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差生数学思维障碍及消除策略

2021-03-11 21:17陈德滇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思维障碍小学数学

陈德滇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观察、分析、研究、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障碍;消除策略

差生思维障碍,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出现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欠缺,思维慢,想象力不够等等。

一、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

1、教学差异

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可控的原因,造成孩子的思维障碍。老师往往都是作为一个言传者,没有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但是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直接制約着孩子的思维发展。很多老师在教授知识时,告诉的只是解题技巧,而没有把解题思路清晰明了的告诉学生,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中,老师往往以为自己才是关键角色,而忽略学生的主观意识,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很多老师只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教授,只对本年级的知识进行研究,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2、学法匮乏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一题多解,但是很多老师不会把复杂的问题进行细分从而是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孩子也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因此优化自己的讲解过程,从孩子自身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次优化孩子的解题思路,捋清孩子的思维障碍,帮助孩子跨越思维障碍,变得尤为重要。

3、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遇到自己不熟悉或者从未见过的东西时,往往会选择放弃,殊不知,慢慢的这种放弃式习惯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于遇到自己稍微模糊的,也会选择放弃,这就阻碍一个人的进步。

4、思维惯性

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惯性是存在的。也就是孩子在接受一个新知识时所接受的方法。会让孩子在学习一个类似的新知识时,也会采用上一个的解题方法,这就是一种惯性思维。

老师在讲授这一个类似的知识时,孩子就会刹不住车。导致越学越难。

二、数学思维障碍的解决策略

1、优化自己,也就是优化教师本身

老师要积极的跟上教育步伐,优化自己的思想,从根本上认清自己,明确孩子的主体意识。对于复杂问题,老师要把问题进行优化,从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孩子听得“明白”。

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明白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行,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对孩子突破难点有重大帮助。

2、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得好,孩子不一定学得好。我们在教授学生时,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让他明白相应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学不好的学生,我们应该事先了解学生,了解孩子的错误点,适当运用延迟原则,进而引导孩子,从而帮助孩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惰性思维解决

很多孩子对于新问题,懒得去思考,选择性放弃。平时教师上课时,需要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新问题,学生由于受先前已有解题经验去解题。老师在上课时,需从几个方面着重培养。

(1)能根据题目,提取已知和隐含的信息,剖析题中关键词的作用。

(2)分析题中隐含的条件时,能学会转化为自己熟悉的。

(3)学习新知识时,习惯的培养,学会迎难而上。

(4)平时遇难时,如何读题、审题等习惯培养。

(5)教师平时上课时,会创设多情景问题,引发学生对思维的冲破。

4、打破思维定势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或者遇到新问题时,往往转不了弯。习惯用常规式解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时,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应变能力的加强,从而使学生变得灵活。遇到难题或者没见过的,既不落入“坑”,也不会束手无策。注意新旧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化。

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思维障碍清理的路上,应该明白这是一项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性的方法解决不同孩子的思维障碍。培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会应对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玉姬. 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2021,(01):34-35.

[2]王来军. 小学差生数学思维障碍及消除对策[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1):145.

3756501908200

猜你喜欢
思维障碍小学数学
浅析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审题”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析如何突破高中数学思维障碍
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及克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