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学习 提升科学素养

2021-03-10 11:19张辉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历程反思情境

张辉

【摘要】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结合二年级的教学实例,介绍了组织开展探究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着重介绍了探究情境的创设、探究问题的明确、探究历程的关注及对探究学习的及时反思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对学生科学素养塑造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探究;情境;问题;历程;反思

全面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应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素养。

下面结合小学二年级的科学教学实例,谈谈在开展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开展探究学习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学习的潜能,为他们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诸多疑问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对科学学习充满好奇。

如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时,需要引导学生探究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在教学之初,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准备了小朋友爱吃的一些水果,小组内的水果相同,小组之间的水果不同,让学生自己品尝,说出其口感、味道、作用,从而明确水果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明确水果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其植物类型,询问这些水果从哪里来。学生兴趣浓厚,从果园、果树的角度来分析。接着探讨“植物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那么动物可以吗?”罗列生活中的相关实例,活跃学生思维,从平时实用的鸡肉、鸭肉、鹅肉、鱼肉等角度来介绍,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动植物与我们人类联系密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平时在教学实践中一直研讨的主题。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做假设、搜集证据、处理信息、进行交流、表达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实践,从而有效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时,在了解了动植物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食物后,为了让学生认识动植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与人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身上的哪些物品与动物、植物有关。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观察、寻找,多数从自己的书包、衣服、鞋子等角度进行阐述,表达不够系统。在此基础上,播放科学表述的视频资料,然后展示一个百宝箱,里面的物品都和动植物有关,组织学生抽取其中的一样物品,然后模仿视频中的专业语言来进行描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他们竞相抽取,介绍动植物和人类联系的状况。最后启迪学生进一步探讨:在我们的身边如校园里、自然里,动植物和人类还有哪些联系?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学的宗旨,其指导理念之一即倡导探究式学习,在指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大胆质疑、表述、实验、分析等活动,训练、提升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精神、态度;训练科学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其科学素养。

如在引导学生探讨校园里、自然里,动植物和人类还有哪些联系时,让学生做一名“自然侦查员”,亲自去观察、发现新知。展示相关的自然情境图片,如棉花地,学生进行探讨,质疑其用途,最后归纳为穿着的棉衣與其紧密相连;接着展示水稻地的图片、视频,学生分析、探讨其和我们吃的米饭之间的联系;展示奶牛、鸡等情境图,学生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鸡——鸡蛋,奶牛——牛奶,从而有效认知了我们的生活和动植物之间的诸多联系。引导学生制作卡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制作。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将自己学到的有关科学知识以卡片的形式呈现,进行交流、合作和探讨,学会了科学分类,并训练、提升了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素养。

二、开展探究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探究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是开展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综合性较强,实践证明,通过创设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情境资料,让学生置于相应的科学情境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情感和潜能,有效引出探究的问题。

比如学习“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时,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太阳的东升西落,利用太阳的位置正确地辨认方向。在教学伊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太阳图片,组织了一场猜谜活动:“东边点窝瓜,牵藤到西家,花开人吵闹,花落人归家(太阳)。”学生对于猜谜兴趣浓厚,同时还介绍了其他有关太阳的谜语。在学生兴致盎然时,教师适时展示有关太阳的图片,让学生介绍自己对太阳的认识。学生纷纷从太阳带给人类温暖、光亮的角度进行阐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启迪学生联系动画作品中对太阳的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结合太阳位置的不断移动,从而有效引出“利用太阳正确辨认方向”科学知识的学习。

(二)明确探究的问题

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初,应依据课时目标,尤其应结合科学探究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来科学、合理、适时地设置探究问题。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迪性、探讨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性,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中训练、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科学素养。

比如在学习“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时,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首先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图片后思考:“早上,太阳从哪边升起?”学生回答:“东面。”“太阳会一直停留在东面吗?”“不会。”“中午和傍晚的时候太阳在哪里?”学生说:“在南面和西面。”此时教师进一步追问:“太阳是不是每天都会从东面升起,在西面落下?”学生进行了肯定回答。这样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太阳的认知,通过逐层设问,让学生学会观察日常生活,联系生活实践,初步理解身边的自然想象,有效训练了学生对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进行描述,从而有效引入下一环节: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位置进行辨认方向的科学学习。

(三)关注探究的历程

科学探究作为小学科学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丰富探究活动方法,如观察、实验等是常用的方法,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及时关注探究活动的动态,包括对工具的使用,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和鼓励,对探究结论的定性,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等。

为了让学生学会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认方向,亲自体验太阳带来的冷热感受,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开展了一场实践探究活动。教师提问:“位置方向有哪些?”假设有东西南北,教师展示东西南北方位图,引导学生分析这四个方向排列的特征如何。学生从东西、南北相对的角度来介绍。教师设疑:“我们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认方向?在清早、中午、傍晚,我们的冷热感觉如何?”假设(中午),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早上当太阳从东面升起,我们面向太阳,那么我们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自是什么方向?”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同时辅以相应的方向指示牌展示,编创顺口溜进行识记。再以中午为例,面向南面,让学生辨识其后面、左面、右面的方向名称,也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以同样的原理,让学生以傍晚的太阳为例,交流如何辨认方向,并辅以顺口溜记忆。这样通过三句顺口溜口诀,辅助学生记忆了依据不同时间的太阳位置来辨认方向的结论,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个人冷热体验。

(四)反思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自主或合作探究,教师需要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估、反思,探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创新认识给予鼓励,并通过反思探究活动,对探究活动的进一步有效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让探究活动真正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引导学生在操场上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时,需要组织学生利用三个时间段,即早上、中午、傍晚进行实时观察和体验。在制订探究计划时,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三个时间段的观察、体验。从实施的过程来看,部分学生的思维较为狭隘,如中午观察太阳时,光线较强,学生不知寻求相应的参照物,所以应关注学习的科学方法指导层面。在探究的过程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利用东和西来判断南、北有些难度,尤其将南北与左右混在一起时,学生更分辨不清。所以以顺口溜的形式来帮助记忆方向,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实践“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小学科学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选取、利用多种有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在探究中质疑、争辩,从而获取新知,塑造、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陈胜.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20):32-33.

葛红红.基于学习金字塔 让科学活动更精彩——适合学习需求的小學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9):77-78.

史爱武.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甘肃教育,2020(02):88.

猜你喜欢
历程反思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