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充实与丰富,学校教学不仅应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还应培养具有健康身心和过硬心理素质的优秀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小学体育教学这一平台,积极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获得身体素质锻炼的基础上,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016-02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Pene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uwenhu Primary School, Yongding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SU Baoho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the conno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en more effectively enriched and enriched. School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aesthetics and labor, but also cultivate outstanding students that healthy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and excellent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use the platform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actively infilt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guided by mental health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fitness exercise,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Great significance; Penetrating strategy
在社會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加,这就使现代社会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很少遇到逆境,这就导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低下,在面对成长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渗透教育,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生理发育的促进以及良好运动意识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只有在坚韧毅力以及意志力的驱使下,才能实现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一方面,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坚韧的心理素质,以此更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挫折,推动学生更快、更好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还能使学生尽快摆脱不良心理情绪的困扰,由此实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良好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在以往陈旧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师的忽视,这就导致了学生心理状况堪忧的发展现状。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素质教育内容的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以其渊博、系统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引导与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身心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应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同时,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二)有效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渗透氛围
教学氛围作为一种有效的外在环境因素,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地开展体育活动以及接受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对学生进行蹲跳动作要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青蛙跳跳跳”的体育游戏活动,在这种具有趣味性教学游戏的引导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而在一部分学生感觉到累,不想坚持锻炼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童趣十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小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帮庄稼捉虫子时也很辛苦,但是它们都能坚持下去。”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帮助学生形成了强大的意志力以及毅力,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心理引导。
(三)注重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因素的挖掘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教学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应立足体育教学内容,对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并以此为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如,在对学生进行排球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排球运动合作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良好协作能力以及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我国女排训练及参加比赛时的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坚强不屈、勇于挑战的女排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心理教育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排球学习及训练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四)灵活采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喜欢具有趣味性和新奇性的事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的过程中,就应积极地进行渗透教育方式的优化与创新,使渗透教育的方式更具多元化和有效性,以此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渗透效果的增强。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趣味故事、游戏、教学活动等的开展,将体育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融合起来,为学生开展趣味性的渗透教育,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挖掘与体会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而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良好引导,实现健康身心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渗透教育是促进素质 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教育意识的增强、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心理健康渗透教育方式的創新等诸多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渗透教育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苟晓玲,彭玮婧,刘旭.全域视野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内涵、构成与发展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0(04).
[2]季浏.聚焦前沿热点问题、关注体育教育发展、共探学生成长未来——2019国际体育课程与教学大会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05).
[3]胡冰倩,王竹影.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06).
作者简介:苏宝红(1972.04-),女,汉族,福建龙岩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责任编辑 王小飞)
3983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