特质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在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中也会存在偏差。 图书馆员需要重点引导,在服务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在提供知识传递和信息服务的同时,在传承文化和道德修养引领等方面有良好的场域和权威性,能够体现隐性文化育人、科技育人、网络信息育人等特征[4]。高校图书馆员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为教育者服务的人,承担的不仅是服务,同时还有育人的任务。因此,图书馆重视对馆员读书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读书活动,宣传、鼓励和奖励那些通过读书有成绩的教师,激发全馆人员的读书热情,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3)图书馆员引导、导航作用。高校图书馆对馆员的职业素养和学历要求极为严格, 要求他们读书多,知识渊博,修养高尚,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树立读书学习的榜样,传递正能量,成为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导航师。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外,大部分时间会主动到图书馆这个知识海洋里“畅游”一番。图书馆员与学生之间建立稳定联系和良好关系,通过微信群、QQ 群等,来解答学生在利用图书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 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社团活动等形式,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参与图书馆组织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引导,使他们逐渐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4)发挥图书馆互联网教育作用。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丰富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互联网为载体,借助一些新媒体平台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信息传播的方式来加速思政教育知识的传播[5]。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整合、推送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图书、图片和文章等,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实现网上“云教育”。

总之,21 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不仅是人才的竞争,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的考验。 一个和谐的社会,更需要道德的支撑。 为把大学生培养成国家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教育方式,用无声的语言、无形的魅力吸引和感化大学生,使自己成为培养大学生知识、情操和道德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场所。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图书馆员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图书馆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